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治疗癃闭(蝉蜕治疗什么的)蝉蜕治疗癃闭(蝉蜕治疗什么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蝉蜕治疗癃闭(蝉蜕治疗什么的)

蝉蜕治疗癃闭(蝉蜕治疗什么的)

王昆文:治病需要“灵感”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医生,“灵感”的有无十分重要。因为有“灵感”与“缺乏灵感”,其治病效果大不一样。那么,所谓的“灵感”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灵感”,就是医生智慧的火花在对疾病诊治的过程中随机触发的突发式的闪现。还是由于这一触发,往往会使医生们看清疾病的本质和症结,尤其是那些病机比较复杂的疑难杂症,从而为治疗指明方向,或找到一种有效的治法。

“灵感”就是对疾病病机的捕捉

从某种意义上说,“灵感”就是对疾病病机的捕捉。

清代名医王孟英曾说:“审证犹如燃犀烛怪,用药尤贵以芥投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如果没有医生的“灵感”,没有智慧火花的闪现,行吗?当年,扁鹊见齐桓侯,就是凭他高超的望诊技术,一下子就觉察到桓侯之疾不治将深,在反复劝导其治疗而遭拒的情况下,以至于最后辞之而不治。这不能不说他具有“灵感”。故太史公司马迁说:“使圣人予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这种“予知微”,即见微知著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具有“灵感”的一种表现。一个缺少灵感的医生,往往也缺少这种“予知微”的能力,从而丧失对疾病及早诊治的良机。

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癃闭时,从《易经》中感悟到人身气化如天地日月、寒暑之相推,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他认识到小便正常流通与否,必须靠阳气的宣通与阴血的濡润,二者缺一不可。因而他创立了“宣阳汤”和“济阴汤”二方,二者交替服用。这确是抓住了治疗癃闭的根本,可以说在前人治此病的基础上别开生面,有所发展。试想:如果他没有“灵感”,不是善悟多思,能够创立出这样的方剂吗?

又如王孟英治张雨农司马一病中,他在司马谈及体内羸惫情形的一瞬间,即获得了“是阳气之不宣布也”这一灵感,因而他突然发问道:“公其久不作嚏乎?”这一问问得好,因为这是他依据《内经》中“阳出于阴谓之嚏”,以及张仲景关于“中寒不得嚏”等论述而联想起来的,并由此而创立了温中补虚、宣通中阳以取嚏的治法,而其所拟方药也确实见到了疗效,从而弥补了前辈医家在这方面的不足。这里我们不要小看了王孟英似乎仅仅是为了使患者得到一个喷嚏而已,看似这与疾病的本身无关大体,然而实际上它包含了王孟英对此病病机的深刻认识,因而对其治疗有指导意义。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凭其智慧与灵感诊治疾病的又一个出色的代表人物。从其医案中可以看出,他往往凭病情反应中的一点蛛丝马迹,或者说从某一细微表现处就看清了疾病的本质,故其治病多能“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观其处方用药,虽只寥寥数味,但却是构思巧妙,于前人治法外往往有所发展和创新。

如有人受其“久泻乃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内动”的启示,在临床上凡遇伴有精神情志症状的慢性腹泻患者,则于处方中加入具有祛风解痉平肝作用之蝉蜕一药,每收良效。这也可谓是从读叶氏医案中获得的“灵感”吧。不过也得实事求是地说,为什么一些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会或多或少的失传,或无法被后人继承下来,这也不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灵感”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吗? 它只能用心去捕捉,而不能够传授。

“医者,意也”

古代不少中医都赞同或欣赏“医者,意也”之说法。我认为,这句话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谓“意”有揣想、揣测、类推、意会之意,正如《素问》所云“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灵枢》所云“心有所忆谓之意”。当然,其间需要医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对病情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做出综合性的判断,然后确立治法,所谓“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唐初名医许胤宗对此解释说,“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这就说明,“意”或“灵感”的获得,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医生“灵感”的获得,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要靠经验的不断积累,所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三折肱而成良医”。这方面,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的中医学为医生们“灵感”的获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其次,是要多读书,多读医学典籍,包括读一些前人医案,广泛吸取他人经验和体会以充实自己;同时也要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军事等,因为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集大成者。医生们的智慧就是从中产生出来的。试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就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吗?该书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凡 361 种,又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凡 591 种。王世贞说他观其书“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兹岂仅以医书觏哉!”李时珍也说:“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

最后,就是要求医者有较高的天赋,即古人所谓聪明理达,悟性要高,思维敏捷,不笨拙。

书法家沈鹏先生论书法之道云:“好作品带有不可重复性……要知道灵感是一闪现的东西,在这之前要长期积累。”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医生的“灵感”是要靠辛勤劳动而获得的,要在临床上不断地探索、总结,尤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运用自己从多种学科中获得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即用智慧来处理疾病。

有人说,搞科学需要艺术家的灵感。正是由于疾病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医生,“灵感”不可或缺。相当一部分疑难重病的病机往往更复杂、更隐蔽,因而更需要具有“灵感”的良医,像华佗、扁鹊、张仲景、王孟英、张锡纯等一类人。因为有“灵感”才能有发现,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出奇方、获奇效。兵书云:兵以正合,以奇胜。治病处方用药也同样如此。总之,治病需要“灵感”,或者说治病需要智慧。愿临床医生们都多一份“灵感”吧!

黄煌:一看就准的桂枝汤证

离开南京那天,老Z女儿来信告诉我她父亲服汤药后持续多天的高热没了,自汗也止了。来台北后第3天,又收到她短信,告诉我不仅体温正常,食欲明显好转,而且腹泻也止了。

老Z今年50多岁,一个多月前发现胰腺占位,手术后十余天就开始发热,每天发热,持续20余天,最高达40度,有两次寒战异常,拥厚被三床仍嘎齿有声,每天发汗严重,日更衣四五次。但检查无炎症迹象。术后体重锐减10余公斤,可能是胰腺手术的原因,每天大便不成形或腹泻。

那天我到病房看他,精神虽尚饱满,但脉洪大而搏指,重按无力,两小腿肌肉萎缩而无浮肿。正气明显不足,虚劳重症。我用的是桂枝汤加人参:

桂枝10克、肉桂1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晒参15克、干姜10克、红枣30克。

服药后当夜即无发热,3天后原方加麦芽糖50克、生晒参加至20克。从目前情况看,病情尚稳定。桂枝汤加人参方的退热止汗效果满意。

当时,我见多汗高热脉洪大,曾考虑过使用白虎加人参汤,但白虎汤证多身热面白便干结者,且其病或是外感暑热,或出血,或消渴,而老z病谱不合,而且面色黄而灰暗,其体也不合。也曾想用黄芪建中汤,后按其小腿,肌肉萎缩且无浮肿,就此排除;那为何不用五苓散?五苓散所治疗的蓄水证,老z不呕不渴,且无浮肿,也不在选择之列。当时,方证立判,没花几分钟。

我临床看病,用得比较多的是直觉思维,眼前先浮现数方证,然后逐个比照,最后选其最合适者。这种看病方式,要求医生精神饱满,方证方能跳得出,认得清。据说,清末苏北名医赵海仙必定大烟抽足以后才诊脉;大塚敬节先生晚年看病,需要喝葛根汤提神;我也曾经看到,日本京都坂口弘先生在进诊室之前,双手沐面,然后伸臂扩胸,嗨嗨大喝几声,精气神振足了才行。我给老Z看到那天,正是午睡后,所以,一看就准。

— THE END —

▶ 版权声明:

1、文源:《坐堂医笔记:王昆文老中医从医感悟》 ,编校/杨来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蝉蜕治疗癃闭(蝉蜕治疗什么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