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 小故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小故事)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 小故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小故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 小故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小故事)

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 小故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小故事)

我们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它进行消毒,以避免地球上的细菌带到其他行星上去。这部电影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文化细菌的携带者。——题记

我们这个世界上非常多的隔阂,源自语言、价值观、参照框架,以及社会现实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异。

《通天塔》通过一个小孩儿的轻率之举,将来自于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和日本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说明每个文化是如何作茧自缚,从而产生沉痛后果的。

这是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电影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沉重的一部。

三部曲中的情节往往以看不见的方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有时,人们将其称为“超链接电影”。

在拍了《爱情是狗娘》和《21克》之后,这部电影展现了他对电影语言的驾轻就熟,与其说电影带给我们一个必然的悲剧,不如说提供了关于人性的洞见,这令人眼前一亮。

我不想剧透太多,因为有读者或许至今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只是想按照时间顺序将故事拼接在一起。

一位日本商人踏上前往摩洛哥的狩猎之旅,他给了他的向导一把来复枪作为小费。这位向导将这把来复枪卖给了一位朋友,后者要用它来射杀袭击他家羊群的豺狼。这位朋友的儿子错将来复枪对准了远处的一辆旅行大巴。一位美国游客中弹受伤。这位美国游客打电话告诉他圣迭戈家中的墨西哥保姆留下来陪孩子,但这位保姆却不想错过她儿子的婚礼,因此便带着美国游客的孩子们一起去了墨西哥。警察对这位日本商人的来复枪的找寻,引发了他心态失常的女儿一系列行为。

是的,其实《通天塔》所讲的远比这个剧情梗概要丰富得多。

这部电影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讲述不同文化是如何制造彼此间的仇恨和暴力,而是关于不同文化是如何试图向善,但却由于误解而带来伤害的。

《通天塔》本可以拍成一部讲述人类之间自相残杀的常规剧情片,但是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伊纳里多有更为深刻诚挚的东西要诉说:

当我们是异乡陌客时,可能会给自己和东道主带来麻烦。在我们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它进行消毒,以避免地球上的细菌带到其他行星上去。这部电影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文化细菌携带者。

想一想那位名为尤瑟夫的的摩洛哥男孩的境遇吧。

他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放着羊,同他哥哥快乐地玩耍。

两位来自异域的细菌侵入了他的世界:一把威力十足的来复枪和一辆旅行大巴。

他幼稚地拿着这把来复枪朝远方的旅行巴士射了一枪,这使美国旅客苏珊遭受了重创。她的丈夫理查德要求医生、救护车、直升机的救助,但他勉强地接受了一位友好的当地人的建议,先将苏珊带到其家中,接受村中医生提供的救治。

美国当局立刻将这次射击事件标榜为一起恐怖活动。

摩洛哥政府拒绝派遣一架直升机过去,因为它坚持认为该区域并无恐怖主义者藏匿。

这起事件旋即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一则陈词滥调。

由愤怒的布里特领导的大巴上的其他游客,坚持要丢下这对夫妻先走,这部分是因为大巴司机想节省油钱,死活不愿打开空调——这是一块当地人别无选择,只能忍受的炙热之地。

随着原始事件的涟漪越扩越大,事件本来的真相丢失了。

这对美国夫妻家在距墨西哥边境以北约四十五分钟车程的地方。

由于他们的保姆要去参加儿子的婚礼,因此苏珊安排她妹妹去照看他们的小孩儿,但这位妹妹无法赶过来,保姆又无法找到其他替代者,绝望之下,她叫来她的侄子,让他开车带着所有人去参加婚礼。

返回美国的途中,他们收到美国边境管理局的合法质询,而这位侄子(他已经喝醉酒了,并且知道他的姑妈是一位非法劳工)冲过边境线,遭到追捕,然后将打算回家的保姆和小孩儿丢在了荒漠上。

这位保姆怎么会带着小孩儿去墨西哥呢?她怎么能错过她儿子的婚礼呢?是的,但这位侄子怎么会将他们丢在荒漠中呢?他在婚礼上喝了太多酒了。

与我们所想的正好相反,美国边境局的警察并非坏人。当然,保姆也不是。那对美国夫妇也没什么错事。

苏珊本质上受的是文化冲突的伤。

她的丈夫没法对保姆渴望参加她儿子的婚礼这件事产生同理心,那是因为他被妻子的事搞得心烦意乱(“我会出钱办一个更大的婚礼。”他说)

而这位保姆认为,这些她深爱着的孩子如果跟她与她的家人在一起的话,会更加安全。

这位侄子本不该喝酒,但这是他表兄弟的婚礼,推杯换盏在所难免。

边境官问这两位带着不是他们自己的小孩儿在午夜开车的墨西哥人问题,自然也是职责之所在。

我们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把每个故事都详细讲一遍,展现伊纳里多是如何一丝不苟地刻画他的角色们的动机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皮特所扮演的理查德的行为举止,像是一个丑恶的美国人,但在另一层意义上看,则像是一位恐惧于失去妻子的男人。

他有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侮辱他大度的东道主,而且他还想当然地认为在摩洛哥没人会说英语。

当摩洛哥当局去寻找开枪者时,他们的表现符合我们的想象,牧羊人家庭的表现也是我们能够想见的,而孩子依然是孩子。

我认为在伊纳里多的《21克》里,环环相扣的故事有一点脱离他本人的控制。各种元素最后的卯榫合缝,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部极棒的电影。

但有时我们又感到比起这部电影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21克》里令我们分心的东西似乎更多。

而《爱情是狗娘》的三个故事很容易进入。

再到现在这部《通天塔》,我们发现伊纳里多的电影技法已经炉火纯青了:剧本与剪辑充满逻辑,情绪饱满到位,使得电影可以不断游走于不同的故事之间。

而且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营造出令人震惊的冲击力,不是它用正反派角色来刺激我们,而是它邀请我们对每个角色产生同理心。

他们有理有据,他们基于有限的信息行动,他们都赢得了我们的同情。

这部电影上映之时,人们对日本部分的剧情有些不满,认为它是被违背其本意生拉硬拽进这部电影的。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通天塔》的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无须相见,那些事情都有大概率发生的可能。若非它们发生了,你也不是现在的你。

影片中甚至还通过青少年对性的不安之感的主题,将日本和摩洛哥联系在了一起。

两个国家的警员们的工作建立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这也无可指摘。

而包括大巴上的乘客在内的成人而言,他们一意孤行的现实语境在于:他们身处一个无人知晓、也无人在乎他们是谁的地方。

严格来说,《通天塔》看上去像是一个“白痴剧情”的典型范本。因为有好几处地方,只消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就能澄清所有事情。

但是这些角色并非白痴,他们极度渴望说出那个词,或者是那句话,却屡屡受挫,原因在于:

(1)语言障碍;(2)他们的文化臆断;(3)他人无法理解他们表达的确切意思;以及(4)在那种情况下,人们陷入一个由偏见与误解所构成的既定脚本之中

在伊纳里多的电影里,悲伤多于愤怒,他让他的大部分角色免受悲惨的惩罚,这是因为他热爱并理解他们,因此没法用情节来碾压他们。

如果我们是电影中的那些人,我们也会像他们那么做。我们自然不是他们,但是反求诸己来想:他们也不是我们。这么想是有益的。

伊纳里多是所谓的“新墨西哥电影”三杰之一,不过其他导演们的大名我们也不可不提。

吉尔莫·德尔·托罗拍出了《潘神的迷宫》,阿方索·卡隆拍出了《人类之子》,再加上《通天塔》,这三部电影都属于那些年影坛的明珠。

不知道为什么,某个国家(比如法国、瑞典、巴西、韩国、伊朗、德国)有时会突然涌现出杰出的一代电影人,后来又多了个墨西哥。

希望有一天,这事会发生在中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文化差异引起的误会 小故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小故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