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鹿角辫(宝宝羊角辫)婴儿鹿角辫(宝宝羊角辫)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鹿角辫(宝宝羊角辫)

婴儿鹿角辫(宝宝羊角辫)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自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令人瞩目!屠呦呦素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街,被称为“三无科学家”。可她是如何一举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她有何成功秘诀?让我们跟随作家陈廷一的笔触,走进屠呦呦神秘的人生之旅……

中国之蒿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


文 / 陈廷一


  青蒿,古名“菣”。春生苗,叶极细,嫩时人亦取,杂诸菜食之,至夏高四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根、茎、子叶并入药用。此蒿生挪敷金疮,大止血,生肉,齿疼痛良。

——摘自北宋苏颂主编的《图经本草》

1. 走近屠呦呦

  仿佛横空出世,“屠呦呦”这个名字突然间在中国的媒体上铺天盖地地闪亮登场,盖因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之后,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015年注定是属于中国人的光辉年,从小说《三体》获得文学大奖雨果奖,到中国70周年抗战胜利纪念大阅兵,世界的目光无不聚焦迅速崛起的中国。

  多喜临门,而在国庆节后的第五天又传来一则好消息: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从小就低调的屠呦呦长大后仍然不喜欢热闹的场面,即使在名扬天下后,对于一般的邀约也是能推则推。我幸运地通过同事拨通屠呦呦的手机,与她取得了联系,她终于答应接受采访。

  踏着北京初冬的第一场瑞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走了半天的冤枉路,我终于寻到屠呦呦居住的社区。应该说这是北京城里的老旧小区,与周边崛起的千奇百怪的高楼大厦相比,这幢十多年前的建筑,显得些许陈旧。不过小区整洁、安静,冬青长青,绿化到位,每幢单元楼之间的间距也很大,走在里面十分惬意、舒服。

  在屠呦呦家的单元楼门口,坐着一位身穿绿大衣的保安,这是其他单元楼没有的“配置”。很明显,他是小区专门安排在这里的“屠呦呦挡客”。我说明了来意,坐电梯到了屠呦呦居住的楼层。

  这一层共有6户人家,三户贴着对联,另外三户的门面干干净净,哪一户是屠老家?我还不清楚,我所了解到的信息,只精确到老人所住的楼层。

  少顷,隐约传来一个人打电话的声音,贴着门缝仔细听了听:“对,对,这几天来看我们的人太多了,谢谢你!”淡淡的宁波口音,我想就是她了。

  刚要按门铃,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打开了门,我作了自我介绍。对方说:“进来吧,我家老屠已经推掉了很多采访。”

  屠呦呦的家宽敞整洁,进门的书柜中摆满了老人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杯,其中最醒目的是2011年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授予她的临床医学研究奖。细看房间很干净,偏中式的装修,家具的色调以棕红色为主。客厅的钢琴上摆着两小盆波斯菊,一盆红色,一盆黄色。客厅与阳台被大大的落地玻璃门隔开,阳台上,安静地躺着8个大花篮,都是这几天收到的。

  屠老穿着红色的上装,精神矍铄,完全不像85岁高龄的老人。

  她从沙发上慢慢站起来,满脸笑容地迎接我。我送去了对她荣获诺贝尔奖的祝贺,她淡雅地笑了,自我调侃地说:“我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我问,什么时间到瑞典领奖去?她说,按照流程,12月10日得去瑞典领奖。但她又说,要看我这条老腿让不让去了。她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好疼。”

  2011年,她在丈夫李廷钊的陪伴下,从美国领回了有美国诺奖之称的“拉斯克奖”,而这一次,她觉得去瑞典便有点困难了。

  在今年6月,她又获得了哈佛大学颁发的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是我在美国的女儿代我去领的。”这个奖还没拿回来,就传来获诺奖的消息了。

  屠老说消息来的时候,她正在洗澡,一个接一个的祝贺电话打到家里,“我还以为是哈佛的那个奖。”

  我们的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临近10点时,屠呦呦的老伴李廷钊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示意我说:“还有领导要来。”

  从屠老的单元楼下来,太阳已经从东面转到头顶,望着我投射在地上的身影,我默默在想:屠呦呦的名字不仅因“呦呦鹿鸣”而雅致,而且因“食野之蒿”将被人类永远记住。当她把名字中所蕴藏的人文密码认定为一生的职业宿命时,“青蒿素”的神话故事便成了中国科学界的诺贝尔传奇——一个鲜为人知的密码。

  快翻开这篇文章吧,开卷有益,带你走近屠呦呦的心灵深处,走进中国医药科学半个多世纪,揭开诺贝尔奖之谜,以及她留给当代人乃至后人的启示……


2. “呦呦鹿鸣”,诗意一般的名字


  翻开地图,你可以看到宁波是一个海港城市。

  宁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夏时,宁波所在地区称为鄞。唐朝,称宁波为明州。同时,宁波依赖地理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与日本、高丽均有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达使得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元代,宁波已经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全国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清代,宁波出现了全国闻名的著名学派——浙东史学,与西方的交流也日渐频繁。鸦片战争后,1844年,宁波开埠。外资的进入使得宁波本土经济受到重创。此时,宁波商帮开始转变为近代商人,并将新兴的上海作为主要活动地点,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国时期,宁波经历战乱,经济发展起伏很大。1916年8月底,孙文考察宁波,在当时的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发表讲话,鼓励商人积极经营并敦促宁波改善市政。 但是,在同一时期,军阀混战也给宁波带来了动荡。1917年,军阀蒋尊篮、周凤岐等人宣布宁波“自主”,与浙江省督军杨善德军队交火,周凤岐溃军进城抢掠。1927年1月至2月,国民革命军击败孙传芳部军阀,进入宁波。 同年3至7月,由于国民党清党,宁波也发生了一系列国共之间的冲突,其中的一些冲突直接由蒋中正领导。 这些动荡直到20世纪30年代方才有所缓解。

  屠呦呦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在宁波降生了。

  1930年 12月 30日黎明时分,宁波城的上空还响着稀疏的枪声。居于宁波市开明街 508号的屠家,传来了婴儿“呦呦”出世的声音。

  这是屠家迎来继 3个儿子后终日所盼的“千金”。

  呦呦哭声,犹如鹿鸣。

  呦呦的声音使呦呦的父亲屠濂规沉浸在呦呦到来的幸福之中。他随口吟诵出《诗经•小雅》中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女诗经,男楚辞”是中国人古而有之的取名习惯。于是,当家的父亲便给小女取名呦呦,呦呦之声永远地荡漾在父亲的听觉之中,以表示他对于女儿的喜爱、庆贺,以及未来神话般成长、发展的期待。应该说,屠呦呦的传奇人生正是沿袭父亲的神话般期待走下来的,无可复制,完美无缺。

  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后,意犹未尽,又对仗了一句“青青蒿草,报之春晖”。似乎这才富含哲理,这才对仗完美。这四句充满童话般的诗,使呦呦度过了幸福诗意的童年和人生。

  尤其是“青青之蒿,报之春晖”,竟使呦呦一生冥冥之中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整个孩提时代,屠呦呦一直生活在宁波开明街——这片地处中心城区的“莲桥第”区域,令屠呦呦从诗意童年起,就浸淫于旧时宁波最为精致、最为小桥流水、细雨朦胧的江南气息中。

  江南,本就是人之向往的地方,而江南的宁波古镇更是非去不可的地方。那里的人美丽、温婉,那里的水清清、细腻,让人站在那里陶醉,不想离开。

  在这里八面来风,五方交会,风情万种的《夜上海》《夜来香》等民国歌舞,光怪陆离的古老中幡、肚皮拉车等民间杂耍,拍案叫绝的皮影戏、木偶戏等民间戏剧,如火如荼的斗鸡、斗狗表演,一一精彩纷呈、叹为观止。漫步于商业作坊街,体验濒临绝迹的造纸、酿酒、榨油、打铁等传统行当。跻身民间小吃坊,江南小吃姜糖、打年糕、老嫩豆腐也应有尽有。尤其是清晨街边的叫卖声,清脆悦耳,让您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娱乐中感受民国沧桑,在休闲中领略百业精彩。这在屠呦呦的幼年留下了永不泯灭的记忆。

  从这片水乡美景向东步行3公里左右,则是1930年代宁波城的另一处精华所在——三江口。姚江和奉化江,一个由北而下,一个由南而上,相汇于此处,然后合二为一,投身甬江,经镇海的招宝山入海口后,向着东海奔腾而去。一时间,宁波人可以将大半个中国纳入其贸易视野。与此同时,三江口的江厦码头也一度兴盛不已,千帆竞发,百货流通……于是便又有了那句俗话,“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

  不过,在屠呦呦的儿时记忆里,三江口的繁华,一定不如距家不到两站地的天一阁更具有吸引力——这是城中最大的图书馆,她在这里博览了她喜爱的群书。

  同时,天一阁顶层的藏书楼,里面还收藏了两本关于屠呦呦家族的宗谱:一是父辈《甬上屠氏家谱》,二是母辈《鄞县姚氏宗谱》。两本宗谱记录着两家数百年的家训,共同向我们昭示着家族兴盛之道——重学重教、礼义传家、踏实做人,传递着关于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谆谆教诲。翻阅宗谱,屠呦呦家族重教兴义、累仁积德的家风跃然纸上。

  在宁波,屠家称得上名人辈出、家学深厚,而屠呦呦母系所在的姚家也是书香门第。两家皆为名门望族。

  宁波文史研究者袁良植介绍,屠家祖先在南宋庆元年间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至宁波,至今绵延达800余年。中间出过包括吏部尚书、太子太傅赠太保屠滽,文学家和戏曲家屠隆,博物学家屠本畯等等,既有高官显贵,又有文人墨客。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之处。

  在屠家宗谱里,屠本畯这个名字让人惊奇。数百年前,他就从事着生物药品研究工作。著有《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其中《闽中海错疏》成书于明万历丙申(1596年),是中国最早的海产动物志,在江浙一带闻名遐迩。

  重读书,好探究,时间跨越数百年,屠家两位生物药品研究者在冥冥中产生了一次神奇的交集。在祖国医学史的星空中,屠呦呦和她的祖宗屠本畯,相映生辉,光彩照人。

  再说宁波开明街26号姚宅,是屠呦呦外婆家,它像“外婆的澎湖湾”一样承载了屠呦呦另一段少年时代的记忆。

  这是开明街旁当下仅存的一幢典型民国建筑,已成文物。由屠呦呦的外公姚咏白兴建。

  这幢坐北朝南的建筑,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饰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卷草纹雕饰。正楼为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五柱的高平屋,五脊马头山墙。后屋为三间一弄硬山式高平屋。穿过空荡荡的大厅,可见一个不宽敞却温馨的小院子。一株高大的乔木用繁茂的枝叶遮蔽了正楼的面貌。深秋时节,红叶会悄然铺满院子,像一幅秋实图刻印在屠呦呦的脑海里。

  在素有尊师尚道之风的宁波,姚咏白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教授。给呦呦最深的印象是外公身穿长袍、脚蹬布鞋、满脸慈祥的形象。

  在屠呦呦父亲屠濂规的个人档案中,还记载着他早年工作于上海太平洋轮船公司,后来做银行职员。屠呦呦幼年,父亲常年在上海工作,两地分居,所以屠母带着她住进了外公外婆家。在这座大宅门内,屠呦呦与众多亲人一起,共同度过了那段动荡的岁月,常常听到日机的轰炸声和吓人的防空警报声,声声灌耳。

  姚宅的周边邻居中,曾汇集大批名人故居,包括元代“甬上第一学士”袁桷、一代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宁波帮巨子李镜第……堪称文人荟萃、望族云集。

  在屠呦呦之前,姚宅最出名的,当数她的舅舅——著名经济学家姚庆三,是影响民国的英雄人物。

  生于1911年的姚庆三,192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留学法国,毕业于巴黎大学最高政治经济系。归国后,1931年起他开始任职于上海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投身于中国货币研究。1934年,姚庆三的专著《财政学原论》出版,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财政学教科书之一。

  1934年6月,美国通过购银法案,国际银价上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对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使开征收银出口税,也未解决问题。这在当时的经济学界、金融学界也爆发了一场有关白银问题与改革币制的大讨论。持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马寅初,与支持实行货币改革的姚庆三等学者展开了舌战,震撼了民国学界。

  直至1935年11月,姚庆三等学者的观点被采纳,法币改革开始,这是中国货币体系现代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姚庆三与西方经济学大家凯恩斯也缘分颇深。

  可以说,将凯恩斯学术思想引入中国,并留下中国第一批研究凯恩斯理论文献的人,正是姚庆三。

  1953年起,姚庆三开始在新华银行香港分行任职,并于1979年调任中国建设财务有限公司(香港)任职至1985年。这两家机构,皆为香港中银集团的前身,从42岁到75岁,姚庆三始终为祖国海外金融事业的繁荣贡献良多。同时,姚庆三也是屠呦呦父亲进入银行界的引领人。

  这个出色的舅舅曾使呦呦敬仰一生,成为她一生的榜样。

  如今她已八旬高寿,离开宁波60多年了,仍是一口流利的宁波腔,对宁波的记忆犹新,可见她对家乡、故人的眷恋程度和家国情怀。


3. “呦呦”哭声,注定她生不平庸


  屠呦呦爱哭。

  在襁褓时,她就常哭,渴了也哭,饿了也哭,黑天也哭,白天也哭,动不动就哭,而且哭得没完没了,闹得四邻不安。都说屠家生了个“哭叫子”,呦呦鹿鸣,是鹿的转世。

  父亲屠濂规听了这话,暗暗窃喜,他笃信玄学,再加上囡囡的哭声很似鹿鸣呦呦,他认为小女名字起对了,从她发出的第一声哭啼,就是这种鹿鸣的感觉,难怪街坊四邻亦这样说。

  父亲屠濂规很欣赏这种“呦呦”的哭声,像是播放一种音乐,洋溢在他的心田,有一种醉醉甜甜的感觉。这种声音弥漫在屋里屋外,里弄院外,他不认为这是扰民,而是一种和谐美满的幸福。他能在这种“呦呦”的音乐声中眠而不醒。

  而母亲姚氏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是一种病理的反射。小女每一场长时间的哭泣之后总是眼泪汪汪的,这让做母亲的心急如焚。抱孩子去医院看大夫,大夫说哭是孩子的天性,爱哭不是坏事,注定你的爱媛生不平凡。说得母亲破涕为笑,揩去眼中幸福的泪花。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屠呦呦,5岁时被父母送入家门前的幼儿园,转年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扎着鹿角辫,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贸][阝]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民国初年,女孩放脚、求学、走向社会,男女平等之风已如冰山开化。尤其是上海的宋氏三姊妹,花光了她们的嫁妆钱,被父母送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大学毕业后三朵金花纷纷回国,光鲜耀人,一个嫁给广东的孙中山,一个嫁给了宁波的蒋介石,一个嫁给了山西的孔祥熙。她们的榜样风范在江浙一带被人高歌、效仿。犹如一股暖流,抑或一股旋风在江浙风行、时尚。与整个宁波重教之风相应,按照父母的安排,屠呦呦开始了求学之路。女孩也要去读书,这更与屠家对子女教育一贯的重视密不可分。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也受这股风的影响,特别重视女孩的读书和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不幸的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到1946年戛然而止。

  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病,高烧不退,被迫中止了学业。

  起初,大夫诊断是疟疾发作。

  这种病民间叫“打摆子”,发病有规律,时热时冷,在我国南方发病率居高不下,北方也有,全世界都有,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更是重灾区。得病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大夫经过仔细观察,又否定了疟疾,最后确诊为肺结核,闹得家人虚惊一场。倘若是得了疟疾,在当时是没有救的。因为还没有这种青蒿素救命药。现在有了,那应是屠呦呦的功劳。我们在采访中询问屠老,屠老自我调侃地笑说:我之所以不是疟疾而是肺结核,主要是青蒿素这种救命药还在等待我去研究、发现。倘若说我真正得了疟疾倒下,就不会有今天的青蒿素问世了。看来这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

  正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急病乱投医,使16岁的少女屠呦呦第一次听到“疟疾”二字。这个吓人的病魔,在当时是与死亡画等号的。她也为自己最终没有确诊为“疟疾”而庆幸不已。同时反而使她下定了决心——“我要学医,拿下疟魔,救死扶伤,贡献社会”。

  应该说,一代大药学家的原始起点,抑或诺贝尔奖的因子,就是源自这种“救死扶伤”的朴素愿望。

  家教的熏陶,也让屠呦呦对医药渐生极大的兴趣。

  父亲屠濂规,平时喜好读书,也影响了女儿。家中楼顶上那个摆满古籍的小阁房,既是父亲的书房,也成为屠呦呦最爱的去处。父亲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一旁,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既读书也识字,何乐而不为呢。

  乐趣是在学习中建立的。那个小阁房成为少年屠呦呦的阅览室。多本医学古籍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等,都曾在那段时间与屠呦呦“亲密接触”。屠呦呦记得,当时年纪小,识字不多,但是在磕磕绊绊中,认得了几百种中草药的名字。接着她又读了本家屠本畯的著作——《闽中海错疏》《海味索引》《闽中荔枝谱》《野菜笺》《离骚草木疏补》等,她发誓要像先祖一样,成为一名药物家家。

  在笔者采访她的时候,她说父亲是支持她学医的,家族的支持又给了她新的动力,添加了新的翅膀。


4. 疾病来袭,中途辍学两年

……选读结束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年第3期

注:转载作品请与作者本人联系授权


作者简介

陈廷一,男,军旅出身,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2005年获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十佳”称号。《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和《宋氏三姐妹》分别荣获1997、1999年和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优秀畅销书奖。《皇天后土》《国土九章》分别荣获第三、四届中华宝石报告文学奖;《共和之路——孙中山传》荣获2009年首届华侨文学奖纪实类最佳作品奖;《生死系于土地》入选《北京文学》“2011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长篇报告文学《大国之怒》即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鹿角辫(宝宝羊角辫)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