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步频(儿童步频训练)婴儿步频(儿童步频训练)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步频(儿童步频训练)

婴儿步频(儿童步频训练)

宝宝成长的每一次进步,家长都特别期待与重视,尤其是迫不及待想看到宝宝自己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其实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岁至1岁半都属于正常范围。宝宝学走路家长往往容易走入误处。


正常学步步态


为防止跌倒,儿童在学步过程中双脚分开,膝盖稍弯曲以放低重心保持身体稳定,上肢也微微分开并上抬协助保持站立平衡,为保持平衡可能步频也比较快,像小跑一样,like this!

这样的步态学步半年至1年后逐渐消失,孩子的腿型也由膝盖内翻("O型腿")逐渐向膝外翻(X型腿)发展。


通常在下肢伸直摆正,髌骨(膝盖骨)向前的情况下,膝关节或踝关节分开的间隙在3cm之内,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后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基本都能够自行纠正恢复正常的腿型。


异常步态


宝宝独立行走后,家长应该注意观察步态,如果出现以下异常的步态,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了。


1、踮脚走(足跟不落地)


走路时足跟不易落地,总是用脚尖着地,像跳芭蕾舞,奔跑时尤为明显,这样的孩子通常脚尖向上翘起很困难。



2、鸭步(摇摆步态)


行走时上身不稳,左右摇摆明显,就像鸭子走路一样,有些单侧有病变,程度较轻的孩子也可能不明显,或向一侧摇摆明显。


3、剪刀步(夹着腿走)


行走时非常像模特,两腿交叉,双脚落地在一条直线上,平卧时抬腿分开向床面上放平非常困难,此为内收肌紧张的表现。


把握辅助时机


整个婴儿期宝宝的动作发展是否正常,关系着日后的认知发展,如果宝宝动作发展受阻,不但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也会形成心理的障碍,所以父母该时时注意宝宝每个阶段的动作发展情形。

另外,宝宝每个动作的发展都代表着一层意义,如果能在最佳时机给予适当辅助,这将对宝宝的动作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步频(儿童步频训练)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