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蛋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羊蛋红色的是怎么了)羊蛋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羊蛋红色的是怎么了)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羊蛋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羊蛋红色的是怎么了)

羊蛋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羊蛋红色的是怎么了)

由于现在对羊肉需求的增加,山羊也开始圈养,羊群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活动量变小,饲料变得单一,容易造成羊群的抵抗力下降,引发一些传染病。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下山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方法。

1 病原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其病原是传染性脓疱病病毒,也称口疮病毒,是属于痘病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毒,病毒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砖块形状,粒子表面呈现管状条索交叉成线团样,是一种双股DNA 病毒。

2 流行特点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我国各个饲养山羊的地区,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各品种、各年龄的山羊都可发生感染,但是以羔羊最易发生感染,尤其是1 月龄以内的,且影响较为严重,成年山羊一般是散发。本病主要通过伤口和黏膜进行感染,病羊和隐性感染的山羊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一般发生在较为干燥的秋季,潜伏期在1 周左右。引发山羊发病的原因很多,圈舍通风不好,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湿冷,饲喂坚硬的饲料,母羊奶水不足等因素,均可引发该疾病的发生[1]。

3 临床症状

9~13 日龄的羔羊最易感染,尤其是1 月龄以内的发病最严重,秋季多发,感染后3~7 d为潜伏期,初期口唇部出现红色斑点,有水疱突起,食欲废绝,精神不佳,眼周围、四肢及尾部相继出现红斑,几天后变成黄色、灰色或者棕黑色结痂,以后结痂逐渐扩大变厚,组织器官被整个结痂覆盖,体温升高,最高达到42 ℃,严重的病羊面部呈鸭嘴样,最终会衰竭死亡。山羊传染性脓疱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多临床症状,通过发病部位分类可将其分为4 种类型,分别是唇型、外阴型、蹄型以及混合型。

3.1 唇型

唇型传染性脓疱病是山羊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相当高,病程一般可达3 周。山羊发病后在山羊的嘴唇、嘴角甚至是鼻镜,都会出现一些小红点,这些小红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就变成结节,结节继而变成水泡,甚至是脓疱,这些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就形成黄色硬痂,严重的病例这些表现波及更广,甚至在山羊的眼睑、颜面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硬痂。这些硬痂一般都出现严重的肉芽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山羊的采食。

3.2 外阴型

外阴型或者生殖器型,这种类型比较少见。

3.3 蹄型

蹄型仅仅侵害绵羊,一般单独发生,很少与唇型、外阴型及混合型同发,患畜一肢或几肢蹄叉形成水疱。

3.3 混合型

此种类型也比较少见,可见眼部有分泌物,患有结膜炎,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

4 诊断与防治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可以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病毒等试验方法,确诊为山羊传染性脓疱病。

本病的防治主要是保护山羊黏膜和皮肤,防止创伤再次感染,饲料和草料要避免尖锐的刺,拣出芒刺,避免山羊在食草时牙齿受到外伤,减少其啃墙、啃土的机会,保护好皮肤黏膜。购买羊时避免从疫区引入,必须购入时,要进行隔离检疫1~3 周,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检查,进行多次消毒和彻底清洗。羊舍要保持干燥、整洁、通风良好,多供给饮水。一旦发病,隔离病羊,做好环境消毒,对羊舍、用具、病羊体表和蹄部彻底清洗,用百毒杀或者碘溶液消毒环境,每隔1~2 周使用高锰酸钾进行饮水,对于患羊,对其烂肉和痂皮作去掉处理,用双氧水或者1%的醋酸、0.01%的高锰酸钾清洗患部,擦干后涂抹紫药水或者消炎药碘甘油,使用病毒灵、抗菌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5~8 mL,并配合镇痛消炎药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 次/d,连用3d,一般2~3 d可愈合。母羊乳房可用肥皂水清洗,定期将奶挤出防止进一步感染成乳房炎,患部涂抹青霉素软膏。病情轻者加强护理,精心饲养,病情比较重、几天不吃食的羊,给予米汤或者其他稀状食物,防止其过度饥饿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引起死亡。

希望上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养羊户朋友, 大家在养羊的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可以作为参考,或者咨询当地兽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羊蛋上长红点是怎么回事(羊蛋红色的是怎么了)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