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经常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间歇性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经常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间歇性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经常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间歇性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经常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胡思乱想其实是思考的「副反应」,这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注重思维的「分析者」。只是缺乏一定的引导,导致思考的方向间歇性“偏离航线”而已。

换句话说,胡思乱想的人有更大的思维潜力。

当我们开始认定胡思乱想是一件坏事,大概率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失衡了,我们会开始想“如果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于正确的思考或者工作,我就能……”

好了,别说了,你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我觉得题主的这个问法其实已经体现出「分析者」的思考力了,题主没有问“怎么样才能不胡思乱想”,而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

事实上,前者是无解的,因为「抑制」其实是个伪命题。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因为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我改掉它”的。

以减肥为例,我们潜意识里其实更认同“脂肪转化成肌肉”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去各种美容医院打针做手术。

同样的道理,对于想法和思维,我们只能「引导」,最终「替换」,而非简单粗暴地「抑制」。

我们是可以引导自己用正确的思考替换胡思乱想的。

下面是我亲测有效的一些方法,为了节约大脑空间,我把它梳理成三步:

STEP1 三选一快速破局

Solution1 识别胡思乱想

在开始或者准备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精准地识别出当下大脑的企图。

当你觉得有一股情绪涌上心头,大脑中的杂念开始增加——

停顿一下,问问自己:

好啊,你是不是又要开始胡思乱想了?

你准备想些什么?

是因为刚才发生的什么事情刺激到你了?

我们胡思乱想的对象其实大多数情况是别人,因为我们时时刻刻不自觉地做着印象管理。

我们倾向于在多数人眼里留下一个平均水准以上的印象,这种倾向越强烈,我们的反应就会越敏感。

我们所真正担忧的,其实并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我们揣测的别人的看法。

我刚才跟他打招呼他为什么不理我?是我语气太冷淡了?还是他对我有什么意见?他跟xxx好像关系挺好的,如果他讨厌我,xxx肯定也知道,他不会也对我有意见吧……

事实上,他可能真的就是没看见。

但当时的我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开始担忧、焦虑,甚至又开始幻想下一次见面的尴尬场景,说不定连说辞都想好了。

好家伙,晚上的失眠素材又有了。

但是从上面的栗子就可以尝出(划掉),看出,我们胡思乱想之前,情绪已经先一步到达战场。

换句话说,是情绪激活了胡思乱想。

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情绪问题呢?

最简单的就是循环一遍上面的「识别」过程,问问自己:

我现在产生的是什么情绪?

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个原因合理吗?还是原因本身就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

它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只要简单地「识别」,最多重复几次,就能迅速让我们恢复理性。

这本质上是因为,情绪的产生,是感性系统与理性系统博弈的结果。

当我们开始「识别」,其实是按下「语言」功能的按钮,帮助理性系统快速启动,挤占感性系统的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当你强迫自己思考的时候,理性系统就会被激活,从而抑制感性系统的活动。

理性系统很聪明,就是反应有点慢,必须主动经历理性思考的过程,它才能反应过来,哦,轮到我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强制唤醒的方式。

如果理性系统实在太薄弱,叫不醒怎么破?

没关系,你可以胡思乱想,甚至还可以鼓励自己胡思乱想,只要能按照下面的方法:

Solution2 探索中间可能

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极端化。

我们会对「极端好」和「极端坏」的事物更敏感,留存更深的记忆。

这本质上是生存需要,为了尽可能节约资源。因为大脑认为不痛不痒的细节实在是太浪费存储空间了。

但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其实也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我们预想的情形发生。

这就给了「中间可能」存在的理由:

胡思乱想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坏的结果,它可能有多坏?

如果好一点,是什么样的?

如果更乐观一点呢?

这几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哪个更高?

因为我们本质上要预防的其实是自己「沉溺」于胡思乱想和情绪波动,防止影响接下来的工作。而更接近于客观的设想,其实已经削减了胡思乱想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

这个情境下,他好像并没有那么生气,我也不用那么愧疚,不停地想这件事了。

这个情境下,他好像不太在意我的失误,那我就继续做事,将功补过吧。

这种在感官层面对事件严重性的「弱化」,能及时帮我们跳出“当局者迷”的状态,即便所有的可能性都不符合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调节」的目的,可以心无旁骛地继续工作了。

根据上面两个方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共性:

在胡思乱想现象出现的时候,停顿一下,开始「和自己对话」。

这是因为处于情绪中的那个「我」其实是不自信的,我们会觉得无力,因而对认同感和安全感产生更大的需求。

感性系统占据上风的时候,如果出现强烈的情绪碰撞,情形往往会失控。但如果是平静理性的声音,我们往往更愿意听。

万一这个时候身边没有这么一个理性温和的存在怎么办?

「自我对话」就解决了任何情形下,心理状态的「引导」。

这其实也是第三个方法的底层逻辑。

Solution3 客观观照

「观照」原来是美学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智慧地看待”。

我们在和自己对话的时候,其实是脱离主体身份,从客观角度,把「我」看成一个「案例」进行俯瞰和分析的。

还是那个道理,当你开始引导自己思考,理性系统就会被激活,感性系统才能受到抑制。

现在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分析」了:

我现在处于状态是什么?

这个状态是否符合理性?

如果不符合,我应该怎么做?

用几个问题引导自己完成「思考」→「分析」→「判断」→「思考」→「行动」的流程,先把道理给自己讲清楚,然后把思考的结果导向行动,就实现了控制自己的思考的目的。

如果是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或者受情感干扰严重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提问:

我在意这件事有没有必要?我想的这些内容,对解决问题能提供任何帮助吗?

对我有好处吗?还是只是浪费我的时间?

对别人有好处吗?

如果我继续……我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把这件事总结成一个案例记录,会有任何值得借鉴的意义吗?

这种提问方式的心里预设和“xxxx不值得,所以我没必要在意”的自我安慰心理相比,出发点是类似的,都源自「损失厌恶」。

概念很简单,就是「比起获得收益,我们更不愿受到损失」。

但是大部分人对它的解读都是以避免损失为第一原则进行下一步选择和行动的一种现象,但我们实际上可以利用损失厌恶「止损」。

相比之下,后者更像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前者则是有理性干预的分析判断。

STEP2 全过程记录

前面三个方法其实足以初步处理大部分问题了,但是对敏感者而言,这几个方法其实都没有脱离「想」这件事。

我们的大脑喜欢反反复复地回顾,敏感者尤甚,这样其实有重新唤醒感性系统的风险,因为他们会不断检查,以确认「我没有在胡思乱想」这个事实。

而这个「检查」「确认」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反复提醒和刺激我们对这件事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很容易循环往复。

为了杜绝最后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采取「记录」的措施。

划定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就把所有的想法都列下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把信息转移到了外部,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淡化」。

STEP3 建立流程化处理系统

这实际上是对第二步的一个延伸。

在C语言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可移植性」,是对软件质量好坏的一种衡量尺度。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可以对一个「完整解决的事件」进行一个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梳理,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用。

另一个好处就是,大脑的处理机制其实和电脑是类似的,这次我耗费了大量脑力解决了「人际印象」这一类胡思乱想的问题,调用了20个神经元去分析情形、考虑可能性、评估损失,如果没有总结性的处理,下一次我遇到「恶意评价」的问题时,就还要调用这么多神经元再还原一遍。

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提炼关键节点,把整个过程“打包”扔进1个神经元,下次再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只要判断类型「是否」符合。最多再分配一两个神经元监测全过程,预防变动即可,这样就节省了更多的神经元留作他用。

这才是有效防止自己颠来倒去沉浸在各类「胡思乱想」里的「终极策略」。

总结一下:把胡思乱想引导成正确的思考,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

在第一步里通过「分析」把想法和猜测引导到「行动」层面,第二步实现从内到外的「转移」,最后一步流程化「固定」步骤,形成完整的「操作系统」。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

其实胡思乱想不能完全说是坏事,只是我们有更多的「在意」。

我以前也尝试过“无所谓”“关我什么事”之类的洗脑,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这种方法在封闭的时间和环境内确实是奏效的。

但我们总不能在面对喜欢的人事物的时候也这样呀,因为你不知道这种自我麻痹的方式会错过多少美好。

毕竟我们「在意」,就是因为我们是鲜活的人啊。

让一个充满感情的人变得没有感情,这本身就是一种残忍。

多情不是贬义词,是可以引导的温柔。

但冷漠是。


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就在和自己的胡思乱想作斗争

但最终在大学的时候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那以后我变得非常专注淡定,不会被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所扰,能够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该干嘛干嘛

先说结论:

1、想法无法控制,只能引导

我自认为意志力还不错

以前我无数次试图去遏制想法,让自己不要想这个不要想那个

却从来没有成功过

2、控制想法,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从一开始就错了

3、大脑看上去很顽固,其实只要会洗脑,就会让大脑变得无比脆弱

4、逃避是没用的,你越想逃避,那些想法就会追得越紧

学会直面你内心身处的恐惧

只要面对的次数足够多,习惯了,就可以锻炼出一颗淡定强大的内心

5、再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事情

都敌不过“习惯就好”四个字

————————————————————

喜欢这种事情

就算你堵住嘴巴

也会从眼睛里面出来的

同理,想法也是挡不住的,堵不如疏

要学会给自己洗脑

一定要相信

谎言千遍即成真理

再扯淡的观点和看法

只要洗脑的遍数足够多

你就会慢慢地为它寻找合理性,为它洗地

最后成为它忠诚的信徒

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洗:

1、心想事成?我成nmlgb

大家都有理性的,功利地考虑问题的一面

那请你想想

这么胡思乱想有用吗?

答案肯定是没用

一定要在内心深处放弃“心想事成”的任何一点可能性,早点想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没有什么万一,就是不可能,别做梦了

心想不可能事成

多少人想考北大清华啊,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多少人想发财啊,很少有人不想吧

那既然大家都想得到这个得到那个

凭什么轮到你想就能得到呢?你算老几啊?

2、关我屁事

谁谁谁结婚了/死了/发财了/考北大清华年级第一了

他妈的关我屁事啊

听说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了,你怎么看?

我看nmlgb啊,他全家死了都跟我没有关系啊

他怎么样了我能捞到一点好处吗?

我看了之后对现状能有一点改变吗?

不能我看个屁呀,我自己穷得一逼,还有这么多的事情没做完我还去关心人家啊?我有病啊?

关我屁事大法非常牛逼

想通了之后能迅速隔离掉那些本就和你的人生毫无关系的垃圾人和垃圾事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现在我能改变它吗?你能改变它吗?

很多人喜欢指点江山,抱怨这个讨厌那个,总觉得自己能改变什么

但我想问

你算老几啊?你在这抱怨有什么用啊?

你抱怨的、憎恨的这些东西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和运行规律

不到一定阶段他是不会改变的

不在正确的时间段里,你就算把自己的命搭上也不会换来一丝一毫的变化

你现在能改变他吗?给你十年估计都不行吧

那就别想了,累不累啊

最好早点放弃,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很多人只是浅尝辄止,洗脑程度不够,所以才会被反复困扰

所以你要做的是

在每次开始胡思乱想的时候

就用这些东西去说服自己,反复论证不该这么想的可能性

一开始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很快又开始想这想那

但只要习惯每次都去说服自己,给自己洗脑

久而久之你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一开始你的思想斗争会很激烈

但久而久之,你就能很快进入状态

让自己沉下来,安静下来

要是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一些事情,能够强化你的认识

那就会让洗脑的过程变得更快

————————————————————

学会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处的恐惧也是一回事

万事万物都敌不过“习惯就好”四个字

曾经我觉得自己有密集恐惧症,完全受不了那种图片

曾经我胆子特别小,会被恐怖片里的情节吓到不敢去上厕所

曾经我特别迷信星座,会对照每周每月运势指导自己的行动,生怕不照着来就会招致厄运

但在我隔段时间就看一次那种超恶心的图片后,我慢慢习惯了那种感觉,渐渐觉得也没什么了

在我会把我最害怕的那部恐怖片里最恐怖的情节反复看上好几遍后,我就会觉得有点搞笑,会吐槽演员的迫真演技

在我连续几次不按照运势指示发现也没什么事情之后,我就把星座之类的东西当成了笑话

是的,其实什么都敌不过“习惯就好”

习惯了,看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那些长期以来一直萦绕在你心头的恐惧,也就会慢慢消散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间歇性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经常胡思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