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骨经常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大梁骨响是怎么回事)大梁骨经常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大梁骨响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大梁骨经常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大梁骨响是怎么回事)

大梁骨经常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大梁骨响是怎么回事)

文/陶玉山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

春节,俗称过大年,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之中最喜庆最隆重的节日。老济南过大年的习俗虽然历经成百上千年岁月的洗礼浸染,有的已经演变,有的已经赋予新的内容,更有的已经消失,但过大年的那份热闹祥和的气氛是一成不变的。马年春节渐渐走近,三十多年前孩童时代的老济南过大年时的好多情景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有自己独特地域风味的老济南过大年时的习俗像一幅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画层次展开。沉醉其中,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印象中,一进腊月门,伴随着零星的鞭炮声,老济南的年味渐渐浓厚起来,过年时特有的喜庆气氛,也就是年味儿充满老济南的大街小巷,也洋溢在千家万户之中。

置办年货

置办年货是过大年前每家每户最重要的事情。刚进腊月门各商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众多商家商贩和进城卖农副产品的近郊农民逐渐形成一个个年货市场或年货一条街。那时,老城区的西门外到纬四路商埠一带卖年货相对集中的地方有估衣市街、馆驿街、普利门、经二纬四路万紫巷等地段,这些街道两旁几乎摆满了摊位。商家的摊位占据了人行道,马路上熙熙攘攘人车混杂。那时馆驿街集中了众多商家,肉铺、点心铺、包子铺、茶叶铺、酱菜铺、杂货铺、竹货铺、百货店、绸布店、土产店、马车挽具店、麻袋庄等店家,食杂用品一应俱全。经二路百货一零后的万紫巷不宽的街道两旁则摆满了卖水产品、面筋、鸡鸭及禽蛋的摊子,一趟万紫巷下来年货基本可以办齐。十一马路集、北坦菜市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少近郊的农民或推着太平车(独轮车)或赶着毛驴车将带来的土特产、山货卖掉后买些年货回去。

六七十年代我们市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再说,绝大多数年货都是需要购物票的。即使有钱,没有购物票也白搭。紧缩一年的父老乡亲日子再紧巴也要买上几斤肉,称上几斤疙瘩皮、买上点藕。老济南人对带鱼情有独钟,过年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些炸炸吃。人口多的家庭还会想方设法买上个带着猪下水的猪头,犒劳一下一年难得见油水的孩子们的胃口。老济南人过大年有“添筷子添碗”的习俗,除了吃的以外也要捎带买一些碗筷,希望来年人丁兴旺。记得那时熟悉的一见面时问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年货置办得咋样了?”这句话取代了以往的问候语“吃了吗?”由此足见置办年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辞灶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同全国一样这一天也叫“小年”。旧时济南单门独户的家庭一般都在饭屋里设有灶王爷的“神位”,负责家中的灶火,被视为一家之主而备受崇拜。有的设有佛龛,佛龛前有放香炉和供品的搁板。没有佛龛的则直接贴在靠灶台的那面墙上。灶王爷有的只画一人,有的则是与灶王奶奶的“合影”。上面印有年历,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的对联。横披为“一家之主”或“四季平安”四个字。辞灶一般都在晚间进行,先供上香和糖瓜水饺等供品,然后由男主人跪拜叩首。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奉承和祈求之类的语言。然后将取下的灶王爷连同未燃完的香及黄表纸一同烧掉,年三十再把“请”来的灶王爷贴上即可,并无繁琐仪式。

扫屋洗浴

常言道:“过了二十三,一天快一天。”

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过后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忙年”阶段。扫屋、洗刷衣物、理发洗澡这类除去污气晦气的清洁活动是每家每户首先要办的事。扫屋就是大扫除。扫屋时,屋子里的东西能搬的搬出,不能搬的则用报纸、床单什么的盖严,揭下旧年画,拿新条帚或鸡毛掸子仔仔细细地清扫,连犄角旮旯也不放过。扫过屋后再将家里的床单衣服等一起洗干净。同时,还将锅盖、笊篱、盖垫、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洗刷干净,摆好放整齐。家里的男人们这是要进行个人的卫生的清理了。年前这段时间澡塘、理发店天天人满为患。为了方便顾客,除夕前几天大街小巷的澡塘子都是通宵营业,理发店也要到很晚才关门。即便这样,像新泉池、铭新池这样的老济南的名洗澡塘子排队挨号的人常常坐满两三条长板凳,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洗上。理发店里要么发号牌,要么理发师按黑板上顾客写的序号叫号。由于老济南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男人都要赶在春节前剃头理发。

蒸馍馍炸年货炖咸菜打酥锅

年二十七八是全家人最忙活最劳累的时间,其中蒸馍馍最费时也最累。家家户户除了蒸大圆馍馍外,还要蒸上一些枣卷子、花卷、豆包、黄面糕、大包子。那时这些东西每家都要蒸上大半缸,生怕过年不够吃。

炸年货同蒸馍馍一样也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济南人炸的年货主要是藕盒。北园的白莲藕是炸藕盒的最佳原料,炸出的藕盒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济南人最喜爱。除了炸藕盒,还要炸绿豆丸子,炸麻叶,炸松肉,最后炸带鱼。炸完带鱼后,将切成小块的豆腐放到油锅里吸收一下腥味。炸后的豆腐叫豆腐泡,日后炖大白菜时放上几块,很出味的。过年前炖咸菜是老济南家庭不可或缺的。将五香疙瘩皮、水萝卜和炸藕盒时留出的藕头藕把儿切成小丁煸炒后,掺上事先泡好的花生米、黄豆及八角,花椒等大料一起炖,炖咸菜时散发的香味能漂出好远。是男女老少咸宜的美味。打酥锅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节日美食。酥锅的原料广泛,白菜、萝卜、海带、花生仁、鸡鸭鱼肉,大梁骨等均可入锅,荤素随意,丰俭由已,还可根据喜好调整放入的酱油糖醋盐的比例调出不同口味。

玩灯笼放鞭炮

过年让孩子们最开心的事除了吃就是玩灯笼和放鞭炮(济南人叫放炮仗)。过年的灯笼既是装饰品,又是孩子们手中的玩具。商店里卖的除了有孩子们玩的手举的鱼灯,可拖拉的兔子灯之类的玩具灯外,也有供家庭单位用的宫灯纱灯。市面上卖的灯笼一般市民家庭是买不起的,有的家长就自己动手给孩子扎制。扎制的灯笼用竹篾或夏天挡在门口的竹帘的竹条作骨架,糊上粉红色粉连纸或大红纸,插上蜡烛,可以挂在门口,也可以挑在手中。有的是五角星灯笼,有的是用六个正方形的框架糊成的象京剧舞台上铜锤锤头样子的灯笼,还有的是长圆柱体形的灯笼。其形状是五花八门的。一到晚上孩子们便手持点上蜡烛的灯笼到街上去,还专门找黑暗的地方看看谁的灯笼最亮最好看。有一次我爸爸扎的鲤鱼灯笼上部的黄粉连纸烧了一个洞,没法和人家比了,我伤感的哭了起来,爸爸一时找不到黄粉连纸,就贴上块白粉连纸。没有想到,烛光照在白纸上就呈现黄颜色,不但和另一侧的黄粉连纸毫无二致,而且还更加明亮照人,成了当时照明效果最好的灯笼。

鞭炮是过年的必需品,每家都要买上几挂到年五更放,用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嘣嘣穷气”。虽然那种一百头一掛的浏阳小红鞭炮才卖一毛七分钱,但是由于家里经济拮据,我们这些小孩子买来后也不舍得一次放完,往往是拆开后一个一个地放。印象中,那时老济南最大的炮仗市场是在泺口的柴火市街上,每逢腊月的四九泺口大集,那就是我们这些孩子最乐意去的地方,尽管大人一再叮咛不能到那里玩,但仍然悄悄地前去。因为炮仗市上卖鞭炮的为了吸引人,多卖,会不断地把正挂的鞭炮点着燃放,我们这些孩子不但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燃放鞭炮的响声看热闹,还可以捡回一些没响的瞎火的炮仗,拿回家来掰开,将里面的火药什么的倒在一起点着放呲花。有一回,我捡了一些没有响的“二踢脚”,撕开厚厚的结实的包装纸,将火药取出来点燃时,没有想到那些火药劲头很大,我躲闪不及,上衣被烧了一个大洞。幸亏没有烧着手脸。母亲知道了,狠狠地说了我一顿。

贴对联贴福字过大年

年根底下,贴对联贴福字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对联一般找那些有文化的人写,馆驿街也有摆着方桌专写对联的摊子。除了大门口,屋门口也要贴对联。过去老济南的平房屋门是那种带门栓(济南人叫门插关儿)的木制门,不光门框上帖,屋门上部也要贴象门神大小的长方形对联。福字一般贴在大门内迎门的影壁上的。记得小时木箱上、面缸上贴有小一些的福字,并未记得有倒着贴的福字。

大年三十的晚上,街上的鞭炮此起彼伏,响声不断。兴高采烈地燃放了一挂鞭炮后,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母亲和姐姐将前几天炸好的藕盒、炸鱼、炸松肉及酥好酥锅全端上来几乎都是平时难以见到,难以吃到的东西,这天晚上可以让孩子们放开肚子吃个够。当然,最大的一大盆菜则是白菜炖肥肉,里面还有炸丸子、粉皮、冻豆腐等,一人一碗放开吃。

包水饺

年夜饭过后孩子们大都跑到街上放鞭炮去了,家里的大人则开始包水饺(济南人叫包包子)。水饺有素馅、肉馅两种。素馅一般就是胡萝卜粉条剁上点炸豆腐或者油脂揦子(肥猪肉炼了油后的渣子)。肉的也就是白菜猪肉。一盖垫水饺包完后要用黄表纸盖好,然后压上三支香,老人讲这样就不会被老鼠拉走。初一早上这顿饺子必须吃素的。老人说吃素饺子可以让这一年素净。

老济南的“年味”存留在那些独有的特征中,存留在扫屋辞灶等的风俗中,存留在炸年货打酥锅的诱人香味中,存留在炸响的鞭炮中。更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不但不会淡化,泯灭,反而会更加真切,更加让人迷恋,追忆。让人感慨不已……

作者简介:陶玉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济南人。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一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作品收入到文学作品集中。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大梁骨经常有响声是怎么回事(大梁骨响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