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不想吃饭还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不想吃饭还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分手后不想吃饭还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

分手后不想吃饭还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售后客户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客户,因为减肥经历非常丰富,不会规律吃饭,要么极度节食,要么会有暴饮暴食。这其实事很可怕的进食障碍的前期。我们知道著名歌手卡朋特就是因为厌食症而去世。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就是讲这个进食障碍问题的。

这本书通过一位歌手节食减肥,患上进食障碍,最后康复拥有健康美的经历,讲述了进食障碍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不幸被它缠上了,又该如何摆脱它

在当今“以瘦为美”的审美压力下,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形体产生了焦虑,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体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节食,但是小心,可不要走火入魔。

你可能也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人特别怕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跳到体重秤上看有没有变重。虽然她的体重在下降,但还是感觉自己很胖。她是食物热量方面的专家,一切含有脂肪的食物都在禁止之列。她虽然已经饿得发昏,但绝不承认饿了,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偷偷去暴饮暴食一顿,然后又悔恨交加地把所有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她为了消耗热量,可能会抓住一切机会运动。缺乏能量的身体开始发出警报,她的心律过缓、骨质疏松、皮肤干燥、脱发、头晕、疲倦,包括脸在内的全身都会长出一层柔软的细毛,因为饥饿的身体需要保持体温。她最后可能会因为心脏衰竭或其他身体并发症而死。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对进食障碍患者的真实写照。

进食障碍,通俗地说,就是与不能好好吃饭有关的疾病,包括厌食症、贪食症以及暴食症等。其实啊,这本书的作者就患有这种可怕的疾病。在《与进食障碍分手》这本书中,作者记录了自己如何在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将纠缠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进食障碍,看作是一个诱惑她、控制她、虐待她的虐待狂,因此,治疗进食障碍,并不是要消灭一种疾病,而是要解除一种虐待关系。

正是这个看问题的全新视角,给作者带来了康复的转机。这个虐待狂一直告诉她越瘦越好,瘦是生活的希望,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要么不吃,要么狂吃,然后呕吐,在身心备受摧残之后,她决心与这个虐待狂彻底分离,在经过三年持续的治疗之后,她成功地与进食障碍分道扬镳,真正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主人。

正是这个看问题的全新视角,给作者带来了康复的转机。这个虐待狂一直告诉她越瘦越好,瘦是生活的希望,吃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要么不吃,要么狂吃,然后呕吐,在身心备受摧残之后,她决心与这个虐待狂彻底分离,在经过三年持续的治疗之后,她成功地与进食障碍分道扬镳,真正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主人。

另一位作者拉特利奇,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出版了很多专著。这本书受到医疗人员的广泛赞誉,给病友们带来了康复的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进食障碍专家李雪霓领衔翻译,并且由院进食障碍诊疗中心的主任,张大荣主任医师主审推荐的,可以说,是进食障碍领域难得的好书。

什么是进食障碍呢?它的英文名是 eating disorder ,这两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分别为e和d,合起来“Ed”就成了进食障碍的简称,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有时候也用Ed来指代进食障碍。进食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厌食症、贪食症和暴食症。作者谢弗患上的是“厌食症”。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厌食症指的是一种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身心功能紊乱的疾病,这种疾病有三个诊断标准,一是非常怕胖,二是实际不胖但是感觉自己很胖,三是体重低于正常值。在年轻女性中厌食症患病率在0.4%左右,男性患病率目前还不清楚。

在听到“节食”,“厌食症”的时候,我们联想到的通常都是骨瘦如柴的外形,但是,谢弗提醒我们,进食障碍的本质并非体重或者外形,体重正常甚至健康的人也可能患有这种疾病,谢弗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正是体重正常的时候,进食障碍的本质其实是过度控制,完美主义,自我厌恶和伤害。通过这些描述你可能看不出这个疾病的狰狞之处,但是,进食障碍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记录并未显示Ed的受害者们死于厌食或贪食,据报道,她们大多死于心搏骤停、肾衰竭或其他躯体并发症。美国目前有500万到1000万女性患有进食障碍,而本书的作者曾经就是其中之一。

谢弗是什么时候患上厌食症的呢?从懂事以来,她就很在意自己的外形,4岁的时候,就嫌弃肚皮上的肉和腿上的脂肪,7岁的时候听说橙汁儿里有卡路里,从此以后再也不喝了,小学拍照被安排在第二排,第一排女生很瘦,于是怀疑自己肯定是太胖了,高中开始不吃午饭,大学进一步控制进食,饥饿难当的时候就暴饮暴食,曾经在凌晨一点的时候,一路从肯德基吃到麦当劳,再吃到比萨店,甚至吃垃圾桶里的饼干,狂吃之后是内疚、罪恶和后悔,这吃进去的每一口都会变成肉,长在身上,因此,要把吃进去的全部都吐出来,然后节食,再开始下一轮的暴食、清除、节食循环。

谢弗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于是她找到了一位叫拉特利奇的心理治疗师,这位治疗师让她把进食障碍,也就是“Ed”,看作是一个控制自己的虐待狂,所有这一切都是这个虐待狂的把戏,它不仅占有了作者的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肉体,让她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是胖或者瘦,而且占有了她的灵魂,让她觉得节食和暴食都是自己的主意。现在她要做的不是用纸巾擦眼泪,而是要解除和Ed的虐待关系。这一看待问题的新视角,给谢弗的康复带来了转机。

谢弗现在决心要和 Ed 这个虐待狂彻底分手,但是要怎么分呢?要分的话,首先得有一个分的对象,所以第一步就是和 Ed 分离,辨别哪些是 Ed 的声音,哪些是自己的声音,这一步非常关键,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呢,一是为之后反对和违抗进食障碍做准备,二是让患者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有了分手的对象之后,就要对这个对象说“不”,并在行为上进行违抗,停止紊乱的进食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三步:分离、反对和违抗。分离和反对,是在思维层面上与 Ed 决裂,违抗则是在行为上与 Ed 决裂。这三步,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谢弗花了三年的时间才能娴熟地使用这三步,最终摆脱 Ed 的控制。

谢弗是怎样在思维层面与 Ed 决裂的呢?也就是如何辨别 Ed 的声音,并在这些声音一出现的时候,就意识到这是 Ed 的,而不是自己的呢?治疗师在谢弗面前摆了两把椅子,一把给谢弗坐,一把给Ed这个虐待狂坐,然后让谢弗戴上一个面具坐在虐待狂的椅子上,扮演 Ed 跟自己说话,然后坐在另一把椅子上说说自己的看法。谢弗已经被发作的进食障碍折磨了整整一周,脑子里整天都充斥着一个声音,“你真胖,你永远都不会康复,你未来的人生会一直很悲哀。”这就是进食障碍的声音。

谢弗摘下面具坐到自己的椅子上,一言不发,她已经被进食障碍控制了二十多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小组其他病友的鼓励下,谢弗终于喊出了内心的痛苦:“Ed,你是个骗子,你只是想操纵我,我要离开你。”这次角色扮演让谢弗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感觉到 Ed 和自己之间的差别。这个角色扮演需要经常练习,同时,还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进食障碍的声音,和自己对这个声音的反应记录下来。

角色扮演和记日记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自己与进食障碍进行分离。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不像躯体疾病,我们通常能够看到病变的地方,知道那是异常的,但是心理疾病就不同了,它通常借助我们的思想,通过我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毫不知情,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像进食障碍,我们会亲眼看到自己很胖,感觉就是不想吃东西。谢弗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分离进食障碍的声音。

谢弗识别出来很多 Ed 的声音,坐电梯的时候,Ed 会对她说,“你是电梯里5个人当中最瘦的,你今天真的很特别。”开心还没一会儿,进来了一个非常瘦的女士,于是 Ed 又说:“那个女人比你还瘦,你真是个大块头,你太放纵自己了。”从一楼坐到三楼,谢弗感觉自己一下子就重了二三十斤。在衣橱前面,Ed 会说:“你的紧身牛仔裤穿在身上很宽松嘛。”在餐桌前,Ed 会说:“这么晚了还吃,明天小肚子上会长10斤肉。”等等。只要谢弗的生活、工作、人际出现了任何问题,Ed 都会给她出谋划策,跟说她:“去暴吃一顿吧,管它天翻地覆,吃完再吐,然后再饿上几天吧,世界还是在你的掌控之中。”

进食障碍说的这些是谢弗想要的吗?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吃解决掉吗?那些瘦了又瘦带来的成功呢,那些吃了又吃的快感呢?进食障碍会争辩说,“那是因为还不够瘦,还吃得不够多。”如果问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进食障碍的答案永远是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的“明天”。谢弗等了20多年的“明天”,她已经不想等了,她要对进食障碍的命令说“不”,此时,Ed 就会露出虐待狂的凶恶面目,它会说,如果你继续吃吃吃,就会成为一个大胖猪,你永远都不会成功,一生都会被人瞧不起。这是进食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让人脑袋里充满了负面思维,自我批评,毫无自尊。面对这个问题,治疗师使用了“磁带消除”和“思维替代”的方法来对抗。

治疗师要谢弗回想10个经常出现的负面思维,然后把它们想象成一盘磁带,总是在脑袋里播放,然后按这些负面思维出现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时间长的用长的磁带来代表,时间短的用短的磁带来代表,然后一截一截抽出来撕掉,装进10个信封。以后,每当出现负面思维,就找到对应的信封,告诉自己已经把它从脑袋里拿出来了,让它穿过脑海走掉吧,对于那些挥之不去的负面思维,就再撕一次磁带装进信封。

除了这种“磁带消除”的方法之外,治疗师还提到了“思维替代”的方法,意思是用正面思维来替代负面思维,比如负面思维是“我讨厌自己”,对应的可以用“我喜欢自己的某些方面”等正面思维来替代。

治疗师还建议谢弗每天写下5个善待自己的句子,比如谢弗就写道:“今天你对自己照顾得很好,尽管Ed在你的耳朵里尖叫,你还是充满力量地在康复。”这些新的声音,你可能很难相信,但是,不妨试一试,记在日记本里,当负面思维出现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些不同的声音,并不断地自我重复。这样做很艰难,但日久自有成效,耐心一点。

无论在思维上如何与进食障碍决裂,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为上,只有在行为上违抗进食障碍的命令,才算真正的决裂。进食障碍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主要体现在“吃”这个方面。“吃”是我们天生的本能,但是Ed彻底破坏了这个本能,要重新恢复,就必须违抗进食障碍的命令。谢弗是怎么违抗Ed对进食的控制呢?

她的办法是找一位专业的营养师,由专家制定每天吃什么,吃多少,这样自己就不用考虑下一顿到底要吃什么了。按照饮食计划稳定进食之后,就要过渡到本能进食,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饮食计划的基础上还要听从身体的反应,比如,吃完饭之后还是觉得很饿,那就再吃一份水果,或者别的什么想吃的东西。谢弗把每天吃的东西都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在日记里,并坦诚地把每天的进食情况反馈给营养师和治疗师。

有了饮食计划就能违抗进食障碍的命令吗?要把计划转化为行动实在是太困难了,面对计划的食物,Ed这个虐待狂可能会说,“一口都不要吃。”也可能会说:“全部吃光再吃点别的,然后吐掉。”谢弗坦言,在治疗的头两年,她通常都无法执行饮食计划,经常暴食。即使这样,她也没有放弃自己,在和小组病友相互鼓励的同时,不断对 Ed 的声音进行识别,提醒自己,暴食前那种可怕的焦虑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自己需要的就是坐在那里感受身体的变化,或者通过打枕头把这种感觉发泄出来。

饮食计划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故,比如走亲访友,朋友聚餐。姑妈端上来一盘特意为你准备的食物,不在饮食计划之内,要不要吃呢?以往都是说“好的” 现在说“不”,会有什么后果呢?对未知的恐惧常常阻碍人们改变陈规旧习,但是要有所变化,必须承担这种风险。为了康复,谢弗必须说“不”,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取悦他人。

除此之外,饮食计划还有助于防止过度补偿,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康复了,证明自己没有犯病,刻意去吃热量高的食物。这时候,要提醒自己,一切按照饮食计划进行,虽然这个过程备受煎熬,但是挺过去,就会获得自由。

进食障碍对行为的控制除了“吃”这个方面外,还体现在穿衣照镜等其他方面。谢弗对此的做法是,把那些令自己不舒服,诱发进食障碍思维的衣物清理出衣柜,要么交给治疗师,要么交给朋友。对于照镜子,却无法像衣物那样清理掉,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有镜子和反光物。专家们说,“镜子里照出来的和真实的不同。” 谢弗不相信,自己的视力那么好,可以看到视力表上最后一排,明明看到自己很胖,怎么会是错觉呢?但是有一次经历,让她改变了看法。她去朋友家作客,朋友家的镜子太大了,根本无法回避,镜子里的自己很胖,但是第二天,她站在同一个位置照镜子,看到的人却变样了,一点儿都不胖,一夜之间怎么可能就减掉了30斤呢。

好了,总结一下,对于进食障碍,第一,把进食障碍看作是一个控制自己的虐待狂,因此,治疗的本质就是断绝与进食障碍之间的联系;在断绝关系之前,需要坚定决心和寻求支持。

第二,与进食障碍在思维和行为上彻底决裂,先是在思维上识别和反对进食障碍的声音,然后在行为上违抗进食障碍的命令,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扮演、日记对话、思维替代、饮食计划等方法是值得尝试的。

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更要明确,正确的减肥方案是多么重要,我们3021在帮助客户减肥过程中,对客户的心理支持是多么重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分手后不想吃饭还想吐是怎么回事(分手后反胃想吐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