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的多还是瘦正常吗(小孩吃很多还是很瘦)小孩吃的多还是瘦正常吗(小孩吃很多还是很瘦)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小孩吃的多还是瘦正常吗(小孩吃很多还是很瘦)

小孩吃的多还是瘦正常吗(小孩吃很多还是很瘦)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宋晓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食物就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

但对于8岁的妙妙来说

能吃能喝并没有让她健康发育

甚至身体还出现了问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8岁的妙妙,平常在家胃口很好,能吃能喝的,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很不踏实,容易惊醒。大便一直不好,偏稀不成型,而且还伴有口臭。妙妙妈妈带着孩子去市中医院挂了营养科曾主任的号。

检查后得知妙妙竟然对牛奶、鸡蛋、小麦、花生等均不耐受,处于高度敏感或中度敏感。




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早在上世纪初,就有学者提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食物有关,当回避了相应的食物后,症状会随之消失。随之,“食物不耐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食物不耐受是不同于食物过敏的另一种由食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生是人体免疫系统针对进入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产生IgG 抗体,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

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原因通常是人体内缺少某种消化酶导致的,因为没有急性发病的症状,一般觉察不到,需要到医院做食物不耐受检查才能查出。



食物进入人体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至氨基酸、单糖等小分子水平时,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所需。部分未能被人体充分消化的食物,将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从而被机体作为外源性物质识别。

正常情况下,这些抗体及复合物,将很快被人体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而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如果超负荷的抗原、抗体持续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皮肤、肾脏以及关节等组织,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如高血压、肥胖、头痛或偏头痛、慢性腹泻等各种疾病。



食物不耐受会引发各系统疾病

食物不耐受的危害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可发生于从口腔到肛门的所有消化器官,典型表现为消化道局部症状,但亦可能发生在远离消化道的部位。并且,食物不耐受引起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及非特异性。

0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可表现为恶心、腹痛、腹泻、口臭、嗳气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结肠息肉、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疾病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0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喘息、慢性咳嗽、鼻腔分泌物增多等。存在食物不耐受的儿童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哮喘。


03
对皮肤的影响


除了直接接触食物的消化道,皮肤是最易出现异常的器官。在儿童常表现为湿疹、荨麻疹、丘疱疹的多形性皮肤损害。


0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头痛、偏头痛、焦虑、易怒等。与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谱、认知学习能力受损等有关。


05
对肾脏的影响


食物不耐受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06
对风湿性疾病的影响


食物不耐受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过敏性紫癜等病也密切相关。


此外,在肌肉骨骼系统可有关节炎、关节疼痛;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胸痛、心律不齐、高血压、心跳加速;还有疲劳、眩晕、睡眠困难、肥胖、磨牙等多种表现。由此可见,很多临床病症都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食物不耐受儿童的生长缓慢有很多综合因素,如肠道渗透性增高、微量营养素不均衡以及机体代谢需要量增高等。

食物蛋白诱发的胃肠道过敏在1-3岁年龄阶段高发,但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造成延迟诊断或误诊,可导致营养问题。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如牛奶、蛋类、小麦是儿童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生长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如无合适替代物及不必要的饮食回避均会造成宏量或微量营养素的不足,而导致儿童生长发育的偏离。




小艾

医生,对于食物不耐受的患者有什么办法治疗吗?

可以通过营养干预的策略来慢慢缓解。

营养科

曾主任


01
食物轮替或忌食

定期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根据结果可指导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对检测结果为+2级、+3级的食物,建议忌食;+1级的食物可采用轮替少食,通常4天1次,每次选择一种食物;0级食物安全食用。要求调整饮食3~6个月后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和症状改善的情况继续调整饮食,这样既避免机体受到不适宜食物的持续损害,又阻止了疾病的持续发展。


02
调节肠道微生态

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进而缓解食物不耐受症状。

03
维生素D

为了平衡反常的免疫系统,专科医生越来越重视维生素D。大量的研究表明,孕期和婴儿时期维生素D水平低会增加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为了把维生素D水平提高到健康范围(60~100纳克每毫升),通常需要服用维生素D3补充剂。也可以通过鱼类来补充:170克的三文鱼可提供大约4000单位的维生素D。

04
Omga:3脂肪酸
对于免疫系统紊乱的成人,建议每日摄入1000毫克的Omga:3脂肪酸的总含量;两种最重要的Omega-3脂肪酸是EPA—抗炎、平衡免疫系统,以及DHA一保持细胞膜健康。120克的野生三文鱼可提供700~900毫克的DHA/EPA。

你应给孩子提供至少是孩子一只手大小的安全海鲜,最好是,一周至少两次。最好使用含有1:1或1:2比例的DHA和EPA的鱼油,这正是大自然赋予野生三文鱼的黄金比例。对于2~5岁的儿童,推荐的DHA及EPA摄取量为500毫克。对于婴儿,建议DHA及EPA每日摄取量为300毫克。

综上所述,如果您的孩子长期消瘦、不长个、情绪低落或者饱受鼻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的影响,或者您与家人患有上述慢性疾病,都有必要进一步确定有无食物不耐受相关因素的影响。


正所谓“吾之砒霜,彼之良药”
欢迎来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咨询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营养科中长期定位为:以临床服务为基础,以教学培训为主,以科研为辅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营养科定期举行现场和网络讲座,并实现公众号直播。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参与临床多个MDT团队和疑难病例讨论。2009年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市卫计委项目2项,参与编写《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超重与肥胖治疗》等教材。


门诊业务:

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适用人群:单纯性肥胖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肥胖及其他有减脂增肌塑形需求的人群)。

各类术科疾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营养干预

高尿酸血症营养干预

骨质疏松营养干预

睡眠障碍营养干预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营养干预

青少年儿童增高营养干预

围生育期的营养干预门诊(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九种体质的月子餐食谱制定、产褥期开奶、催奶、回奶等)。

各类慢性疾病居家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肿瘤、脑梗死、肝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住院业务:

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宣教;开展“临床营养优质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食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术科患者开展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


专家介绍



曾瑶池

营养科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上午8:00-12:00



李翠玉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8:00-12:00



魏文婷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二、周日上午8:00-12:0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小孩吃的多还是瘦正常吗(小孩吃很多还是很瘦)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