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治疗(经导管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经导管治疗(经导管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经导管治疗(经导管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治疗(经导管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作者:吴佳倚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云南医师讯 新年伊始,2021年1月6日,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平地一声惊雷,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领导的医科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教授团队,使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MitraClip®系统,成功完成一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二尖瓣夹合术)。这是MitraClip®系统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后的首例临床应用。

此次手术的患者为79岁男性,患有重度二尖瓣返流(MR≥4+)合并持续性房颤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合并症,超声诊断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脱垂区域为P2累及部分P1瓣叶。术前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多学科团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反复研究,确定患者不适合进行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决定选择微创的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

术中经股静脉穿刺,使用MitraClip®独特的三层双调弯导管,经右房穿刺房间隔,将导管送入左心房,到达二尖瓣目标位置。随后,在经食道超声及血管造影技术引导下,术者利用两个MitraClip®夹合器,准确捕获并夹合二尖瓣瓣叶,完成经导管缘对缘修复。夹合器释放后,超声显示返流几近消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耗时约50分钟。

术后,潘湘斌教授对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作出了评价:

“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微创的方式更适合高龄高风险的重症二尖瓣返流患者,在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风险的同时,更有术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因此可以说MitraClip®的上市后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二尖瓣返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心脏瓣膜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变,指患者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得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R≥3+)可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心跳过快等症状,会增加患者心衰、心律不齐、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尖瓣返流发病率居心脏瓣膜病首位。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估测,中国中重度二尖瓣返流的患者数量在800万以上,其中75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但由于传统的外科开胸治疗方法相对高龄或高危患者,风险较高,所以高龄患者中得到手术治疗的比率低于2%。

近年来,随着结构性心脏病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手术逐渐兴起,其中,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产品,为了让我国广大二尖瓣返流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经论证,于2020年批准MitraClip®在国内上市。

近年来,在胡盛寿院士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潘湘斌教授带领的复合技术团队融合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影像科、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的骨干专家,内外兼修,年手术量近3000例,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

在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方面,除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介入技术以外,潘湘斌教授团队同时承担了大量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介入器械的临床研究并担任主研单位,在国际上首创了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完成世界首例超声引导介入二尖瓣置换手术、世界首例完全可吸收封堵器植入手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多次受邀到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土耳其、香港、肯尼亚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现场演示手术;团队依托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复合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肯尼亚等30余个国家的学员。

此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系统)中国大陆上市后首例临床应用圆满成功,标志着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正式造福中国患者,是我国二尖瓣介入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开启了我国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的黄金时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经导管治疗(经导管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