神经错乱怎么引起的(神经错乱是怎样引起的)神经错乱怎么引起的(神经错乱是怎样引起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神经错乱怎么引起的(神经错乱是怎样引起的)

神经错乱怎么引起的(神经错乱是怎样引起的)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是研究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科学。随着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精神障碍的认识已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不同层次简要介绍有关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又称躯体因素,是指通过生物性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精神障碍的因素,生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创伤、营养不良、化学物质、躯体疾病等,主要介绍以下几类: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精神障碍生物学病因研究最早涉及的,并且已有较肯定的证据证明。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障碍病因中有一定地位。如对9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2741名一级亲属的调查发现,后者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15倍,当父母双方均是精神障碍患者时,其子女的预期发病率为38.7% -68.1%,比一般人群高80~100倍。上海(1958年)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476名家属的调查显示,近亲中以父母及同胞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遗传学家认为,任何精神障碍都是个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遗传因素在一些精神障碍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中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缓等某些类型。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都不能用单基因遗传来解释,它属于一种多基因遗传方式,多种致病基因中,没有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都只起微弱的致病作用。所以,与单基因遗传不同的是,遗传者表现的只是一种患病倾向或患病素质,只有那些遗传素质为易感性的个体才会发病,而且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预后也因人而异。

(二)感染因素

全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他系统感染均可引起精神障碍。病原体可为细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最常引起精神障碍的感染有败血症、流行性感冒、肺炎、脑炎、神经梅毒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脑内,产生进行性的认知行为损害、早期表现为记忆损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感淡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更为广泛的损害、如缄默症、二便失禁、截瘫等,严重者会造成痴呆。

(三)化学物质因素

各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害的物质都可引起精神障碍。常见的有:

1、成瘾物质 海洛因、吗啡、苯丙胺、大麻是最常使用的成瘾物质,酒精滥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严重损害,这些已成为全球重大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

2、医用药物 如阿托品、异烟肼、利血平以及皮质类激素都可引起精神障碍

3、工业毒素 如苯、有机汞、四乙基铅等易挥发性物质和重金属均可引起中毒,出现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碍。

4、农药 在农村,有机磷农药使用不当是引起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

5、食物 蕈类食物,如小美牛肝草的大量进食,可引起意识错乱和幻视。

6、一氧化碳冬季用煤炉或木炭取暖,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易使人中毒,可能遗留严重精神障碍。

(四)颅脑和内脏器官疾病因素

1、颅脑疾病 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脑变性疾病是引起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脑的弥漫性损害和位于额叶、颞叶、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的病变更易引起精神障碍。

2、内脏器官疾病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和结缔组织等疾病,如果引起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衰竭、缺氧、产生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等则影响了脑功能或发生脑器质性病变,均可导致精神障碍,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等。

(五)其他生物因素

1、年龄因素年龄不是致病因素,而是某些精神障碍的重要发病条件。童年和少年期人群的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非常容易受到损害,出现发育障碍,以及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各种精神障碍。45-65岁时,人类进入更年期,一些精神障碍在此期间可以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期。 65岁以后,人类进入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

2、性别因素 性别也不是致病因素,但对一些精神障碍的发病有重要影响。例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在月经期间会有症状加剧的倾向:抑郁症、神经症、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产褥期妇女容易发生产后情绪低落等;物质依赖、反社会型人格等的发病率则男性远高于女性。性别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并不清楚,可能与性激素、社会心理因素都有关系。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简称为心因,包括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两个方面。心理素质往往是条件因素而心理应激常为致病诱因。

(一)心理素质

人格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体现,特别是气质常反映个体的先天素质。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在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有一种或一种精神科护理学以上的表现强度明显地超过了正常范围,这就是异常人格,也称人格偏离,如果这种人偏离对自身或社会造成了危害,就被视为人格障碍。

(二)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以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任何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应激反应的应激源。某些强烈的精神刺激,可能引起应激障碍或癔症发作,如地震、火灾、战争、被强奸等,这种情况下心理应激起了主要的致病作用,而在一些精神障碍的发生中,心理应激所起的作用则很小,多是诱发因素,疾病的发生主要以生物因素为主,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功能性精神障碍。

三、社会因素

个体处于经常变动的社会环境中,在生命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如幼年期主要受家庭环境影响,入学后则受学校环境的影响,进入社会后受到社会的影响,变化更多,情况更为复杂。就整体而言,一个社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以及国际社会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和健康产生影响。

(一)社会文化

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其身心健康可产生重要影响。低文化群体中的阿尔兹海默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高文化群体。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妄想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在农村居民中,患者的妄想多为妖魔鬼怪等迷信内容,而城市居民患者的妄想则多为激光等高科技内容。这些现象说明社会文化对精神障碍发病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社会环境

城市化、工业化、移民的迁徙都会对精神障碍的疾病谱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我国海洛因依赖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普遍改善,人均寿命延长,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所增加,而由感染诱发的精神障碍则明显减少。随着社会变革,人口流动加快,可以预料某些旧的心理健康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而新的问题又可能发生,值得引起重视。

(三)社会支持

当人们在面对生活事件或挫折时,来自家庭、朋友、单位、同事的关心、关注、同情、理解和援助被称为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大大减轻应激对人们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庭结构被普遍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作用,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

疾病分类学的目的是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形成系统,以促进互相交流,进行合理的治疗、预防与护理及预测疾病的转归。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将精神障碍分为10大类。CCMD-3兼用症状分类和病因病理分类方法,例如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中的某些精神障碍按病因病理分类,而功能性精神障碍则采用症状分类。我国对精神障碍的主要分类如下: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榴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瘾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缓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是精神科障碍的基本知识,下期我们介绍常见的精神症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神经错乱怎么引起的(神经错乱是怎样引起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