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引起误会怎么办(文化差异导致误会)文化差异引起误会怎么办(文化差异导致误会)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文化差异引起误会怎么办(文化差异导致误会)

文化差异引起误会怎么办(文化差异导致误会)



不同的文化应该共存共荣,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乐观,总有一些人喜欢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以自己的好恶决定对待其他文化的态度。还有些人的确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但主要是出于道德观念或外交礼仪,内心却并无这样的观念,或者仅仅是出于政治目的和实际利益的需要。因此,不同文化平等相处的前提是秉持自觉的、正确的观念,即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

世界上一切文化都是人类的不同群体在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变化的,都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习惯、规范、观念和思想。因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人们因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

在过去的一万年至五千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早期文化,如满天星斗,交相辉映。随着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迁徙、争斗、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主体、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华夏文明,并最终覆盖了东亚的汉字文化圈和中国的汉族聚居区。


华夏文明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文化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延续至近代工业社会,就是因为地理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也因为它们适应了生存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群的需要,并且能够通过不断调整和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拥有辽阔的地域和优越的条件,这种文明在东亚以至当时的世界处于先进的地位。直到近代,尽管北方和西北的牧业文明可以凭借本身的军事实力进入中原,成为军事上的征服者,但最终无不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如果它没有及时退出的话。

但与此同时,在蒙古高原、西域(今新疆和中亚)、青藏高原也形成了适应各自地理环境的牧业文明或农牧兼有的文明,虽然因自然条件的制约,其规模和影响尚不能与华夏农业文明相比。两千年前的有识之士就认识到,不同文明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本质,相互间难分优劣,不可替代。

在这些不同文明共处的过程中,无论是人口的自由迁徙和物资的互惠交流,还是武力争夺和血腥杀戮,客观上都促成了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华夏文化中的音乐舞蹈得益于西域文化,“胡服骑射”学自北方牧业民族,由席地而坐到使用坐具也是受到牧业民族“胡床”的启发,甚至连妇女的贞节观念和婚姻制度也离不开牧业民族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农业地区的茶传入牧业地区,成为牧业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饮茶成了牧业社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以往数千年间人类还不具备克服地理障碍的能力,不同文化之间长期缺乏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在一个文化区域内往往会形成某种文化的绝对优势,加剧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自身文化过度的自尊自信,也导致对其他文化的歧视漠视。反而是一些相对贫困、资源匮乏的群体,会更迫切地突破地理障碍,寻求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历史上的冲突和仇杀、战争和毁灭,从根本上说,是利益争夺的结果。但不同文化的群体间的冲突,也包含了相互之间的无知和误解,有其文化根源。一种文明的兴衰或许只是地理因素的影响,但一种文明迅速取代另一种文明,几乎都是通过暴力和战争实现的。

时至今日,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已经不存在物质方面的障碍,先进的信息产业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已成为物质文明传播的最有效的途径。世界上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人类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不同文化间具有一定的共性,不同的只是显示或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权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信仰,这已经成为公认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念。

因此,不同文化之间首先要相互了解,并以此为前提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尽可能发现对方的长处,了解它形成、发展和延续的原因,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因素。展示自身的文化也应该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只有在对方需要学习时才予以传播,提供便利。

中国文化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优良传统。但不可否认,在中国古代,“夷夏之别”的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对自己的文化采取 “传而不播”的政策,即可以接纳外来人员学习中国文化,却不鼓励甚至禁止向外传播中国文化。其实质固然有不强人所欲的一面,但更多是出于对其他民族的轻视、歧视和蔑视,认为他们尚未开化,不配接受教化。即使是在本国内部,对少数民族聚居区,也要到了改土归流、设置州县后,才推广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

即便是“己所欲”也不能强加于人,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各取所需、自由吸收,在对方需要的前提下给予帮助,才能达到共存共荣的结果。特别是处于强势地位的文化,更应该尊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文化,帮助它们得到延续,为它们的发展留有余地。


我来自上海,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开放城市。自1843 年开埠以来,城市人口主要由移民构成。来自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移民, 特别是其中的高层次移民(包括来自俄罗斯的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学者)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在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集古今中外之长的上海文化和艺术。西方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电影,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产生了新的形式和内容。这些不仅丰富了城市生活,开阔了市民的视野,提高了市民的文化艺术素质,扩大了城市的影响,使上海在中国和世界更具吸引力,也使上海人更善于理解和欣赏其他文化。

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人民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热切的心态接纳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艺术,相信一定能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响应。

*本文是2012年10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合作”的演讲稿,后收录于《悠悠我思》一书中。


本文摘选自


知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随笔选辑,
穿行理论与现实间,展现一代学人之思


《悠悠我思》
葛剑雄 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葛剑雄近年撰写的文章,涵盖题材广泛。
全书共分为四章。“议古•论今”“历史•地理”两章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地理、历史、文化、人物与现代中国的渊源和关系,亦有对社会热点的理性思考。“学者•藏书”一章,作者回顾往事,表达对师友治学的尊敬及感思,同时分享了自己担任图书馆馆长期间的所见所闻。“书序•回忆”一章,作者精选了旧作中部分体现新思的文章,又追寻旧时记忆,谈及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诉说人生百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文化差异引起误会怎么办(文化差异导致误会)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