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脾气不耐烦是怎么回事(高一学生脾气暴躁怎么办)高一学生脾气不耐烦是怎么回事(高一学生脾气暴躁怎么办)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高一学生脾气不耐烦是怎么回事(高一学生脾气暴躁怎么办)

高一学生脾气不耐烦是怎么回事(高一学生脾气暴躁怎么办)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进入青春期,不仅是他自己的迷茫期,更是父母的迷茫期。

孩子迷茫之处在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对未来充满了无法把控的不确定感;而家长的迷茫之处在于孩子冷漠的眼神、鄙夷的神态、以及说几句话就开始不耐烦的表现。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如果孩子甚至不愿意与父母多交流一句,紧闭房门和心扉,只是终日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才让人无从下手。

无论父母怎么软硬兼施、好言相劝也好,训斥打骂也罢,都没用,孩子仍然我行我素。

不要认为孩子是进入青春期才叛逆的,其实,亲子关系可能早就破裂了。

01关于亲子关系破裂的课题

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中,作者描述了父母所犯的错误,在孩子成家后再次转嫁到孙辈身上的循环,并将亲子关系破裂的情况划分成了四种类型。

父母和孩子,都存在两种心理需求——联结和独处。

如果父母在孩子想要联结时及时给予回应,在孩子想要独处时适当放手,就是种最理想不过的亲子相处模式。

但大部分父母无法做到如此敏感的觉察,在孩子需要联结时,父母却想独处,孩子需要独处时,父母非要干预,就可能产生矛盾,导致情感联结中断。

没人能做到完美,因而亲子间难免会出现误会、争端和冲突,这就是破裂。轻微的破裂如果一直得不到修复,就会形成恶性的破裂。

▼破裂的类型:

1)动荡型中断

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相当于电波一般动荡,由于父母和孩子无法共用思想,因而偶尔能联结上,偶尔却又破裂。

即便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动荡型中断也是存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做到相互理解、妥善沟通,通常不会存在什么大问题。

2)良性破裂

比如孩子放学后希望妈妈陪她一起玩会儿布娃娃,可妈妈想拥有自己的下班时间,用来刷会儿手机。

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获得满足,又或者妈妈敷衍地陪孩子玩布娃娃,但期间时不时看看手机,还要对孩子报以怨言——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这种需求误解就会造成良性破裂,并不严重。

可能是父母忙于其他事情,无意间忽略了孩子,也可能是孩子表达意愿太模糊,导致父母出现理解偏差。

但总的来说,孩子能理解父母,尽管双方的需求信息沟通不协调,但也仅限于困惑阶段。

3)设限型破裂

这通常发生在孩子想要做某件事,而父母不允许的情况下,孩子本身的心理需求受到限制,便会发生破裂。

这种破裂还会带来孩子的不满、痛苦乃至是埋怨情绪,但如果孩子自知无理,顶多也就是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至于上升到更高程度。

比如孩子晚上在被窝里玩手机,被父母发现后强烈制止等事例。

4)恶性破裂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爆发冲突,父母的情绪失控,开始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说出伤人的话语,导致孩子心理上感受到孤立无援,也用狠话“回敬”父母时,恶性破裂便产生了。

这是所有情况中最严重的一种,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从此封闭内心,认为自己“存在缺陷”,不愿与人(包括父母)多往来。

02亲子关系破裂的背后,是越来越严重的心理忽视

实际上,不论是良性破裂还是恶性破裂,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良性破裂中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是否不够好,从而不再对父母提出过多要求。

设限型破裂的孩子会有心理阴影,下次再听见“不”之类的否定词,都会下意识认为自己是错的。

而恶性破裂会让孩子主动与父母分离,不但影响自我意识,还可能放弃与父母建立联结的机会。

如果再得不到修复,破裂反复持续加重,就会对孩子尚未成熟的思维造成严重的破坏。

甚至形成一个死循环的回馈通道:孩子的需求被忽视——和父母产生矛盾——父母发脾气——孩子放弃联结——父母认为自己的需求被忽视——产生矛盾。

于是,双方都关闭内心,越来越不被对方倾听和理解,发展为心理和情感上的忽视。

关键在于,大部分的亲子破裂其实是可以避免的,父母不要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

仍然拿孩子放学后想让妈妈陪着玩会儿布娃娃举例,妈妈可以这样说:“妈妈想独自待一会儿,给我十分钟时间,一会儿就陪你玩,好吗?”

再比如孩子在被窝里玩手机这件事,除了说“不行”,家长还要带上理由:“这样对视力不好,明天提前完成作业可以看一会儿手机。”

03父母如何修复破裂的亲子关系?

孩子通常不会主动与父母进行联结,父母要尝试着主动迈出第一步。

但这个时机也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反倒加深伤害。

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肯定会受挫,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轻易放弃,回到温暖的关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尤其父母要先做出自我调适,跟孩子尽可能地互动。

第一步:创造精神距离

由于孩子此时对父母还是拒绝的,因而不要追求很快和孩子拉近距离,前期保持适当的精神距离和身体距离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能方便父母思考,避免引发更多的冲突。

第二步:察觉自我的内在触发点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境下,引发父母生气的根本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你们之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残留问题。

在发脾气之前,先回忆一下自己在乎的未被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思考它是如何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被触发的。

请集中注意这两点:理解自己的思想负担,以及调整自己以适应孩子的需求信号。

千万不要再和孩子重新建立联结的过程中,再次情绪失控,否则将会毁于一旦。

第三步:了解并尝试重新与孩子建立联结

父母可以先向孩子表明想要重新联结亲子关系的意愿,这能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也是打开心扉大门的一个契机。

另外,听听孩子对于此事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家长不要质问他,更不要急着辩护自己的意见。

正确的方式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回顾冲突发生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包括在此期间双方爆发的情绪。

★具体例子:

父母可以这么说:“很抱歉,我们的争吵让双方都很难受,希望能改善这种情况,让我们一起好好来谈一下吧。首先妈妈要跟你说对不起,你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天都快黑了,我真的很担心,没有听你解释就大声吼,我应该好好听的,并且告诉你我的担心。”

其实说到底,修复亲子间已经破裂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真诚”。

当父母能真正放下身段,和孩子坐在平等的位置上平静地交流,距离彼此需求和心理的重新联结也就很近了。

青春期的孩子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管,他们的执拗和脆弱都是从前破裂留下的综合征,父母一定要尝试着叩开这扇门,而后会发现,亲子间原来仍然可以这么温暖美好。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高一学生脾气不耐烦是怎么回事(高一学生脾气暴躁怎么办)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