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梦身体没有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经常做梦,全身没劲)不做梦身体没有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经常做梦,全身没劲)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不做梦身体没有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经常做梦,全身没劲)

不做梦身体没有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经常做梦,全身没劲)

顾建文教授,解放军306医院,脑科医院

神经衰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症状呢?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神经系统基本结构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衰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的症状呢?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大脑、间脑、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延脑)和小脑。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分左右俩个半球。大脑两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色层叫做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是由很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及其互相联系的神经纤维所组成,是一切复杂思考的物质基础,是整个机体的“最高司令部”,皮质下面的白色部分叫白质,是由许多上下联系的神经纤维所组成,中间也有聚集成团的神经细胞体,叫做“神经核”。它们和下面的间脑、脑干等统称为皮质下中枢,也是很复杂的神经结构,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全部感觉和内外活动,受大脑皮质的领导和调节,同时也为大脑皮质提供信息和兴奋,如脑干的网状结构,它能监测上下行的信息,促进或抑制这些信号流,控制着人的觉醒和睡眠,并参与高级心理过程。脑干和脊髓都有很多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所发出的互相联系的纤维。它们的一部分纤维伸出颅骨孔和椎骨孔,组成周围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处,直接接受全身各处的感觉和指挥全身各处的活动。周围神经由神经纤维所组成。它们一股一股地从颅腔或脊椎骨的孔里穿出来,又组成一根一根的神经分布到全身备个角落去。每一根神经几乎都包括有两种纤维,一种是传入纤维,把外周的触觉、痛觉、温度觉、位置觉、饥饿觉等向中枢传导。另一种是传出纤维,把中枢的“命令”传导到效应器官去,如使肌肉运动、使腺体分泌等等。

神经系统就其功能来说,可分做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两部分,躯体神经主要管理躯体四肢的感觉和运动,这些活动火都是随意的。植物神经主要调节内脏的活动,如呼吸、心脏跳动、肠胃蠕动、血管舒缩等,这些活动是非随意控制的。当然,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都是在大脑皮质的统一管辖和调节之下的。

兴奋和抑制及其传导和相互诱导

神经细胞的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兴奋是阳性反应,它可以使神经发生和传递冲动,使肌肉运动、使腺体分泌;抑制是阴性反应,是一种控制的力量,能阻止或减缓兴奋过程。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冲动,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另外的细胞传导,并向邻近的细胞扩散。如脚底踩到一个硬物,兴奋了脚底的感觉神经末梢,能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脑子就知道了。又例如坐火车时单调的振动和连续的隆隆声能使大脑皮质有关区域产生抑制,以后抑制可逐渐扩散到整个脑子,使人睡意朦胧,打起盹来。

兴奋和抑制有相互诱导的关系,当一部分神经细胞兴奋时,可使另外无关的神经细胞抑制,而且这部分兴奋越强,那部分抑制会越深。反之,这部分神经细胞抑制的时侯,也可诱.导使其他部分兴奋加强。兴奋和抑制又不断地互相变换,现在兴奋的细胞过一会儿变抑制,而现在抑制的细胞过一会变兴奋。这样,兴奋和抑制的传导和扩散,以及互相变换、互相诱导,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动态,使大脑能精确而协调地工作,保证人的正常生活与思考。例如我们专心读书时,与书中知识记忆有关的神经细胞都兴奋起来,互相配合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同时,与书中知识无关的其他部分神经细胞则因诱导而抑制了。如对窗外的声音听不到了,轻微的疼痛也不觉得了,肚子也不饿了等。

神经细胞在兴奋时消耗能量较多,能量消耗多了,就要产'生疲劳而转入抑制。抑制就是相对的不活动状态,能使神经细胞得到休息,积蓄能量,调整内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强的兴奋能使兴奋过后的抑制加深;深度的抑制能使抑制过后的兴奋加强。

抑制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的地抑制,是先天来就会的;另一种是主动地抑制,是靠后天的训练而成的。

被动的抑制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外抑制,另一种叫超限抑制。

外抑制就是外来的较大的兴奋可以抑制脑子原来的兴奋区域。例如一个人在看书时,如果外面发生了很大的嘈杂声音,那么,这个人就会看不进书而很自然地去听声音,这就是原来看书的区城产生了外抑制。身体的许多小痛苦常常是“日轻夜重”的,如疮疖痛、伤口痛往往白天不觉得什么,到夜深人静时隐隐作痛了,这是因为白天有很多干扰(如工作、会客等)这些兴奋灶比小病痛的兴奋灶强烈,它们抑制了小病痛的兴奋灶。到了晚上,外界的刺激小了,小痛苦的兴奋灶相对地占了优势,于是兴奋就增强起来,使人感觉到了。

什么是超限抑制呢? 在一般情况下,刺激增强反应也会增强。但是大脑皮质按受刺激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刺激过分强烈,超过了神经细胞所能接受的限度;或者刺激虽不甚强烈,但作用的时间过分长,也会超过神经细胞所能忍受的限度。神经细胞接受刺激超过了它所能忍受的限度时,不但不产生应有的兴奋反应,反而转为抑制反应了。例如一个人突然听到意外的很坏的消息时会变得“发呆”,对周围任何事物都看不见、听不到了;或者甚至全身发软,昏倒过去了。这就是刺激过强会产生超限抑制的典型。再譬如,一个人做了一整夜的功课,到早晨还想再做几个习题,但脑子却不听使唤,无论如何想不下去了,这也是超限抑制。

主动的抑制也叫内抑制。是大脑皮质细胞主动地变为抑制状态,是要经过后天训练才能学会的。如人看见好吃的东西,本来很想吃,唾液分泌会自动增加,但如果知道这是属于别人的东西,自己不能去吃的,就不会想吃,也不会分泌唾液了。这就是内抑制抑制了条件反射的食物反应了。又如人碰到了一 件生气的事情,本来要大发脾气,但考虑到对团结、对工作不利等原因,而忍住了气愤,不发脾气了,这也是内抑制。人的涵养、忍耐心和克制自己的能力,都是后天训练起来的内抑制的作用。文明和礼貌都需要内抑制来维持,人类越文明、越有修养就是内抑制越发达。粗暴和野蛮是内抑制欠缺的表现。一些朋友说时常会无法克制因“忍无可忍”而大发脾气,这也是内抑制不够完善的表现。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什么是反射?反射是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反应的活动。一方面是刺激,另一方面是反应。中间是神经的联系活动。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躯体活动和心理活动)都是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都是反射活动,都符合:“刺激——神经联系——反应”这个反射过程的公式的。

刺激有从外部环境来的,就是由感觉器官,如眼、耳等所感受的光线和声音等;有从身体内部来的,例如饥饿了、渴了、想小便了等等,称做本体刺激。刺激首先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上,产生神经冲动,然后沿着一定的末梢神经传入中枢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的联系作用,又产生新的冲动,再传到能起反应的器官,产生反应。例如我们把食物放在嘴里,食物刺激了味觉器官,由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经过中枢神经的互相联系之后引起唾液分泌,这就是一个反射。

反射有两种,一种是“非条件反射”一种是“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我们生下来就有的、是先天的、用不着特殊训练就有的反射。上面所说的把食物放在嘴里就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就是非条件反射。此外,如手碰到火灼时会立刻缩回,有物触着鼻孔就要打喷嚏,灰尘飞入眼睛就会流眼泪等,都是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必须经讨多次学习训练才形成的反射。例如我们把食物喂狗,喂了好多次之后,用不着等食物进入狗嘴里才分泌唾液,只要狗一看到这食物,就有睡液的分泌了。这是因为狗每次吃食物的时候,一方面是食物对于昧觉器官的刺激,直接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分泌,另一方面是食物的样子对视觉器官也有刺激作用。这两种刺激——味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在大脑皮质里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暂时的联系,使视觉刺激也熊引起唾液的分泌了。这样,食物的样子就成了食物的信号,狗每次吃食物时,食物还没有到嘴里,就先看到食物的信号——食物的样子,结果这种信号就产生了作用,引起唾液的分泌。这种由信号引起的反射,就叫做条件反射。

此外,任何同食物或唾液分泌毫无关系的刺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成为食物的信号,引起唾液分泌。例如把狗关在较黑的环境里,每次喂食之前都先开亮电灯再喂食,这样多次之后,狗只要看到电灯亮了,不管食物有没有送到,都会分泌唾液。因为“亮电灯”已成为食物的信号了。接受电灯光感觉的相应的大脑皮质区域已经和管理分泌唾液的区域产生了“暂时性的联系”了。

梅子是很酸的,吃到嘴里会引起非条件反射而分泌大量唾液。曾经吃过梅子的人看到梅子就会引起条件反射而分泌唾液。所谓“望梅止渴”,就是因为他脑子里的看见梅子样子的区域和管理分泌唾液的区域暂时联系起来了。一个从来没有吃过梅子和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梅子是酸的人,是决不会因看见了绿色的颗粒而分泌唾液的。因此,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在旧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即在原来联系的基础上还可不断建立新的联系。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多,人的经验就越丰富,行为就越复杂多样,大脑就越发达。随着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的日益丰富,条件反射可以发展到无穷无尽。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 二 信号系统

由客观现实的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神经反射,这客观现实事物就是“信号”,属“第一信号系统”。例如上述例子中的“狗的食物的样子”“梅子的样子”都属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都有的。但是,人在集体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可代替实物成为“信号的信号”而形成条件反射。它们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例如人不必真的看见食物或看见梅子才分泌唾液,人只要听见说“吃梅子”、“吃饭”、“吃红烧肉”等话就能分泌唾液,或看见街上点心店的招牌也能分泌唾液。当然,人的条件反射掺杂着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所驱使,而且第二信号又比第一信号可以更概括更抽象,所以人的条件反射比动物的条件反射复杂得多、丰富得多。它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由于第二信号系统可以成为信号的信号产生条件反射影响人的机体活动,因此,人患病时症状的轻重常受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而改变。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有时可以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们发病; 有时也可以作为“治病因子”,对健康有利。例如有位病人常患头痛,有人对他说:“可能是脑子里长瘤子,这是很严重的病”。 这位病人听了之后白天黑夜老是想着脑子里长着瘤子,感到非常恐惧,搞得终日坐立不安,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并且头痛更加厉害了,体重也很快地减轻下去,变得好象重病的样子。后来经过医院医生彻底检查,证明并没有脑瘤,那个医生肯定地对他说“你脑子里绝对没有长瘤子。”这样,这位病人就很快地好起来了。头也不痛了,饭也能吃了,很愉快地照常工作去了。

人体是个统一完整的机

人体是个统一而又完整的机体,所有的细胞、组织、器官、体液(即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内分泌液等等 )都是彼此紧密地联系着和相关着的。身体任何一部分的活动都与其他部分的活动相关联。神经系统联系着一切器官和组织。

人体的疾病,虽然往往在某一器官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应当把它看成全身性的病变,看做整体疾病的局部表现。例如,普通的伤风,要流鼻涕,鼻子阻塞不通气,似乎这病就是鼻子里的病,而实际上是全身性的病,它不过是在鼻子方面表现得最明显而已。所以我们治疗疾病,不能仅仅治疗某个病象表现得最明显的器官,而必须对整个病体进行治疗。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整体上去考虑,病是不易治好的。对神经衰弱自然也是这样,光治疗失眠、头痛是难于奏效的。

身体的任何部分患病都能影响大脑皮质的功能,并通过大脑皮质再影响到全身各处。同时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也能影响身体的任何器官的功能。

内外环境的统一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不断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同时也不断接受来自内脏各部分活动变化的刺激。这些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经过大脑皮质的综合分析后,将它们统一起来发出一定的兴奋,指令躯体作出相应的反应,调节内脏进行相适应的活动,求得内外环境的统一,以尽量保护身体健康。例如,环境变冷了,皮肤毛细血管就收缩而控制散热,环境变热了就出汗散热;遇到危险或紧张的时侯心跳加快而有力,见到美味食物肠胃蠕动活跃,唾液分泌增加;悲伤优虑时消化吸收机能减退等等。人体不但受理化的、生物的因素所影响,也受心理---社会因素所制约,心理-社会因素有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起很大的作用。外环境安适,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能安抚神经,使各种功能协调,处境恶劣,精神创伤刺激神经系统的同时也会扰乱全身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任何疾病都与精神因素和外环境有一定联系,其中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癔病、哮喘、青光眼等病表现特别明显。

神经衰弱是神经功能的暂时障碍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强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活动强度超出了其能耐受的限度时,就会引起“疲劳”而影响功能。神经系统也是这样,如果因为前面所述种种原因而使神经负担过度紧张,也会发生“疲劳”而致“弱”。神经衰弱是大脑神经功能的兴奋和抑制的失调,目前科学还没有发现它在神经解剖上有明显的器质性变化,因此属于“功能性”疾病一类。但是,神经衰弱并不是单纯的因过度紧张等原因而引起“衰弱”,而是和患者的性格和神经类型有极大的关系。同样的原因作用在某些人身上不会致病而作用在另一些性格不同的人身上却可以造成严重的神经衰弱。原因去除后,同样的休养条件,有些人很快痊愈有些人却多疑善感而反复迁延不愈。

这种病多发生在思想顾虑较多,神经类型以弱型或强而不均衡型为多。思想比较单纯的人少见,性格开朗、遇事豁达、乐观、沉着、意志坚强的人比较少见,这样的人即使罹患也容易治愈。

根据巴甫洛夫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理论,神经衰弱和症状出现的机理,可解释为如下的过程:

1..内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相对地亢进 因为内抑制是发育史上最“年轻”的功能,最年轻的功能总是比较脆弱的,所以最先受到影响而减弱。

内抑制有什么作用呢? 它能调节大脑皮质中兴奋活动的传播;能缓和神经细胞对刺激所起的反应的强度和速度;在兴奋之后,它能加快神经细胞的恢复和使能量积贮。内抑制减 弱之后首先出现相对的“兴奋亢进”的症状。就是兴奋活动病理地增强,神经过敏,小刺激引起大反应,而且兴奋之后还不容易转为抑制。病人表现为失眠、性情急躁、爱发脾气等,神经细胞的能量消耗就超过正常人。

2.兴奋过程也减弱 内抑制过程减弱后,如果没有及时正确处理和好转,可渐进入神经衰弱的第二阶段,就是兴奋活动也开始衰弱了。这时大脑皮质的反应性更高,非常容易反应也非常容易疲劳。外界有一点轻微的刺激就很容易引起兴奋,但兴奋很短暂,很快就疲劳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更明显,工作效率更降低.。

3.保护性抑制出现 在大脑皮质抑制过程衰退的情况下,神经细胞处于极容易兴奋的状态中,这样,神经细胞就很容易发生过度的损耗,为了避免过度损耗,大脑皮质可产生广泛的抑制状态;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过度的耗损。在出现保护性抑制后,大脑皮质的反应性就变得很低了,对身体内外来的刺激不是很快地引起反应了。这时病人显得全身乏力,非常疲倦,对外界的种种现象都不感觉兴趣,各种刺激对于他来说,都成为过度强烈的刺激。病人往往软绵绵地躺在床上,一点没有劲,懒于言语,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一切都使他疲倦厌烦。同时消化力也减退,可致食欲不振,脸色苍白,身体消瘦,好象有重病的样子。这是神经衰弱的病理过程的第三阶段。

但是上述三个阶段往往不是分得很清楚的,由于病人的性格和病因的不同,可能某一阶段特别长久,而其他阶段可以不出现,或只有一点痕迹。例如病人的性格本来就是急躁好争执,易生气的,可长久停留在第一阶段中;如病人的性格是抑郁、不爱活动、常向坏的方面想的,可以较快地发生第三阶段的症状。

对内外刺激的敏感

由于兴奋亢进,此时病人的感觉阈下降。什么是“感觉阈”呢?就是我们身体所能感觉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和外部,经常有不少刺激在发生着,通常这许多刺激并不是全部都可以由我们的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如果刺激的强度太低了,我们就感受不到,必须刺激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可被感受到。这种能使我们感受到的最低的刺激强度,叫做“感觉阈”如:空气中常有某些气味,我们普通人是嗅不出来的,所以不觉得它的存在,因为这气昧太弱了,而在狗却往往能嗅得到。如果气味比较浓了,我们也能嗅得出来。刚好能使我们嗅得到的气昧的强度,就是我们嗅得到的“感觉阈”。当气味没有达到这一定浓度时,狗已能嗅出来了。这表示狗的嗅觉的“感觉阈”比人类低。在人类中各人对某一刺激的感觉阈也不是相同的。即使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身体条件时,或不同的情况下感觉阈也不是一样的。神经衰弱病人因抑制减弱、兴奋亢进,感觉阈下降,、别人不到的刺激,他可以感觉到。如身体内部的胃肠蠕动、血管舒缩或肌肉稍有生化变化,正常人是感觉不到的,但这种病人可以感觉到。因此,常常觉得这边不舒服,那边在跳动,好象病痛很多,弄得心神不定。门诊时病人诉说头痛、头昏、头胀、耳鸣、腰酸、背痛、胸痛、胸闷、关节痛、肌肉痛、胃痛、胃胀、喉头阻塞感、肠内有股气在冲、“心跳得慌”等等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盛觉,如果经过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则都是这一类神经过敏所引起的。这类症状的特点是,没有器质性变化,病痛部位的分布不一定符合解剖部位,且其位置常不固定而经常变换。如今天在左边,明天在右边。最重要的特点是,对这个地方越注意,兴奋性就越提高,感觉阈就越下降,痛苦就越明显,而当其他强烈兴趣引开注意力的时候往往就会不觉痛苦。这种症状常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位朋友应引起注意。

情绪不稳定缺乏忍耐性

内抑制帮助我们能冷静地处理问题,遇事做到必要的忍耐和必要的等待,对各种刺激做出细致的分析和鉴别等。神经衰弱病人内抑制减弱时往往性情急躁,很不耐烦,缺乏忍耐心,遇事不能耐心等待,到医院看病时等侯就诊的时间稍长,或工作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都比别人显得急躁、不耐烦和受不了,容易和人争吵起来。常常为了小事情而非常懊恼、焦虑或大发脾气,不能克制自己。碰到感动人的事马上令热泪盈眶不能自制;碰到气恼的事情马上脸色涨红、全身震颤等等。

失眠和多梦

睡眠是人脑的休息,但不是绝对的休息,而是在进行着内部的重组、整顿和恢复。睡眠的实质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部的广泛的抑制,它由脑干中特定的中枢进行调节,与大脑神经递质的代谢和积贮有密切的关系。睡眠和人的意志有关,但又不受人的意志的绝对控制。

神经衰弱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内抑制机能减弱、兴奋亢进,不易引起广泛的抑制扩散,因此难以进入睡眠状态。或者虽已引起抑制过程的扩散,但扩散的范围不够广泛,所以睡眠不够深沉,容易惊醒,或者睡眠的时间太短,习惯早醒,醒来之后不容易再唾了。

失眠也常发生于正常的人,其原因如,生活中发生了什么特殊兴奋或懊恼的事情、有事牵挂,心中不安、忧虑、烦躁、恐惧或是睡前太兴奋了,在脑子里产生了过分强烈的兴奋灶,一时难以抑制下去(睡前看电影或玩游戏等)或是睡眠的环境不好,太冷、太热、太亮、吵闹,或是换了新的环境,打乱了生活规律,延误了睡眠时间而睡不着;或是身体上有什么病,如胃肠病、某处疼痛等,有些人在睡眠时肚子饿了也会失眠。有的人半夜因某种原因而醒来,醒后他想利用时间考虑一些事情,于是越考虑越兴奋就不想入睡了。生物的活动,都是有自然的节律的,人体的机能倾向于按一定的时间周期活动,这就是“生物钟”现象。你如果今天这个时候很清醒,明天这个时候也会醒来。日子一久,就会成为习惯,要改变习惯就不那么容易了。以上所说的都是属于生理性的,并.不是病理现象,只要找出原因,注意改进,就能好转,并不能算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去除上述种种原因之后仍是顽固不能入睡,长期失眠后白天精神萎靡,头痛脑胀,觉得很痛苦,到了晚上躺下去时忧虑紧张,急于想入睡,反而增加了精神负担,更难于入睡了。于是,因失眠而焦虑、因焦虑而更失眠,互为因果,反复影响,病情似乎越来越重了。这就是神经衰弱的失眠症状了。

很多人问,一夜睡几小时才算是正常的睡眠呢?这是没有一定的。一般说来,成人须睡7~8小时,婴儿须睡16~18小时而三岁的儿童须睡12小时。但成人如睡不到7~8小时不一定就是失眠,因各人生理情况不同,所需睡眠时间差异甚大。有人睡7~8小时还不够,有人睡5~6小时就足够了。只要睡醒后能精力充沛,少睡几小时也无所谓。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日夜操劳,睡眠时间都很少的,有的睡4~5小时就足够了。大发明家爱迪生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等都睡得很少。

多梦是怎么回事呢?梦是当大脑皮质极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时,皮质下中枢和皮质中孤立的兴奋点的粗糙的兴奋活动,它们是以前生活经验中留下的痕迹的再现,由于失去了大脑皮质正常的分析和纠正,可以活泼多变,荒诞离奇,但往往仍和本人的思想愿望有所联系,所以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的说法。梦的内容和睡眠时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也有关系。睡着时由体内或体外来的刺激传到中枢神经往往被错误地感受着,与实际情况不相附合而幻成了梦境。例如当睡着时脚伸在被窝外而感觉冷时,就会梦见自己赤着双脚在雪地里走路,膀胱胀满时可梦见在街上到处找厕所而找不到;闹钟响了,可梦见许多碗碟掉在地上的情景。身体的病痛也可在睡眠中反应出来。

很多病人诉述他们整夜都在做梦,这是不确实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发现睡眠分两个时期,正相睡眠期(也叫轻度睡眠期或慢波睡眠期)和异相睡眠期(也叫反常睡眠期或快波睡眠期)。人睡觉时这两种时期在互相轮换,每个周期约90一120分钟,在八小时睡眠中共有5~6个周期。正相睡眠期是不会做梦的,只有在异相睡眠期才会有梦境。因此,整个晚上最多只能做5~6次短时间的梦,总的做梦时间只能有1~2小时,决不会整夜做梦的。如果此人在异相睡眠时(即有梦境时)被惊醒,他就能清晰地回忆自己的梦境。如果做梦后不在当时被惊醒,随着睡眠周期的转换,逐渐进入正相睡眠,而梦境就不能再被记忆了。因此,人如果经常被恶梦、或身体不适或皮质特殊警戒点(如牵记着一件事情)所惊醒,他就会多次有梦的记忆,就会觉得梦特别多。如果此人整夜睡眠很好,睡眠周期自然变换,而清晨也是从正相睡眠中醒来的,自然就觉得没有什么梦了。

做梦是件极普通的事,不论健康人、生病人,不论大人,小孩都会做梦,只是有的人不去注意它,醒来就忘掉了,而有的人很注意它,醒来后有意识地进行回忆,于是梦境就更清醒了。这些都是生理现象,用不着担心,如果身体或精神上有什么病痛,这些病痛可经常对大脑皮质有不良刺激,或者心里经常在忧虑某个事情,忧郁的情绪经常萦回在脑际,很容易幻成恶梦、慌梦而致半夜惊醒。

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

由于兴奋亢进和消耗过度,很多活动不能持久,容易疲劳。特别在脑力劳动时表现得更明显。复习功课时思想很容易开小差。这是因为,第一,病人消耗亢进,易于疲劳,学习和工作在皮质的兴奋性不够强烈;因为兴奋力量不够强,在皮质引起的负诱导也就不深,外界来的轻微刺激就可在大脑皮质引起新的兴奋灶,同原来的兴奋灶相竞争,使之不能专心学习。其次,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障碍常常具有明显的内容选择性,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围绕在自己的病情和几件特别引起自己烦恼的事情上,因此造成对工作和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注意力不集中而继发性地使记忆力减退,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显著降低。但是病人对于他的病的不利解释都能记得很清楚,甚至有时达到强迫思考,不易摆脱的地步。这是因为他经常考虑自己的病,疾病在他脑子的相应皮质区已经成为兴奋灶,负诱导抑制了对其他事物的注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性神经是管理身体内脏、血管、腺体等运动的,如心眺、呼吸、胃肠蠕动、血管收缩或舒张、排泄大小便、出汗、性机能等筹。它们都是受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的领导的,在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却平衡的时候,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也会紊乱。在病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症状,症状可多种多样,性质可千变万化,有兴奋增强症状,有抑制症状。如血管舒缩机能失调时,可产生头痛、肢体痛、脸色一时发红一时发白等;胃肠消化运动失常,可致消化不良、胃痛、胃胀、便秘、腹泻等等;很多病人轻度运动后,或感情稍有激动时,就发生心跳过速、气喘胸闷;有的病人常有脸色改变、自觉热气上冲、出汗、口干、手足发冷等症状;另有些病人有皮肤划痕症(在皮肤上划一下就显出一条红色隆起的线路);还有许多病人有性机能障碍,如遗精、阳萎、早泄、月经失调等。这些症状往往使病人很苦恼,误以为有了严重的器质性疾痛,实际上不过是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已。

神经衰弱的病理恶性循环

上述因兴奋亢进和消耗亢进或植物性神经失调所产生的例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性机能改变、心跳等种种症状扰乱病人的生活,并使病人深感不安,认为自己患了难治的严重疾病,因而焦虑、恐惧、紧张、甚至产生悲观消极情绪,痛苦万分。这样加重了神经系统的负担,会使神经更加“衰弱”,而使症状更加增加和严重起来。神经衰弱病人对于身体的症状,如头怎么痛、心怎么跳、胃怎么不适等非常注意,经常在脑子里想它,在仔细地体味它,于是使相应区域更加兴奋,感觉阈更加下降,症状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这些,就是神经衰弱的“病理恶性循环”很多病人原来起病时的原因早就不存在了,就是由于这个循环,把神经衰弱发展起来和维持下去的,致使虽然用尽良药也顽固不能治愈。如有的人开始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偶然失眠一、二夜,但此人异常紧张,误以为患了病,每晚睡下去前都非常害怕,怕“今夜是否又要失眠”硬缩着身子,闭上眼睛,等待人睡,焦急地听着时钟声“的搭、的搭”地走过去。越是焦急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焦急。这样几天睡不好,当然头痛、头晕、心跳、消化不良等症状陆续出来了,病人当然更担忧。于是渐渐地成为一个典型的经衰弱的病人而且越来越严重了。不打断这个循环是不能挺病治好的。

易感的个性+心理社会因素-------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等症状出现,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恐惧、紧张、焦虑不安........------易感的个性+心理社会因素

神经衰弱会发展成重精神病

神经衰弱虽然被称做轻精神病,但它和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不是同一种病,一种疾病是不会转受成另一种性质不同的疾病的。例如患了疟疾,疟疾就是疟疾,它不会转变成肺炎。每一种病各有其独特的病原和发病机制,不会互相转变。当然,患了某种病以后,产生合并症是可能的,一个人同时患两种病或三种病的也有。但患了神经衰弱之后是不是比较容易再得重精神病呢?并非如此,神经衰弱和重精神病在病原和发病机制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神经衰弱本身也不是某种重精神病的原因,所以神经衰弱病人并不比一般人容易得重精神病。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不做梦身体没有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经常做梦,全身没劲)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