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低温治疗(心肺复苏低温治疗时间)心肺复苏低温治疗(心肺复苏低温治疗时间)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肺复苏低温治疗(心肺复苏低温治疗时间)

心肺复苏低温治疗(心肺复苏低温治疗时间)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一旦发生致死率极高,而脑损伤被认为是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及神经系统功能,因而逐渐成为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最重要措施之一。2022年1月,欧洲复苏委员会(ERC)联合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共同发布了《成人心脏骤停后的体温控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低温治疗的推荐意见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强调了体温监测和预防发热的重要性



指南旨在为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复苏后昏迷的成年人提供基于循证的体温控制指导,取代了由ERC-ESICM联合发布的《2021年复苏后护理指南中关于心脏骤停后温度管理的建议》。该指南小组包括13名撰写过2021年ERC-ESICM指南的国际临床专家和2名方法论专家,指南评估了证据的确定性和评级建议,被纳入的证据确定性从低到中等程度不等。






一、“指南”提出的最新推荐意见



1. 对于心脏骤停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建议持续监测核心温度并积极预防发热(定义为体温>37.7 °C)至少72 h。


2. 预防发热可通过暴露患者、使用退烧药或目标温度为37.5 °C的降温设备进行降温。


3. 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或反对心脏骤停后将温度控制在32 ℃~36 °C或进行早期降温。


4. 不建议在ROSC后主动对轻度低温的昏迷患者进行主动复温。


5. 不建议在ROSC后对轻度低温的昏迷患者主动复温以达到正常体温,不建议在ROSC后立即快速输注大量冷静脉注射液进行院前冷却。





二、“指南”的其他建议



1. 专家组建议对心脏骤停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体温控制,尽管这方面的证据有限。但专家组认为在大多数护理资源充足的环境中,温度控制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温度控制会更具挑战性。


2. 专家组不确定心脏骤停后的最佳镇静策略(药物、剂量、持续时间)。但是,使用短效镇静剂可能会使一些心脏骤停患者更早地醒来


3. 理想的降温技术应易于实施,且能快速达到目标温度,并能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实现严格的体温控制。专家组一致认为,降温装置应包括连续温度监测,以实现主动控制并保持稳定的温度






三、“指南”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1. 目前没有试验将正常体温/发热预防与无体温控制进行比较。


2. 关于院内心脏骤停后温度控制的潜在益处证据有限,一项多中心RCT试验比较了院内心脏骤停复苏患者的体温控制、低温和常温的潜在益处,其结果尚未知。


3. 低温患者体温控制的有效治疗窗口尚不清楚。


4. 温度控制的最佳持续时间未知。


5. 目前尚不清楚温度控制的临床效果是否取决于根据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提供的适当剂量(目标温度和持续时间)。


6. 目前还没有发现心脏骤停后患者的最佳镇静策略。


由于心脏骤停发生后累及全部器官系统的病理生理损伤机制,临床上对病情的评价和复苏后的器官功能支持一定是系统性的,仅强调针对某个器官系统进行评价与支持不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尽管亚低温治疗已经体现出其在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保护方面的优势,但最终使患者获益的不仅是体温的降低,还需要亚低温治疗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器官功能的连续评估与监测、必要的辅助支持治疗等集束化诊疗策略的执行



撰写:刘家甫

编校:仇俊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肺复苏低温治疗(心肺复苏低温治疗时间)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