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治疗书(认知治疗书籍)认知治疗书(认知治疗书籍)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认知治疗书(认知治疗书籍)

认知治疗书(认知治疗书籍)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看到同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你也想考个证傍身,以备不时之需。但面对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证书,你又不知道考哪个好;


计划了每天睡觉前读半小时书,可是上床后就是不能集中精力看书,总是不由自主地去刷手机或跟朋友闲聊;


报了读书写作训练营的课程,也跟着老师的步伐在学习,可是其他学员都有了学习成果,你基本还在原地踏步……


于是你陷入了焦虑中,常常痛苦地自问:“我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既不是你能力有问题,也不是人品待提升,而是你的认知需要改变。


因为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名为《认知觉醒》的书中说到,想要遇事不焦虑、做事能专心、学习有方法,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


这本书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让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然后通过冥想、关联、反馈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这本书的作者周岭,曾经是一个跟大家一样爱焦虑、又不懂得该如何专注地工作和学习的人,后来他发现人要想成长和改变,就要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清晰,通过了解人的大脑构造,研究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他开始真正觉醒,最终提升了自己的自控力、专注力和学习力,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书籍上市后,影响力和传播力很广,有300多家知名媒体争相转载,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网易公开课、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等,读者好评如潮。

好了,简要介绍完这本书和作者之后,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维度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天,我会告诉你,焦虑是人的天性,但懂得了一些规律后,很容易扫除。


第二天,我们聊一聊怎样开启元认知,让自己保持极度专注,收获斐然成绩。


第三天,我要跟你分享如何进行深度学习,让自己成为一枚“牛人”。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焦虑为什么是人的天性?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说起焦虑,大家好像都不陌生,它有时就像个影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我们身边跳了出来。


比如,今天你给自己定了要完成8项任务的计划,但到临睡前发现还有3项没做完,便开始焦虑了,如果不继续做,今天的计划就没有全部完成;如果继续做,就得至少再晚睡2小时,身体会吃不消。


再比如,很多孩子升入初中后开始提前补习校本课的内容,你本来不打算让孩子补,可又怕被落下,所以也很焦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所以说焦虑真的是无处不在,它有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要决定某件事时,可能出现在我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也可能出现在我们遇到某些困难时,让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而产生担心或紧张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焦虑呢 ?书中说,是因为我们的理智脑太弱造成的。


人的大脑由三部分组成: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理智脑源于灵长类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本能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及时满足,比如它支配着我们饿了就要赶紧去找饭吃、困了就快躺下睡觉;情绪脑的特点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比如我们学习累了,它就暗示我们去抱怨几句,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起手机玩一会儿。理智脑的特点是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比如我们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天,很想晚上看会儿电视消遣一下,但理智脑会让你主动打消马上去看电视的念头,而会提示你把今天计划要读的书看完了再去娱乐。


理智脑虽然好,但它是后来才在大脑中形成的一个新皮层,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力量非常弱,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就是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控制下,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而这些正是让我们经常焦虑的原因。


闺蜜小航特别上进,大学时一口气考下英语六级证书、导游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工作后仍不肯对自己有丝毫的放松,这几年也从职场小白一路坐到部门主管的位置。但她依然每天很焦虑,因为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入公司高管的位置。要想坐上这个位置,她不但要实现业绩再翻两倍,还要通过一个国际认证资格考试。这半年多,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早晨5点半起床给家人做早餐,白天一整天在单位忙碌,晚上自学国际认证资格考试内容。


但她毕竟也是个正常的普通人,在她的大脑中,也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占的比重大,这两重大脑也总跟本来能力就弱的理智脑争夺她,常常使她面对排满的一大堆的日程而焦虑不安。理智脑太弱,就容易让我们产生焦虑的情绪。


掌握这些规律,扫除焦虑


那你可能要问了,理智脑力量弱导致我们经常会焦虑,那我们岂不是无可救药了?别急!书中告诉我们有三个方法可以扫除焦虑。


第一个方法是,懂得复利曲线规律。


复利曲线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吧,它的特点是前期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收益却不明显,甚至十分缓慢,但一旦达到一个拐点时,就飞速增长。


比如我们拿1万元本金,按年收益率10%计算,第一年末会得到1.1万元,把这1.1万元继续按1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末得到1.21万元,但继续这样投放,到第八年时是2.14万元,到第二十年时,可能会得到几十万。


这个复利曲线,也适用于我们对付焦虑上。


前面我们说到,焦虑是因为我们想做出一些有成效的事情,但本能脑和情绪脑期待这些成效马上显现。如果明白了成效的显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那么焦虑就是自讨苦吃,莫不如放下它,耐心等待拐点的出现就好。


同学丽敏是一个天生爱美的女人,但她又是易胖体质,如果一周内多到饭馆吃几次饭,小肚腩立马就鼓起来,漂亮的衣服只能束之高阁。


为了控制住体重,她这几年陆陆续续地用了不吃晚饭的做法,但只要偶尔管不住嘴,连续吃上几顿,体重就又开始反弹,为此她十分焦虑和苦恼。


一次,她听到了复利曲线这个概念,知道了必须坚持到一个拐点才能真正有效,于是她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坚持节食、锻炼、泡脚,结果体重掉了20多斤,她又坚持了三个月,现在已经达到了不反弹的效果,给她高兴坏了。


看看,这就是复利曲线的神奇效果,只要坚持到一个拐点,效果就会出现。



第二方法是,呆在舒适区边缘。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分为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舒适区,顾名思义就是让人感到舒服、清闲的那个区域,困难区就是让人觉得特别压抑、难受、不愿意呆的地方。这两个区域都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因为太闲、容易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太压抑、那肯定会焦虑。所以舒适区边缘——那个让人感到不至于太过舒服和清闲、又不是很难达到的一个区域,是最适合缓解焦虑的。


比如,我们每天背10个单词很轻松,感觉可以再加点,结果加到20个单词就感觉困难了,常常是记住了这个又忘了那个,弄得很焦虑。后来用了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方法,每天背诵15个,结果既不累、又全都背了下来,心里很满足,焦虑情绪自然就消失了。


所以经常让自己呆在舒适区边缘吧,这个区域能让我们克制欲望,不去制定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计划,也能让我们面对现实,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样,也就少了焦虑。


第三个方法是,平稳渡过平台期。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无论学什么,都是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这就是进入了一个平台期。进入平台期的人们,大多都会焦虑,因为它又触碰了我们急于求成的情绪。


然而,平台期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与上升期交织在一起,呈波浪形式向上延展的。因为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一边接受新的知识,一边与旧知识发生连接,并不停地进行巩固。巩固的时候就是进入平台期的时候,但一直坚持让新旧知识发生连接,就会继续曲线上升。


所以想扫除焦虑,先要懂得这个规律,并让自己平稳渡过平台期。


拿学习英语这件事举例子,小王和小张同时报了托福考试培训班,小王每天早晨拿出半个小时听音频,足足坚持了6个月,而小张开始坚持得也不错,但到第4个月时仍觉得不能完全懂音频里的内容,就停下了。结果小王以高分顺利通过了考试,而小张却因为差了3分没有通过。小张失败的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过滤器”,通常需要6个月的平台期才能实现。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马上看到结果也不要焦虑,安稳地渡过了平台期,美好的未来就会向你招手。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今天跟大家聊了如何扫除焦虑,做一个从容自信的人这个主题。


首先讲了产生焦虑的原因是由于理智脑力量弱造成的,随后讲了扫除焦虑可以通过用好复利曲线、让自己经常呆在舒适区边缘和平稳渡过平台期等方法。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和大交流一下吗?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明天我们将要讲决定我们专注力是否集中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高度专注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认知治疗书(认知治疗书籍)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