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多了骨节疼痛是怎么回事(走路多了骨关节痛咋回事)走路多了骨节疼痛是怎么回事(走路多了骨关节痛咋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走路多了骨节疼痛是怎么回事(走路多了骨关节痛咋回事)

走路多了骨节疼痛是怎么回事(走路多了骨关节痛咋回事)

长期徒步真会损伤膝盖?路走多了,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徒步是一种公认的比较好的健身方法,适当徒步走路可消耗热量,利于控制体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走路可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延缓衰老,起到活动筋骨,疏通淤滞脉络、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疲惫的大脑放松,恢复精力等功能。

近年来,各种徒步快走队风靡一时,不管是晚上还是早上出去,都有许多不同的快走队,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都走的飞快,微信运动及各种运动软件也在激励着大家走路。

不管是为了登顶榜首,还是为了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对身体来说好处不少,不过有不少走路多的人,表示自己的膝盖有点疼,稍微走点路就疼,已经不敢再走路了。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能再走路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路走多了,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每次膝盖出现问题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缺钙,骨骼中的钙质少,确实会引起关节疼痛的情况,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很少见,生长期的小孩以及年纪大的老人可能会出现。

但此时的身体,还会伴随着腿部抽筋,身体有面黄肌瘦的情况,若只是单独的膝盖疼,跟缺钙没太大的关系。

膝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关节,几乎所有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膝盖活动。而且,在运动过程中,膝盖会承受全身的重量,如果运动方式不当、运动时间过长,就可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从而出现疼痛感。

膝痛原因多种多样

1、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能够保护膝关节,外界给膝盖施加压力时能够给予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当半月板受到损伤时就会引起膝盖的疼痛感,尤其是走路时更为明显。另外当膝盖总是处于超负荷时,就会让膝关节肿胀而引发明显的疼痛感,走路时关节有摩擦音。

2、脂肪垫劳损

脂肪垫能够让关节处于稳定状态,减少了对其摩擦力。如果长时间受到摩擦或者外伤时,脂肪垫就会处于肥厚和充血状态,从而引发炎症,让膝盖关节活动时受到限制,导致走路膝盖疼痛。

3、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

膝关节周围韧带,是主要控制膝关节稳定和运动的主要结构。当膝关节伸直、弯曲的时候,周围的韧带会承受一定的力量,来保持膝关节功能的正常。一旦韧带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的损伤,就会出现走路时膝关节疼痛症状。

4、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滑膜细胞分泌滑液,能帮助保持关节软骨面润滑,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膝盖发生外伤或过度劳损时,滑膜损伤,产生大量积液,导致关节内压力增高,不及时消除的话,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走路久了就容易感到膝盖疼痛。

5、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为休息痛,表现为休息后出现疼痛,活动片刻即缓解,但活动过多后,疼痛又加剧。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

6、髌骨软化

髌骨软化初期,开始有酸胀不适,之后出现持续性钝疼。其规律为,开始活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开后疼痛减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上下楼梯、下蹲起立、负重行走、用力踢球等),凡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时,都会出现膝部的疼痛,都是髌骨软化的征兆。较重的人们,在平常步行时也出现髌骨处的疼痛。

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可能各种各样:关节内软骨的过度受力或受力不均匀、肌肉不正确的用力、肌腱被过度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等都可能是引发膝关节疼痛的原因。

要怎么缓解膝盖疼痛?

1、合理的使用冷敷和热敷

膝盖疼痛时可以采取冷敷或者热敷的方式来帮助缓解疼痛,热敷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让周围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如果膝盖有出血症状时,不能盲目的热敷。冷敷能够缓解膝盖的水肿,帮助炎症的吸收。

2、积极的控制体重

膝关节会承受着上半身的重量,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更多,增加了膝关节的损伤度。应该适当的减肥,控制好体重,减少对膝关节所带来的压力。

3、不能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

部分人群认为膝盖疼痛就应该躺在床上多休息,这样才能让病情快速恢复,其实不然,如果长时间躺着不动时就会让肌肉萎缩,减弱了保护关节以及骨骼的能力,从而加剧了疼痛感。膝关节疼痛是可以做缓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或者打太极拳。

4、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膝关节疼痛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只有查出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够缓解膝盖的疼痛感,不能盲目使用止痛药物,不然会影响到医生诊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走路多了骨节疼痛是怎么回事(走路多了骨关节痛咋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