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中药治疗方剂(治疗肾病的中药方剂)肾病中药治疗方剂(治疗肾病的中药方剂)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肾病中药治疗方剂(治疗肾病的中药方剂)

肾病中药治疗方剂(治疗肾病的中药方剂)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绝大多数肾病朋友都有一种想法:得了肾病,说明身体“亏”了,在饮食上就应该“多补”。肾友需要在饮食的多补的理由是:身体亏了,才会生病的。因此,有的肾友买来蛋白粉或各种保健品“天天补”,或者大鱼大肉、猪腰子及各种荤汤等“经常吃”。然而,肾友这样做,不仅不利于肾病康复,反而会加重肾病或导致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

患有慢性肾脏病,在饮食上并不强调所谓的“多补”,而应该在“减上”做文章。除了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明显营养不良之外,其他绝大多数肾病患者都应该给予低盐及低蛋白饮食,即既要减少每天盐的摄入量,也要减少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以优质蛋白为主。另外,还必须长期坚持低脂及低嘌呤饮食,以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与重调料等。

如上关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问题,并非是今天讲的重点。今天笔者将要着重谈到的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治疗方面是如何运用“补”这一方法达到目的的,即中医“补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

所谓“补法”,是指根据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在中医治疗上的一种方法。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型多以虚证为主,其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即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而且其中的邪实多因“虚”而起。所以说,使用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多以扶正为主,根据具体病情,可兼顾祛邪。“实则泻之,虚实补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扶正为主,即通常运用“补法”治疗以达到补虚的目的,也确实能取得了看得见的治疗效果。

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时间往往较长,因而“久病必虚”。比如,慢性衰竭患者多以虚病为主,其中气阴两虚为最多,其次为阴阳两虚与脾肾气虚,而单纯为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者较为少见。但是,如处于慢性肾衰竭的急性加重期间,此时则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当急则治其标,即先祛邪。然一旦“邪”已祛,应立即回归到补虚的治疗上来,为的是防止祛邪误伤正气。

就拿慢性肾脏病常见表现,如水肿、蛋白尿、血尿与血肌酐缓慢升高等来说吧,分析病机后认为:水肿多因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使水湿内停,泛溢内外所致;蛋白尿主要因脾肾虚损,升清摄精藏精无权所致;血尿主要因脾肾亏虚,统血无权所致;血肌酐缓慢升高则多因脾肾衰败,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司,浊毒内蕴所致。从如上分析可以看出,包括水肿、蛋白尿、血尿及血肌酐缓慢升高等,都与“脾、肾”有关,因此,运用“补法”治疗慢性肾脏病中最常用的治法就是——补益脾肾。

或许有朋友会说:“你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有点懂,但又不太懂!能否说得再具体一点?”。

下面,笔者介绍补法中常用的三个方剂。

1.参芪地黄汤

参芪地黄汤的方剂中的组成药物为太子参、生黄芪、地黄、山药、丹皮、山萸肉、茯苓、姜、枣。此方的辩证要点为气虚与阴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口干、潮热等,舌红或淡红,边有齿痕或少苔等,脉细沉或细弱。由慢性肾脏病因脾肾气阴两虚导致上述诸症者,可使用此方。此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偏于气虚者以党参易太子参,生黄芪可加重剂量;偏于阴虚者生地黄可增加剂量;气阴两虚并重者加西洋参等。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激素减量阶段,以及其它表现为此证型者,可用此方,疗效看得见。

2.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的方剂中的组成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它可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因脾胃虚弱导致食少便溏,呕逆、胃脘胀满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者。可加木香、砂仁等组成香砂六君子汤。当肾病综合征刚起病或肾病综合征复发尚未使用激素时,可表现为水肿、尿少、胸水及腹水,并伴乏力、恶心、纳差等,运用此方加减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的方剂中的组成药物为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主要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肢力,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欠润,肪沉细无力。如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IgA肾病的血尿,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如上,笔者只是列举三个简单的方剂,目的是说一说中医“补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具体到每一位肾病患者,还需由经治疗医生结合病情再通过望闻问切以辨证施治,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肾病中药治疗方剂(治疗肾病的中药方剂)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