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婴儿呼吸窘迫巴掌大婴儿呼吸窘迫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巴掌大婴儿呼吸窘迫

巴掌大婴儿呼吸窘迫()

840克 “宝宝,我是妈妈,走,咱们回家了。”分娩八十多天后,小丽(化名)第一次从医护人员手中抱过自己的小女儿,边说边红了眼眶。 分娩前,小丽和其他准妈妈一样,对即将来到世界的宝宝充满期待,但她似乎又比其他准妈妈更加紧张与不安——或许是迫不及待想见到这个世界,腹中的双胞胎并不“安分”。 春节刚过,仅经过29周妊娠,双胞胎姐妹就早早来到这个世界,姐姐1200克,妹妹840克,两个孩子加起来还没有一个正常的新生儿重。由于体重过轻,姐妹二人随即被转入大庆油田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 其中,840克的妹妹创下了大庆地区成功救治超早产儿最低体重记录,840克的超低体重,让她看起来和其他宝宝很不一样:四肢肢端紫绀,全身呈半透明状,皮下血管清晰可见,整个身体跟成人的巴掌差不多大,四肢只有成人的一根手指头大小……医护人员亲切地叫她“小点点”。

80天 80天,对于常人可能仅仅是人生一瞬,对于此时的医护人员和“小点点”,却是一场与死神的障碍赛跑。 早产的“小点点”体重过低,且身体各部分发育尚未成熟,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紧急制定救治方案。 医护人员遇到的第一关就是“小点点”的“呼吸关”。 由于早产,“小点点”肺部发育极不成熟,出生后随即出现严重呼吸窘迫,情况危急。医护人员多次为其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采用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24小时守护在“小点点”身旁,严密观察,谨小慎微地调整每一项呼吸机参数,看着呼吸机模式从高频到常频,再到无创……20个日日夜夜后,“小点点”终于实现自由呼吸。 然而,这才仅仅是最初的挑战。 “小点点”呼吸刚稳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小点点”的血管细如发丝,如何输送营养和药物,成了医护人员面临的新难题。

经过反复尝试,医生不得不放弃常用的外周静脉血管穿刺,转而挑战干瘪的脐带,进行脐静脉置管,获得成功。10天后,护士又在“小点点”成人手指粗细的胳膊上,顺利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生命所需的营养液和药物,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小点点”的体内。 胃肠道发育极不成熟,是“小点点”喂养上的又一难题。最初,医生尝试采取胃管注入,从1毫升开始试探,消化情况正常,“小点点”的体重从840克增长到860克——仅20克的增长,却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然而欢呼声还未落下,“小点点”随即出现严重的喂养不耐受、胃食管反流、腹胀等症状,“小点点”体重下降到820克,又重新戴上无创呼吸机,所有努力,似乎在那一刻回到原点。 “别放弃”,大家互相鼓励。 “小点点”也用呜咽的哭声在与生命抗争。

终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坚强的“小点点”又可以自主呼吸,吸收奶量再次从1毫升慢慢加,3毫升,5毫升…… 感染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医护人员和“小点点”面临的最后一道关卡。最终,经过80多天的共同努力,坚强的“小点点”在新生儿重症病房医护人员的护佑下,成功闯过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到4月18日出院时,“小点点”体重已达2200克,她自出生以来第一次离开新生儿重症病房,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一场迟来的相见,让现场所有人都湿了眼眶。

经历过紧张的80天,“小点点”早已住进大庆油田总医院新生儿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里。 经过医护人员不断努力,“小点点”原本微弱的生命,最终创造出奇迹。 带着所有医护人员的祝福,现在,“小点点”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祝愿未来的她,再无病痛,继续坚强、快乐地长大。(杨迪 实习生翟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人民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巴掌大婴儿呼吸窘迫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