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脚后跟疼拔罐)拔罐后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脚后跟疼拔罐)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拔罐后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脚后跟疼拔罐)

拔罐后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脚后跟疼拔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拔罐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现代医学认为,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腰外伤、积累性劳损,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和脊髓而引起腰腿疼痛综合征。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分为寒湿型、瘀血型及肾虚型3型。

一、寒湿型

(一)症状

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或伴有下肢肢体麻木重着疼痛,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

(二)治法

(1)选穴 肾俞、腰阳关、阴陵泉、委中。

(2)定位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俯卧位,在腰部,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为取穴部位 。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为取穴部位 。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

(3)拔罐方法 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腰部及沿着下肢疼痛部位加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瘀血型

(一)症状

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面晦唇暗,伴有下肢肢体麻木疼痛,或时有短暂针刺样加剧,下肢活动后疼痛加重,或伴血尿,病势急暴,突然发病者,有闪挫跌打外伤史。

(1)选穴 膈俞、肾俞、次髎、血海、委中。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肾俞:见前。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l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之间即第2骶后孔,此为取穴部位 。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

委中:见前。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委中穴采取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宜,余4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肾虚型

(一)症状

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遇劳更甚,常反复发作,伴有腰膝无力,或见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或见手足不温,少气乏力。

(二)治法

(1)选穴 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承山。

(2)定位 肾俞:见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次髎:见前。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可隔附子片或艾条直接温和灸各穴15分钟,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四、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本症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期间应睡硬板床,并注意腰背防寒保暖,对重症患者须配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

五、病例

某 男 ,53岁。腰腿部疼痛10天,有腰腿部外伤史,症见右臀后至大腿内侧、小腿后外侧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固定不变,偶有针刺样疼痛加剧,下肢活动时疼痛加重,腰骶部略觉疼痛,活动受限, 在坐骨神经循行途径上有压痛。治疗上穴取肾俞、次髎、委中、承山,采取刺络拔罐法。委中穴采取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宜,余3穴用毫针刺人,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术后当天疼痛减轻,续以前法连续治疗2疗程告愈。

腰肌劳损的拔罐疗法

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慢性疼痛。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疼痛,时轻时重;劳累负重后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阴雨天加重,晴天减轻;腰腿活动无明显障碍,但部分患者伴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下肢牵涉痛等症状。一般分为风寒湿困、肾气亏虚、气滞血瘀3型。

一、风寒湿困

(一)症状

腰冷痛伴有沉重感,侧转不利,虽经卧床休息,症状也不减轻,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腰部热敷后感到舒适。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风门、肾俞、大肠俞。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 (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起罐后隔姜片温灸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肾俞、腰阳关、委中。

(2)定位 大椎:见前。

肾俞:见前。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俯卧位,在腰部,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为取穴部位 。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起罐后隔姜片温灸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二、肾气亏虚

(一)症状

腰痛酸软无力,朝轻暮重,劳累加重,休息缓解,腰部捶、按后感觉舒适,可伴有耳呜,头发早脱,五心烦热,肢体乏力。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脾俞、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肾俞:见前。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侧髂前上棘之连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4腰椎棘突下,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腰阳关:见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肾俞、志室、太溪、委中。

(2)定位 肾俞:见前。

志室: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为取穴部位 。

委中:见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三、气滞血瘀

(一)症状

腰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以夜间为甚,局部肿胀、青紫,怕按,俯仰转侧受限,多有外伤史。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膈俞、肾俞、大肠俞、血海。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肾俞:见前。

大肠俞:见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先用梅花针点刺各穴,以微出血为度。起针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膈俞、次髎、阳陵泉、委中、阿是穴(疼痛点)。

(2)定位 膈俞:见前。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中突起处是第1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之间即第2骶后孔,此为取穴部位 。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坐位,屈膝 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

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

阿是穴:局部压痛点处。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先用梅花针点刺各穴,以微出血为度。起针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四、注意事项

(1)腰痛拔罐治疗期间要静养休息,不作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纠正不良的立姿和坐姿,节制房事,适当左腰背肌肉功能锻炼,注意腰腿部的防寒保暖。

(2)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引起的腰痛忌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五、病例

某 男 ,64岁。腰部冷痛7年,时痛时止,转侧不利,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腰部热敷后感到舒适,腰椎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穴取肾俞、大肠俞、大椎、风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起罐后隔姜片温灸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治疗1疗程后,疼痛大减,活动较前灵活,为巩固治疗,再行治疗2疗程,腰痛消失,随访5年未复发。

足跟痛的拔罐疗法

足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刺样、灼热样疼痛,疼痛甚至牵涉及小腿后侧。病因与骨质增生、跗骨窦内软组织劳损,跟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对骨质增生者,治疗虽不能消除骨刺,但通过消除骨刺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疼痛同样可以消除。一般分为气滞血瘀和肝肾亏虚2型。

一、气滞血瘀

(一)症状

足跟部肿胀持续疼痛不能缓解,不能站立、行走,休息时候疼痛不能明显缓解。

(二)治法

(1)选穴 膈俞、血海、承山、昆仑、太溪。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当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取穴 。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为取穴部位 。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扭伤部位的肿痛处、瘀血处及上述各穴轻叩浅刺至出血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l疗程。

二、肝肾亏虚

(一)症状

足跟部肿胀疼痛,疼痛时发时止,走路、久站、劳累后疼痛明显,休息时疼痛可以缓解,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三阴交、昆仑、太溪、照海。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当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取穴 。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为取穴部位 。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

(3)拔罐方法 针罐法。上述4穴用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急性足跟痛应卧床休息,缓解后也应减少行走、站立和负重,宜穿软底鞋,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30分钟。

四、病例

某 男 ,62岁。右足跟酸胀隐痛20余天,近3天来疼痛加剧,行走困难,痛涉小腿,平卧时疼痛不缓解,但无红肿发热感。穴取承山、昆仑、太溪,采取针罐法,上述4穴用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诸症悉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和功能丧失。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前期有反复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后先有单个关节疼痛,然后发展成多个关节疼痛;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且左右基本对称;病程大多迁延多年,在进程中有多次缓解和复发交替的特点,有时缓解期可持续很长时间。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一般分为风证、寒证、湿证及热证4型。

一、风证

(一)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发病初期肢节亦红亦肿,屈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

(二)治法

(1)选穴 膈俞、血海。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寒证

(一)症状

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二)治法

(1)选穴 关元、肾俞。

(2)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针刺后拔罐。先用毫针刺人,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加温和灸1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湿证

(一)症状

肢体关节重着、疼痛、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

(二)治法

(1)选穴 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四、热证

(一)症状

肢体关节红肿灼热剧痛,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怕风、口渴、尿黄、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曲池。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取局部疼痛点及大椎、曲池两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度,之后上述各穴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五、对症治疗

(一)肩关节

(1)配穴 肩髃、臂臑。

(2)定位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髑连线上,曲池上7寸(屈肘,紧握拳,上肢用力令其紧张,三角肌下端偏内侧处为取穴部位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二)肘关节

(1)配穴 曲池、手三里、尺泽。

(2)定位 曲池:见前。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桡侧肘横纹头下2横指,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三)腕部

(1)配穴 阳池、阳溪、腕骨。

(2)定位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

阳溪: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肌腱与拇长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

腕骨: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处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四)指关节

(1)配穴 中渚、后溪、八邪。

(2)定位 中渚:手背,当无名指(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第5掌骨间凹陷处 。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褶突起,其尖端为取穴部位。

八邪:手背各指蹼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lO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五)髋关节

(1)配穴 环跳、悬钟。

(2)定位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位,下面的腿伸直,以拇指指关节横纹按在大转子头上,拇指指向尾骨尖端,当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六)髋关节

(1)配穴 梁丘、膝眼、阳陵泉。

(2)定位 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下肢用力蹬直时,髌骨外上缘上方可见一凹陷,此凹陷正中处为取穴部位 。

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坐位,屈膝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七)踝关节

(1)配穴 昆仑、申脉、丘墟。

(2)定位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当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取穴。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

丘墟: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八)趾关节

(1)配穴 申脉、足临泣、公孙。

(2)定位 申脉:见前。

足临泣:足背外侧,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

(3)拔罐方法 风证、湿证采用单纯拔罐法;寒证拔罐后再艾灸10分钟;热证采用刺络拔罐法。

六、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本病期间应少走动和负重,多卧床静养,并注意保暖防寒。

(2)重症患者应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拔罐疗法相同。

七、病例

某男 ,23岁。双腕关节疼痛1月余,经中西药、针灸治疗疗效不明显。查体:双腕关节局部明显肿胀、压痛,局部有温热感。穴取大椎、曲池及阳池、腕骨、阳溪,采取刺络拔罐法。取阳池、腕骨、阳溪、大椎、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度,之后上述各穴进行拔罐,留罐l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连续治疗5疗程,诸症消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拔罐后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脚后跟疼拔罐)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