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镐打热了才有劲是怎么回事(电镐热了以后没有劲是咋回事)电镐打热了才有劲是怎么回事(电镐热了以后没有劲是咋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电镐打热了才有劲是怎么回事(电镐热了以后没有劲是咋回事)

电镐打热了才有劲是怎么回事(电镐热了以后没有劲是咋回事)

“密织的网,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让我无法站立,电锤的突突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不能留在这里。我的计划里,本来没有你,你却任性调皮,不老实待在那里,我只能翻过高山、攀上峭壁,想方设法粉碎你对铁路安全的危及……”,回到工区,徐立国忍不住把今天扫山施工的经历改编成了一段“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11月25日上午10点,即使太阳高照,承德市滦平县的气温还是停留在零下9℃,丝毫没有回升的余地,紧随今冬第二场雪之后,三四级的北风时而刮刮、时而停停,街头的行人步履匆匆,站台的旅客揣着袖口、插着衣兜、扎着围巾、捂着棉帽,已然全副武装。

此时,在京通线滦平站通方的一角,十余名身着黄色马甲的铁路工人正在等待着施工开始的命令。他们的脚下整齐排列着四根登山绳、五个安全帽、三根撬棍、两把电镐、一台发电机,还有零零散散的铁锹、大筐等工具。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包裹在护网里的那块大石头粉碎掉,然后把护网解开,把它们放下来,不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顺着隆化桥梁车间主任刘彦军手指的方向,在一处半山腰的防护网内,一块1.5米见方的大石头孤零零的躺在那里,网孔上的碎石屑留下了它曾奋力挣脱的印记,几百平米的整张护网平铺在山坡上,唯独在石头跌落的地方鼓起一个“脓包”像极了“蛇吃麻雀”的样子,山脚下便是线路、线路边便是旅客上下车的站台,看了,让人不由生出几分担心。

据刘彦军介绍,隆化桥梁车间管内有京通、承隆、唐包联3条线路,总计201.381km,全部为山区线路,线路两侧危岩、落石、不稳定山体等地质灾害处所大量存在,历年防洪工作都是这个段的重中之重,也是北京局集团公司汛期安全的重点。

“可能发生崩塌、落石,并对既有铁路设备、设施、行车安全构成威胁的岩体、石块都在危石系列”,隆化桥梁车间主任刘彦军说,“我们桥梁车间除了正常的大修、维修任务外,就是把这些‘拦路虎’清理掉”。

“ 现场负责人刘主任,天窗命令已下达,自接令时起,准许滦平站至窑上站间进行90分钟不影响施工的维修作业,封锁时间10点46分至12点16分,封锁范围:滦平站至窑上站间,封锁命令号,18218,调度员…… ”10点46分,随着1190次旅客列车开出滦平站,对讲机里传来驻站防护员传达调度命令的声音。

随着施工命令的下达,徐东升带领两名队友带上工具袋、扛上撬棍、背上登山绳,沿着刚刚用刀劈、斧砍出的一条通道,踩着积雪,顺着山脊开始攀爬。

“我们这个是不是更像室内那个挑战项目攀岩呀”,仰头七八米的距离便是作业地点,距离山脚三米的位置便是钢丝织成的一个一个网格,紧紧的覆盖在山体上,手拽荆条、脚踩石缝、七拐八绕的三人很快到达护网位置,一脚踩上护网就跟上了蹦蹦床一样,身体一颤一颤的,一只手抓住网眼上的钢丝绳,稳定一下,一只手攥紧撬棍,再继续前进,“这要一失手把撬棍掉进网眼里,就得把护网解开才能捡出来”,徐立国说,“这么冷的天,爬一趟不容易”。

“刘主任,我们已经到达危石地点,请求作业”,10点50分,对讲机里传出徐东升的作业请求,“线路防护完毕,坡脚人员已经撤离到安全地带,可以作业,注意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

“扫除山体危石作业,事先要用木枕对铁路线路进行防护,以免石头滚落的时候砸伤钢轨,影响行车”,在三名扫山工爬山的间隙,滦平桥梁工区工长谢广臣带领职工用单轨车将10根木枕运到山脚下,顺着铁路线路方向,两根两根对面排列着将钢轨防护起来。

“突、突、突……”,随着发电机的一阵一阵的轰响,冯玉祥手握电镐开始碎石作业,徐东升、徐立国两人一左一右,开始用撬棍寻找石头的裂隙“围攻”这块直径1.5米左右的石块,随着一次用力,两个人的身体向前倾一下,从下面看已经“呲牙咧嘴”的石块只是轻微的掉了点“土面儿”。

“垂直作业,作业面狭窄,石头藏在护网里,有劲使不上”,时间在一分一秒的快速流逝,不知不觉间,几个人已经变换了几十次位置,打钻的胳膊酸了,换成撬棍撬,一个方向的石头有裂隙了,再换个方向钻眼。

“刘主任、距离天窗结束时间还有50分钟”,11点26分,对讲机里传来驻站员的提示,然而这块“顽石”却始终牢牢的钉在那里,三个人顾不上冷风顺着腰椎钻进棉袄,顾不上严寒把耳朵搜的生疼,胳膊累的时候索性蹲下身解护网的绳索,歇得差不多了,直起腰再钻、再撬。

“刘主任、距离天窗结束时间还有30分钟”,11点46分,对讲机里再传来驻站员的提示,三名工人更加着急、更加卖力,一块一块的碎石开始剥离原体,裂隙也越来越大,“你们三个人都站到两边,把护网解开,就差不多了”,车间主任刘彦军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石头,下达解除护网的指令,随着最后一层护网被掀开,随着一阵飞扬的灰尘,这块石头终于脱离依附的峭壁,顺着山体轰隆隆地滚了下去,七零八落的散落到山脚。

“还行,没白干”,看到山底堆积的风化石,看到崖顶的危石不见了,山上的人、山下的人都会心、放心的笑了。

“我们这一年除了刮大风下大雨休息,其余的时间都干这活,看我们的脚力,没得说,这一年就登山鞋每个人就得穿坏四五双。闭着眼睛都能想出每个山头的模样,这么多年挖山撬石头,感觉自己跟愚公似的”。已经从事扫山工作近30年的冯玉祥打开话匣子,扫山路程都是故事。

这群别人眼里的“山猴子”,从每年年初到年底逐米进行山体排查,逐处进行标记和排除危岩销号,足迹遍布每一座山头,每一处危岩山体,行程1000多公里,与晨曦争时间,与黄昏抢进度。

他们心中想的就是一个词“安全”,他们实际做的就是一个字“石”,危石见他们低头,荆棘遇他们让路,他们用辛苦的汗水,用艰辛的步伐,用坚韧的精神,构筑了铁路行车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燕都融媒体记者呼延世聪 通讯员付宝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电镐打热了才有劲是怎么回事(电镐热了以后没有劲是咋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