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里津液少是怎么回事(口里津液很少是什么原因)口里津液少是怎么回事(口里津液很少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口里津液少是怎么回事(口里津液很少是什么原因)

口里津液少是怎么回事(口里津液很少是什么原因)

  肺主气司呼吸,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肺呼吸。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肺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行水。不是说肾主水吗? 注意我的说词,行水

肺主行水 , 指肺气的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人体五行图

《 素 问 · 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 , 肺主行水的机理有二 :

  一是肺气宣发 ,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 ,向上向外布散 , 上至头面诸窍 , 外达皮毛肌腠 , 并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

  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 , 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 , 并将各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膀胱 ,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行水的机理

  因肺为 “ 华盖 " , 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 , 参与调节全身的津液代谢 , 故《 医方集解 》称 “ 肺为水之上源 ” 。如果肺的宣发或肃降失常 , 水道失于通 调 , 均可导致津液代谢障碍 , 出现尿少、痰饮、浮肿等症。

  临床上对津液输布失常的痰饮 、 水肿等病症 , 可用 “ 宣肺利水 ” 和 “ 降气利水 "方法进行治疗 。由于津液输布障碍主要是因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运动失常 故临床上又多用 " 宣肺利水 ” 法来治疗 。


中医治疗方法


这里的水可不是单单指喝的水

  在中医里,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其所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机体内除了藏于脏腑中的精和运行于脉管内的血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因此,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和“液”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比如唾液、泪液、汗液等等。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比如胃液、关节液、脑脊髓液等。

《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还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很多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熬夜、喜食肥甘厚腻等习惯,会加大津液的损耗。

  肺气阴虚,就是津液消耗过度,肺脏失去濡养而导致的。这时不仅肺的自我修复能力会急剧下降,而且对外界的细菌、病毒、尘螨等有害物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进一步降低免疫力。


肺阴虚的表现


  此时,肺脏不断受到外界有害物的侵袭,又无力修复,肺功能只会越来越差,不仅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还极易发生感染病症,甚至诱发肺癌。


既然讲到这就来说说如何生津液吧


  补津液光喝水可不行,上面说过津液不单单是水,而是通过脾胃的运化之后的精华。所以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喝的饮料,补充的维生素,乃至于平时充分休息后身体分泌的各类激素都可以补充津液。

所以平时我们合理的饮食休息才是津液充足的保证。


对于津液不足的人我这里有一粥一饭一汤

天门冬粥

原料

1. 主料:天门冬20 克,粳米100 克。

2. 调料:冰糖。

制法

1. 将天门冬捣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

2. 将米洗净,连同煎汁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为小火煮约30分钟成粥,用糖调味即成。

天门冬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与粳米共煮粥,具补中益气、益皮肤、悦颜色的作用。

猪油板栗焖饭

原料

栗子适量,大米适量,猪油适量。

制法

1. 新鲜板栗剥壳切丁。

2. 锅内放少量猪油,加热后下板栗丁翻炒片刻,加入大米炒匀,加适量水,加盖焖熟即可。注意猪油量不要太多。

猪油板栗焖饭

沙参玉竹汤

原料

1. 猪瘦肉500克,沙参30克,玉竹30克,干百合30克。

2. 调料:蜜枣15克,盐适量。

制法

1、将瘦肉洗净,切成块。

2、放冷水中煮开,捞出冲净沥干。

3、沙参洗净折成小段,玉竹、百合洗净。

4、汤锅内加水,将所有汤料投进去。

5、盖上锅盖,大火烧开转小火。

6、煲1.5-2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沙参玉竹汤

沙参: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综合与瘦肉一起煲,滋补而不留湿,有虚可补,有热可清,有燥可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口里津液少是怎么回事(口里津液很少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