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生活不期待是怎么回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期待)对未来的生活不期待是怎么回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期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对未来的生活不期待是怎么回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期待)

对未来的生活不期待是怎么回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期待)

四月份的中国,堪称魔幻。很多人终于意识到,我们生存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中,在时代的沙尘暴中,每个人都脆弱如浮萍。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似乎一切都不确定,一切都令人困顿,人们忧心忡忡,茫然无助;人们举棋不定,进退两难。


正如佛陀所说:人生在世,见天地容易,见众生容易,唯有见自己,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我想,也许很多人每天都会被大量的信息包围,淹没在这些信息所带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之中。


也可能会有很多人,会感到自己的生活开始脱离控制,难以恢复到平日的稳定里。


我们该如何应对?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就像人的骨头承受压力和紧张会变得更加强壮,谣言或暴乱在有人试图压制它们时会变本加厉一样,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不确定。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则,他找到并定义了“反脆弱”类事物:


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


反脆弱类事物不只受益于混沌,也需要适时出现的压力与危机,如此才能维持生存与实现繁荣。


作者还认为,不确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并且建议我们培养反脆弱性的特质。


反脆弱性超越强韧性或坚固性:强韧性只能够抵抗震动和维持原状;反脆弱性则会让事物变得越来越好。


从人的本性来说,大部人都喜欢安稳、平静的生活而不喜欢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


比如说中国父母喜欢帮孩子安排好一切,有能力的父母会给孩子买套好房子、进好学校、找好老师、期盼考好大学、安排好工作。如果没有这么做,大概率是这些父母并非不想,而是没有能力这么做。


书中的观点带来了一个思想的冲击,“剥夺系统的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而会伤害它们,正如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


给孩子安排好未来对他们有利吗?温室的花朵不能经历风雨,野边的野草却能应对各种环境的变化。温室的花朵有脆弱性,野草有反脆弱性。


从脆弱事物的特征来看,不喜欢波动性的事物往往不喜欢压力、伤害、混乱,反脆弱的事物喜欢波动,也喜欢时间。


脆弱的事物厌恶波动性,厌恶波动性的事物又都很脆弱,脆弱的东西则会被时间击垮。


一只火鸡被一个屠夫细心喂养了1000天,它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安稳。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鸡认为每一次的喂食都是上天的馈赠。


它的这种信念不断强化,觉得生活平静如水,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突然地,感恩节到了……。


塔勒布让我们警惕成为“火鸡”的风险!按部就班的生活看似安稳,但实际上却脆弱无比。


如果把反脆弱性可以理解为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怎么具有反脆弱性并更好地生存壮大呢?


允许犯错和冗余,我们喜欢看到成功,羡慕并赞美成功,反之对于失败多报以讥笑、嘲讽和鄙视。


“反脆弱性偏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也偏好错误”。


个体越脆弱、越容易死亡,整体则越高效、越长久。如果能理性地进行试错,将失败和错误当作探索不确定性的手段和方法。


那么每次试错都能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逐渐地可能逼近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防止遭遇极端事件造成高昂的机会成本或学习成本。


同时塔勒布认为冗余是自然生态系统管理风险的有效方式,因此一定程度的冗余能够提高反脆弱性。太过高效不是好事,越强调效率反而效率越低,无冗余的最优化方案长期满负荷极易崩溃。下面分享几个有意思几个观点。



一,妥协就是纵容!这句话能做到真是太难了,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不得不承认有太多的制度和规则和潜规则,要磨去一个人的棱角,不妥协的代价就是被踢出这个环境。


我在工作上有过很多次的不妥协,因为这些事都触碰到了我的底线。“当你打破一个底线,随后就一定会打破更多的底线。”见过了看过了太多一步错步步错的例子。所以我对第一次格外守护。


这些逼迫性的力量,就是我所理解书中的“脆弱推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


二,把“毒药兴奋效应”拿到我的交易生涯中来看,我对冲击和波动的阈值是不断加强的。


从最开始买银行股,赚几百块钱就很兴奋,到后来本金大了,参与的金融工具期货、期权波动也大了,相同的波动每次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就小了些。抵御相同波动的能力和措施也有了变化。


当然,这个逐步加强的尺度是有限地,要不然就会被“毒”死,活下来是第一位的。


现代人那种人为的衰老,正是压抑生命内在的反脆弱性的结果。这段让我想起来第一个工作的老板跟我说:“人是怎么废的呢?


就是生活在一尘不变的环境下,慢慢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人就丧失斗志,只想安逸于这个环境里,不再想奋斗了。”这就是压抑人生的反脆弱性。


就像书中说的:“如果我能预测我未来每一天的轨迹,那么我会感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死了。”


压力源的刺激频率非常重要: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经历较长的恢复期,这将使得这些压力源成为信息的传递渠道。


这点我非常认同,且很佩服作者的总结。之前根据对这个原理模糊地理解,让我从健身房体系训练,转向了功能性训练看完这段,我觉得这个转变是对的,可以继续坚持。


三,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了反脆弱性。


另外,如果能够理性地进行试错,将错误当作一种信息源,如果每次试错都能让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渐渐地,你就接近有效的解决方案了。


这样,每一次的努力都变得更有价值,更像是一笔支出而非一个错误。当然,在此过程,你将不断地有所发现。


我发现,在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年近30,都逐渐稳定在了一个节奏,生活和工作上的新挑战已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也想赚钱,却不能也不愿随意变动。


想想大部分人第一份工作就决定了未来工作的行业和方向和岗位性质。这其中,满意的有几何?


很多人在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被迫做出了人生重要的的选择之一。我多次换工作都是基于自己的选择,这很难评定好坏对错,当然其实也无人能评定。


重要的是做出选择的我是自由的,是有勇气的。“自由人不会被强迫做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四,“系统的反脆弱性是已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的。”中国的股市是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股市,但始终维持这种保护,并没让我们的股市有特别的成熟和发展,反而需要更多的干预去维持稳定。


“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弱者死了,种群平均素质提升,显得我更强大。”幸存者偏差的由来,不是个体的强大和特别,是系统上的提升,反映在了个人身上。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五,“很少有人知道,拖延是我们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并发挥其反脆弱的本能;


它源于某些生态或自然的的智慧,结果也并不总是坏的。”这个观点乍看离经叛道,与现实的成功学背道而驰。


但我细想,其实我在生活中有在使用,很多人当面对女朋友一些无理地要求或者我并不想去做的要求时,我总是使用拖延这招,而不是直截了当的拒绝。


有时时间的冲击会让她忘记原先要求,或者产生其他变数,让不可理喻的请求变得无法实现。自然就皆大欢喜,避免了一次争吵。


此外,有时拖延产生的负罪感,是让人行动起来的良药。拖延也是辨别事情轻重缓急的筛选器。如果说无为而治是拖延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或许长线持股收益率高于频繁做T就有了指导原理。


六,“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你找到的噪声的比例就越高,噪声-信号比也就越高。”“最好的办法是只看重大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


“现代化提供了太多的变量(但每个变量的信息却太少),而虚假统计关系的数量增长要比真实信息快得多,因为噪声是凸性的而信号是凹性的。”


七,“我们之所以需要将重点放在行动上,避开言词,还有另一个原因:依赖于外部的认可有损健康。


人们在给予认可时是残忍和不公平的,所以最好跳出这种游戏。在别人的态度面前保持强韧性。”


八,“目前来说,博学更重要,等到年老时,博学就会成为智慧。如果你不需要的话,多余的财富,无异于沉重的负担。


在尼罗的眼里,没有比过度精致更可怕的了——无论是衣服、食物、生活方式还是举止,而且财富是非线性的。


钱一旦超过了一定数量,就会将人们的生活无限复杂化。”


胡润财富说了“从财富这个角度,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候是认为自己早晚有机会实现财富自由。


而尚未实现的时候。那些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知性的生活关乎如何进行情绪定位,以消除伤害的刺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方法就是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


世界的波动性也不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这段对于非对称性关于财富的理解,放在交易里,就能解释亏损扛单,盈利拿不住的原因。


而放在人生中,上述这条建议真的非常实用,是帮助人们从外界环境夺回个人自由的方法。


九,“塞内加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社会行为,即对善行进行投资。我们可能会被剥夺一些东西——但是,善行和美德是不会被剥夺的。”


就像马老师说的:“我们去做事情,经常讲要无心,无心不是跟植物人似的不用心去做事情,恰恰相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做的过程中要非常用心,但是做完了就放下了,跟没做过一样。


就像你去做好事,行善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用心,但是做完了这件事之后,就好像你没有做过一样,这个才是无心。”


十,“我的诀窍是,你可以厌倦读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这个行为。


这样,你所阅读并消化的知识才能快速增长。随后,你就会毫不费力地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就像理智但无设定方向的试错研究所能带来的。


这与选择权相同,失败了也不要停滞不前,必要时向其他方向摸索,跟随那种广阔的自由感和机会主义的引领,试错就是一种自由。“


“避免无趣是唯一值得推荐的模式,否则生活也太不值得过了。”


”在学校被灌输的东西,我已经忘光了;而自己决定要读的东西,我仍然记得很牢。追随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阅读的重要意义,莫过于此。”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生存?


最后想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分享5种可能比较小众,但仍然相当重要的能力。

1. 维持不一致的能力


在聊「不一致」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叫做「一致」。


大脑有一个底层的需求:维持「一致」的需求。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时,我们会期望:外界的新信息,跟我旧的、固有的预测框架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倾向于用旧的模式、旧的思维,去解读外界的信息。


当我们脑子里同时存在几个观念时,我们会期望:这些观念之间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认知失调」,感到不适,必须去调整某个观念,使其跟其他观念达成一致。


这种对「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脑的底层工作模式。在过去的百万年里面,它都是有用的 ——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预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部事物。


但是,正如我所说的: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有一种因素会被明显放大。是什么呢?我把它叫做「内生的不一致」。


举个例子:对小孩来说,世界上的人无非「好人」和「坏人」。但长大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分类是不完备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都在依据自己的目的和习惯行事,经常会非理性。一个「好人」,当然也有可能做「坏事」—— 这就是一种「内生的不一致」。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你希望你的伴侣事事把你放在第一位。但当他/她出于某些原因,希望你能够让步、受一些委屈时,可能有些人就会难以忍受 —— 这就是因为它违背了你对「伴侣」的认知,产生了「不一致」。


再比如:一个行业的形势,究竟是好还是坏?一个决策究竟是对还是错?一个业务,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因为它们可能既好又不好,有对的可能性也有错的可能性,短期可能有益、但长期可能反而有害。


所以,为什么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要转型?为什么这个举措以前都成功了,这次就不奏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问题,其实往往都是内部各种复杂性相运动、博弈的结果。


这些,就是一个事物「内生的不一致」。如同你永远没办法去定义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许多事物,你都要理解和接受:它们是可以同时具备、容纳诸多看似矛盾的部分的。


因此,一个具备「维持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会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更无需试图用「逻辑」去说服自己,去调整事物的矛盾和冲突,让它们变得「和谐」。


心理学家 Jacob Lomranz,在一篇 2015 年的论文中,把这种能力称为「Aintegration」。什么意思?就是「ain't integration」:能够无需「整合」种种观念和认知,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


想象一下: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由许许多多块「碎片」组成。大脑的需求,是把它们拼装起来,整合起来,让彼此间不留空隙、不留锯齿 —— 但具备「维持不一致能力」的人,无需这样做。


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从本质上,就是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无需拼凑出一个和谐的「假象」。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那么,如何强化自己「维持不一致」的能力呢?几点建议。


1)当你感觉对一个事物产生矛盾的念头时,不要急着摆脱它,急着下定论,试着让自己停留在这种状态里,习惯这种不适感。


2)当你接收和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比如:你觉得一个人是诚实的,不妨想想,他会否在什么情境下「不诚实」?


3)不要过度依赖任何一套经验或体系。比如,当你接收到的信息跟你的固有经验相悖,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我看到的东西太少?」「是不是我的经验需要更新了?」


4)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去接触新事物、新观点。据 J Lomranz 的研究:教育程度越高、越年轻、体验过越多事物的人,得分往往也越高。因为他们大多经历过更多的观念冲击,从而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框架。



2. 掌握控制点的能力


当我们与外界交互时,会存在两个「控制点」:外在控制点和内在控制点。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当你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认为「我正在主导外界」时,就会体验到「内在控制点」;而当你觉得「一切都是决定好的,我没有任何插手的余地」,感到自己只能任由摆弄时,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


你可以理解为,它们就像一根数轴,一端是内在,另一端是外在。而你的「实际控制点」,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左右摇摆,有时更靠近内在,有时更靠近外在。


举个例子:做得好好的业务,突然收到通知,老板说要砍掉,相关人士马上调岗 —— 这时,你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你会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似乎正捏在别人手里,任由摆布,而自己没有丝毫的决定和主导权。


而当你殚精竭虑,终于做完了一个项目,得到上级的嘉奖和奖励 —— 这时,你会踌躇满志,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内在控制点。


大脑有一个需求,叫做「自主性」,就是渴望去主导外界,而不是被外界主导。所以,当我们的控制点,落在靠近外在的一端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

有些人,会产生剧烈的情绪,拼命把控制点往回拉;有些人,则可能感到沮丧、无望、厌倦,放弃抵抗,任由控制点往外跑。


这两种反应,其实都是过激的。前者往往会失之冲动,后者则可能导向「习得性无助」。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保持情绪的稳定,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只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它有可能左右摇摆,也有可能推向一方,但一定不会长期停留在哪一方。


这就是「掌握控制点」的能力:一方面,把控制点平稳地保持在靠内的一侧。当你的控制点落在外部时,试着去思考「我能够做些什么」,把注意力转移到内在。


比如:我能否把调岗当作一个新的挑战?我能够从中学到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来最小化自己的损失和风险?这其实就是稳定地把控制点「往回拉」。


另一方面,把自己的情绪、规划和行动,尽可能跟控制点的状态切割分离。不因内在而过分乐观,也不因外在而过分沮丧、痛苦。


这其实才是真正的「自主性」。你就是你,一切的经历、波动,都是为了令「你」变得更完善,更丰富。相比之下,外界的左右和主导,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这种思维,可以有效地帮你控制好自己的「舵」,不至于偏离方向,或是导向极端。


一点建议: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分成三部分,去思考:

哪些是我可控的?我可以积极地做些什么?哪些是我可以影响的?我可以通过谁去干预?哪些是完全不可控的?我可以做些什么准备,来最小化损失和风险?


保持这个思考模式,它可以令你在风浪里,始终掌好自己的「舵」。




3. 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


大家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有下面两个选择,你认为,哪一个是更优的?

A:现在立刻给你1万块钱。

B:10年后给你5万块钱。


好了,你的答案是什么?选A还是选B?


其实,无论你选A还是选B,都不是很重要。什么才是重要的?你的思考过程。


许多人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是下意识就会注意到「10年」,然后产生这样的念头:

10年,这也太长了,鬼知道这10年里面会发生什么。世界大战?机器人叛乱?外星人入侵?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到时钱还值不值钱了还不好说呢……


然后就选了A。对吗?


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思考的做法。只要你深思熟虑,那么无论选A,还是选B,都是合理的;最不可取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一看到「时间」这个变量,就下意识地去低估它,放在一边,不去考虑,只看重眼前和当下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做「时间折现」(temporal discounting)。


什么意思呢?大脑有一种倾向:高估当下,低估未来。原因很简单:当下是明确的,可知的;但未来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充满可能性的。大脑喜欢偷懒,一碰到可能性,就想逃。


所以,时间就像一面透镜,会对我们对价值的判断进行扭曲。时间越久,这种扭曲就越明显。我们就会越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衰减得越厉害。


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的心态:


学这个东西干什么?10年后还不知道这个职位还在不在。


—— 实际上,你学或不学,10年后都会到来,区别在于,如果学了,到时你还多了一种可能性。


做这种事情干什么?又看不到什么效果。


—— 实际上,非常多的认知突破和升级,都源于什么呢?漫长的积累下,突然被点亮了某个点,于是一切连接起来,环环相扣,进而产生质变 —— 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干嘛操心那么远的事情?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 这就是经典的「灰犀牛效应」。一个风险,甫一出现时总是看起来很细微,但当它真正成为问题,往往就积重难返、难以抵抗了。就像一只犀牛,从远处看只是一个点,但一旦它冲过来,逼近你,你就无处可逃。


我们总是活在对「即时反馈」的需求和渴望中,但一直把「长期反馈」往后拖,再往后拖。


所以,强化自己「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就非常重要。它可以令我们跳出主观意识,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客观而理性地判断得失,做好权衡。


如何强化「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呢?


1)用量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观干扰。


比如前文提到的思考题,动手算一下,就会发现B更划算 —— 比如用0.15的折现率去算(10%的回报,5%的通胀),就会知道,现在的1万块,不过等于10年后的4万块而已。

(当然,需要考虑的很多,比如当下和未来的效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2)每天做一些可能产生长期收益的事情。比如: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门技能,设计一个模板……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重点是让自己习惯和适应「缺乏即时反馈」的事情。


3)把自己放到一个可能产生各种结果的「大池子」里面。


什么意思呢?你要遇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投资人,必须先认识足够多的人;你要打响自己的名气,必须先输出尽可能多的内容;你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必须先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任何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事,背后,都可能是看不到后果的日积月累。


你要抽奖,得把自己先放进那个奖池里面。





4. 思维显式化的能力


最后,简单聊一下「觉察」。


什么是觉察?举个例子,你今天午饭吃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它?为什么不选择别的店、别的饭菜?—— 反思这个思考过程,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觉察」。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每一天都会产生种种念头、判断、结论……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他在讽刺我」「她不同意我的意见」?—— 这也是一种「觉察」。


它的本质,就是「显式化」:把自己潜意识里、在1秒内进行完的思考过程,拎出来,让它呈现在意识里,让自己能够去观察它、思考它、分析它。


这种能力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让自己从「被动思考」,变成「主动思考」。


我们日常的思考回路,其实是非常简陋、粗糙、因循守旧的 —— 大脑会按照我们固有的信念,对外界信息进行解读,并把这种解读过程「打包」,变成一种不言自明的、无需思考的产物。


这就叫做「自动化加工」。它的目的,是节省宝贵的大脑空间,把更多的资源腾出来处理新问题。


但往往,也正是这种自动化加工,造成了我们许多困扰、焦虑和误解。


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高压的环境里,无论取得什么成绩,父母都会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轻描淡写,要求他继续进步,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


他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我要想办法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誉,这样我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同样,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家庭和学校的宠儿,一直生活在表扬和赞美里面,他会怎么样?


很可能,他会变得无法直视失败。在他的信念里,也许会觉得:我是最厉害的,别人怎么可能会超过我,一定是哪里错了,我一定要反过来压过他。


在上面这两个例子里,这些「内心戏」都是无意识的,但它们都确凿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


如何摆脱它们?第一步,是要发现它们 —— 也就是把这些「内心戏」,进行显式化。然后,你才有可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去解决。


更进一步,其实,你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事物的过程,都或多或少受到你心中固有的「框架」的影响。只是一直没有被「显式化」而已。


举个例子:一个民族主义的人,很可能把国际上的种种事务,都往「爱国」上面去靠;一个崇尚阴谋论的人,在他眼中,任何一个动向,背后都能解读出「一盘大棋」;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人,面对任何问题,往往都会用「民主自由」来「筛」一下。


这些框架和思维角度对不对呢?无所谓对错。但重点在于,你要能够把它们「显式化」,能清晰认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意识到它也许是不完备的,才能去批判它、完善它、审视它。


同样,几点建议:


1)当自己产生一些情绪或想法时,抽离出来,审视自己: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2)当自己作出判断或结论时,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过程写下来,思考:我的推理过程都合理吗?有没有疏漏或极端之处?


3)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思考核对表或流程,遇到问题时,试着按照这套流程去思考。


有些时候,让大脑感到「不那么舒服」,是必要的。

因为当你「一直很舒服」的时候,也许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成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对未来的生活不期待是怎么回事(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期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