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寒假热治疗(真寒假热治疗方法)真寒假热治疗(真寒假热治疗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真寒假热治疗(真寒假热治疗方法)

真寒假热治疗(真寒假热治疗方法)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寓意草》、《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以前,我总听别人说,中医治病,只是靠猜测。

病人来了,郎中看着对方就开始猜测。猜到什么,就按什么治。治好了,那就是猜个正着。治不好,就是猜错了,咱继续猜。

我听这话,有说不出来的难受。

中医治病,怎么靠猜呢?如果真的只靠猜测,那厚厚的一本中医诊断学,还有啥存在的必要?

来吧,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想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中医,是怎么样有理有据地看病、治病的。

故事的主人公,叫喻昌。他是明末清初的大医生,著有《寓意草》一书,影响很大。

我下面要讲的故事,就出自《寓意草》。

话说有一个人,医案记载,是“徐国祯”。

这个人,得了伤寒有六七天之久了。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身上发热,两眼发红,反复叫人给他端水来。可是,水到眼前,他又不想往里喝。


与此同时,他特别烦躁,将家里的门窗全都打开,然后一头倒在地上,来回打滚。为啥?地上凉快一些。

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感觉不够劲儿,于是就要跳井,在井水里凉快凉快。

你说说,这架势,谁见过?

这可咋办?这家人可能很有钱,找了好几个郎中来看。其中,就有喻昌。

面对这个患者,有一个郎中就说,这显然是有内热。所以,得用承气汤之类泻下之品,把患者身体里的燥热泄出来。

可是,在一旁的喻昌,却不同意。他仔细诊脉,发现患者脉象洪大无序,重按无力。他当时就说,这个情况,应该用人参、附子、干姜之类的热药来温补。怎么能用寒凉的泻下之法呢?

对面的郎中一听,气得差点笑出来,道:“喻昌啊喻昌,亏你还是个郎中,你怎么连这点见识都没有?患者现在显然是燥热难耐。你再用干姜、附子来温补,那好了,他吃完之后直接就燥热得上房揭瓦了”。

喻昌一听,也来了劲头,声调提高了一些,说:“患者现在是内有真寒,阳气外越,而显示出真寒假热的状态。这么严重的情况,我用干姜和附子都怕不够用呢,再用寒药来攻下,岂不是雪上加霜?再说了,患者给他的水,他喝不下去。你想想,他连阴性的水都喝不下去,更何况寒凉地泻药了”?

这番话一说,对面的郎中顿时没了嚣张气焰。

接着,喻昌乘胜追击,道:“现在必须马上做决定。不然,一会儿天降大雨,患者这架势再淋雨,里外都寒,那就顷刻毙命了”。

最后,喻昌一拍胸脯:“我就在这坐着,不走了。给他灌下附子干姜和人参。如果出了差错,我负一切责任”!

听他这么一说,在场的其它人,都纷纷点头。最后,大家决定放手一搏,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煮药汁冷服。

结果怎么样?患者喝下去以后,烦躁欲死之感,立刻消失,反而开始发寒战,盖棉被。这一看,就是阳气衰微的正常现象,体现出来了,真寒假热,阴阳格局之状,缓解了。

这时候,原方再投一剂。最终,患者身体微微出汗,人退人安。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就被记录在《寓意草》第一卷里头。感兴趣的朋友,你自己可以去翻一翻。

其实,在这段医案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喻昌作为医学大家,对辨证的准确把握。

你看,他通过患者脉象洪大,但重按无力的细节,以及给他水却喝不下去的状态,非常敏锐地看到了寒邪内盛,阳浮于外,真寒假热的关键问题。于是,他力排众议,主张重剂温补。最终,这个患者转危为安。如果真的用了承气汤之类的攻下寒凉之品,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先贤大医们的精湛技术,和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的辨证本领。

因此,中医治病,绝对不是靠猜测的。它靠的是准确的辨证,依据辨证结果来立方、选药。当然,不同的人,辨证的水平不一样。有的人,稀里糊涂,连连出错。有的人,则见识多广,思维缜密,善于发现问题。这也是找中医看病,大家都喜欢找老中医的原因。因为人家经历得多,看得准啊。

总而言之,我觉得,中医是严谨的,是科学的,和臆测和猜测,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文老师希望这篇小故事,能帮助更多人,用正确的视角来看待中医。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我感谢你的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真寒假热治疗(真寒假热治疗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