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怎么回事(是生活的压力)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怎么回事(是生活的压力)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怎么回事(是生活的压力)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怎么回事(是生活的压力)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黄帝内经中提到,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在天时、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适当的和有层次的协调。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无残、无伤即是健康。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1989年对健康概念进行了完善,所谓健康,就是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身心健康这种理想的状态难免受到现实中各种各样压力的挑战。

有人将压力比喻成一根鞭子,在我们成长前进的道路上时不时地鞭打我们;有人说压力是一个紧箍咒,在我们烦恼困扰的时候,时不时的让我们头疼;有人说压力是暴风骤雨不请自来,给我们平静的生活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压力是凄风苦雨无处不在,磨砺我们的身体,淬炼我们的精神;还有人说压力是帮助我们登上成功之顶的那一块块垫脚石;也有人说压力是压垮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那一根稻草。

如果长期暴露于高压力、高紧张状态下,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时的压力就是吞噬我们身心健康的洪水猛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60%-70%的慢病都是由压力应激因素导致的,而且有80%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40%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临床实践和研究显示,压力会直击身体的七大系统,如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身体器官的损害,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异常,胃肠系统的蠕动和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让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心脏病、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等这一类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

过度的压力还会带来心理方面的负面反应,出现消极情绪,如忧虑、抑郁,遭到愤怒、沮丧、悲观失望、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如果负面反应得不到疏解,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久而久之就可能发生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

压力过大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那没有压力就一定能岁月静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研究表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195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实验室进行了一场感觉剥夺实验。这场实验的被试者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20美元,所有的被试除了吃饭上厕所,每天其他时间都要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只要她愿意,时间尽可能的长,实验中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给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没有图形使其难以产生视觉;被试的头枕在用u型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盖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器听觉。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单独呆在实验室里的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开始出现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甚至错觉幻觉等。而且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需要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可见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维持正常的状态人们需要一个最低水平的刺激输入,奢望无压一身轻的人根本是缘木求鱼。换句话说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虚,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在活着的巨大悲哀。人是需要一点压力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历史上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留退路,就是要士兵在面临战争时将压力转化为空前的作战斗志去赢得胜利。

20世纪60年代大庆,铁人王进喜有一句名言,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巴尔扎克也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从开始失利到最后扭转战局,惊心动魄,他们不单单是顶住压力,更是将其化为动力,最终赢得了比赛。

所以,一定程度的压力不仅可以调动机体潜在的能量,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适应能力,从而使机体更有效地应付变化。一定程度的压力也有利于我们的心理成长,能增加生活情绪,激发我们奋进有助于我们更敏捷的思考,更勤奋的工作,更能增强我们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我们将压力分为三种类型:正性压力、中性压力及负性压力。

正性压力即好的压力,产生于个体被激发和鼓舞的情景之中,就长期而言会产生正面积极与顺遂结果的压力,如就任新职、结婚等。

中性压力是一些不会引发后续效应的感官刺激,他们无所谓好坏。

负性压力即被我们经常称之为压力的东西,就长期而言会产生负面消极与不好结果的压力。如失业、离婚等。

压力和健康,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而是呈现一种倒u型关系。

1909年,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绩效下降,在倒u型曲线前面一部分,压力越大,绩效越好,个体越健康,压力起到了动力的作用。但是如果机体一直处于紧张的高挂起状态,到了某个时刻,压力曲线就会发生扭转,则会出现压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绩效越差、健康状况越糟糕的情况。这时正在进行的压力就会成为妨碍我们的主力靠近机体的内部资源,最后崩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怎么回事(是生活的压力)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