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边缘的颜色变淡是什么原因(瞳孔边缘颜色变浅)瞳孔边缘的颜色变淡是什么原因(瞳孔边缘颜色变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瞳孔边缘的颜色变淡是什么原因(瞳孔边缘颜色变浅)

瞳孔边缘的颜色变淡是什么原因(瞳孔边缘颜色变浅)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是这个窗口会随着人的老化出现各种问题,这种变化往往是从中间以后就开始的,刚开始看会东西就会觉得眼睛酸疼,或者看不清楚得那远一点,然后随着时间变化开始用老花镜帮助看东西,甚至还有一些视力问题可能会威胁到整体的视力,导致失明。


其实,老年常见的视力问题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部退化。初期白内障可能会改变眼睛的屈光度数,但只要配戴合适的眼镜来改善视力,同时多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一些抗氧化剂,出门配戴太阳眼镜减少紫外线曝晒,均衡饮食、避免抽烟来减缓白内障的进行。那么今天,我们就老年人常见的几种眼部疾病来谈谈眼睛的保健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谈干眼症。

一、干眼症

干眼症,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来,这跟眼睛干燥有关系,它的症状有很多,比如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有明显的异物感、敏感怕光、易疲劳、有肿胀感、眼睛红等,有时候还会有头疼的情况;有时眼睛太干、眼睛会受刺激分泌大量的泪液,从而流泪不止;比较严重的情况是,眼睛会有明显的变化,出现红肿充血的情况,甚至角质化,出现角膜损伤,最终溃疡、感染,形成瘢痕,会影响到患者的视力。

对于干眼症的预防一般来说,首先要保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不熬夜,不长时间看数码产品,均衡饮食,另外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A,每天大约1.5mg,维生素C大约500-1000mg,以及DHA大约10mg左右,此外还可以补充叶黄素,当然也可以通过进食深色的蔬菜和水果来补充,这样能养护视力,并且保护泪腺的分泌功能。平时多让眼睛休息,尤其注意过于专注事物时容易导致眨眼次数减少,这样也会让眼睛处于较为干燥的情况,睡觉前可以用眼罩或者毛巾进行热敷,这样可以缓解疲劳。


隐形眼镜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摘下来,而且白天不能戴太久;另外有问题要请教专科医生,尽量不要自己购买眼药水使用,尤其是带有各种功能的眼药水,因为轻度的干眼症用普通的人工眼泪就可以缓解。中度的干眼症则可能除了人工眼泪外,还要戴挡风眼镜,在秋冬季节还要增加室内的湿度,减少眼泪的蒸发速度,这些都能避免眼睛过于干燥而导致的伤害。

由于干眼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部位的感染、营养素的缺乏、过敏、免疫因素等等,所以想要更好的治疗,必须找到准确的原因,这样才能治本,当然对于自体免疫导致的干眼症,则主要靠缓解症状为主了。

二、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有可能致盲的眼部疾病,原因是原来透明的晶状体出现了混浊,结果光线无法透射,就出现了视觉的模糊,这种情况一般用眼镜是无法矫正的,因此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白内障分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两种,不过后天性的也有不同的类型,老年人的白内障多是后天性的,一般分为6种类型:

1、先天性白内障:主要是遗传,或者突发的变异,也有可能是胚胎时出现的异常导致的,也有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出现感染,这样的情况下婴儿出生瞳孔就会有白色或者灰色的混浊,有可能导致视力发育异常。

2、老年性白内障:这个是人自然老化出现一种现象,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退化,50岁以后人体眼睛的晶状体也会慢慢出现硬化,进而混浊,渐渐形成白内障的问题。

3、外伤性白内障:这一般跟眼睛受到外伤有关,比如被刺伤,或者擦伤,或者可能出现碰撞,外面的异物穿透眼睛后伤害到了晶状体导致的。

4、并发性白内障:可能是因为青光眼、视网膜色素病变等引起的白内障。

5、代谢性白内障:这跟人体本身的代谢性疾病有关,比如糖尿病等,会导致白内障。

6、药物性白内障:这是长期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导致的白内障。


白内障一般属于眼睛的自然老化现象,因此避免眼睛老化就能延缓白内障过早出现,甚至降低白内障发生的可能。一般来说需要避免眼睛日晒,戒烟,多摄蔬果,如果需要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A、B、C、E和叶黄素,都能产生良好的眼睛保健效果

当白内障严重程度到视力0.5以下,戴眼镜也没有效果的时候,可以评估患者手术的适应症,考虑接受手术,当然如果白内障已经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了,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也是可以手术的。

三、玻璃体混浊

老年玻璃体变性混浊,常见于高度近视、虹膜、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影响玻璃体,外伤使玻璃体混浊,以及寄生虫、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影响。

玻璃体混浊早期症状就是玻璃体不透明了,出现黑色的阴影浮动,被称为飞蚊症,随着病情加重,飞蚊症状加剧,出现视力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有黑点、复视等等,晚期症状则为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只能分辨出手指或只能看到光感。一般来说随年纪增加玻璃体会液化,属于老化性视力退化阶段。

玻璃体混浊往往容易和白内障混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具体的区别情况,可以看下表:

日常预防以多摄取富含抗氧化维生素的蔬果、多补充叶黄素和维生素C,戴太阳眼镜减少紫外线曝晒,均衡饮食和补充胶质可延缓飞蚊症和玻璃体老化的速度。

一般来讲玻璃体混浊不用特别对待,但如果玻璃体混浊有可能伤到视网膜或者对视力影响严重时,可以进行玻璃体的切割手术来进行治疗。

四、黄斑部病变

黄斑部是出于人的眼睛视网膜正中央,是人眼视觉最敏感的地方,跟人眼看到的影像中的形状、颜色、亮度有关。人体随着年龄会老化,而黄斑部也会随年龄增长开始退化,出现视野缺损,主要以中央视力模糊为主,可能会出现急性视力减退或者渐近性视力减退。

黄斑部病变的患者自我感觉主要是看物体的时候,影像出现了扭曲,视力模糊、颜色开始变浅或者出现了暗部,也可能出现后天的色盲,尤其是人们在近距离看东西时会出现异常,甚至无法阅读;急性视力减退多出现单眼的视力突然大幅度下降,看东西也会感觉变形;双眼黄斑部一起发生病变,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两者的区分主要以黄斑部是否产生脉络膜血管新生,而湿性就意味着黄斑部因为新生血管产生了水肿、出血,而这种尤其对视力影响很大。


黄斑部病变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头号视力杀手。其好发于近视超过600度的人群,超过50岁以上的中老人,黄斑部病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吸烟者、代谢性疾病患者也容易患病,此外,在接触强光和经常接触紫外线的人也容易患病。

老年人预防黄斑部病变,应多摄取叶黄素、β胡萝卜素、深绿色蔬菜、鱼类、戒烟、维生素C和E。每天摄入6mg的叶黄素或玉米黄素可降低眼黄斑部退化的风险43%。补充抗氧化的物质,如维生素A、 C、E,及微量矿物质如硒、锌、锰、铜,能够帮助视网膜斑细胞对抗自由基的伤害。其中富含叶黄素食物有菠菜、地瓜叶、南瓜、柳丁、番茄、油菜等;富含β胡萝卜素食物有胡萝卜、木瓜、地瓜、芒果、韭菜、茼蒿。

户外活动应该注意防晒,建议配戴太阳眼镜或帽子,保护眼睛;平时不抽烟、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五、视网膜病变

老年人的视网膜病变大多和糖尿病或者高血糖有关,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引起眼部视网膜血管病变,称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统计在患糖尿病病15-20年之后,所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产生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出现的相对较晚,而且病情也较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0-65岁人口中失明的最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似乎跟糖尿病画上等号,长期血糖上升会引起眼部视网膜微血管病变,除血糖之外,人种、基因、血压、血脂、尿蛋白都是危险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分增生性、非增生性:

1、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属于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上形成小血管瘤,可有液体渗出,也可能是视网膜点状出血,水肿等。这个在眼底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小的出血点,以及一些脂肪性渗出物。


2、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同样也是糖尿病引发的,导致视网膜上有新生血管形成,这些新生的血管生长到玻璃体中,会造成玻璃体出血,最终导致视网膜剥离。这类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比如玻璃体出血、黄斑部水肿、视网膜剥离、血管新生性青光眼等等,所以血糖控制不佳,是失明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多自视网膜周围开始,所以初期中央视力大多不受影响,故病人往往没有发觉,然而此时却是治疗的黄金期,可以通过治疗抑制出血,避免新生血管继续恶化生长。

如果初期病变时未适当控制,会持续恶化至中央视网膜区域,此时视力会大大受损,因为长出的新生血管以及纤维组织,会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者会产生玻璃体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剥离,此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治疗后或许可保留一些视力,但是却大不如前;至于糖尿病引起之黄斑部水肿,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玻璃体内注射抑制新生血管因子药物疗法。

根据统计1型糖尿病患病5年左右,有10%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所以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至少在患病五年内,要做第一次的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诊断确定的时候,有20%的病人已患有视网膜病变(因为2型糖尿病不易发现,确诊时可能已经发病多年),所以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就应该做眼科检查。


除了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会造成视网膜剥离,据统计,七成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三到四成是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初期常无症状,或单眼受影响容易忽略,糖尿病或高度近视者应每年(或半年)检查一次,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瞳孔边缘的颜色变淡是什么原因(瞳孔边缘颜色变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