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腹胀大便少是怎么回事(腹胀,大便少)呕吐腹胀大便少是怎么回事(腹胀,大便少)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呕吐腹胀大便少是怎么回事(腹胀,大便少)

呕吐腹胀大便少是怎么回事(腹胀,大便少)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病 例

患者女50岁,经常性的又吐又拉

十几年。

患者十几年来经常性又呕又拉。特别是在外面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生冷食物就会马上吐和拉。发作时,感觉堵在胸口难受,说吐马上就要吐,只要吐一次就好了。

现在病情有所加重,稍微多吃点胸口就堵的慌,每天进食量很少,体重更是明显下降。

因为体质一直太差,没有去做胃肠镜检查。前几次医生开了双岐杆菌吃了也没用。

请问:这是什么病?又该如何治疗?

回 复

已详细阅读了你发来的病史资料,患者的情况首先考虑:胃肠功能紊乱。

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在外面吃不干净的食物或生冷食物就会发作,这首先考虑急性肠胃炎,进食了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所引起,但如果经常性发作,那就很难用急性肠胃炎进行解释了,要考虑胃肠功能紊乱,就是胃肠功能性疾病。

患者上腹胀闷、堵塞感,进食稍多就堵得慌,呕吐后好转,这是胃功能紊乱,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常腹泻,这是肠道功能紊乱,若患者没有腹痛,只是腹泻,那属于功能性腹泻;若腹痛腹泻同时存在,解大便后腹痛好转,则属于肠易激综合征。从你提供的病史来看,患者没有腹痛,只是泻,要考虑功能性腹泻。

就是患者上、下消化道功能都有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腹泻同时存在,由于进食明显减少,消化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消瘦。

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此导致胃肠功力紊乱、消化不良、内脏敏感性增高、对多种食物不能耐受,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等。

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内脏敏感性增高通俗的讲就是胃肠道对各种刺激很敏感。患者对生理性刺激会出现不适感,对伤害性刺激呈现更强烈的反应。因此,患者会对多种食物不能耐受,稍进食不当,患者就会觉得明显上腹胀闷堵塞,非要呕吐把食物吐出来后就会觉得舒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进食不当就会上腹不适并立即形成条件反射的呕吐。由于肠道对食物也不耐受,就会刺激肠道蠕动,从而导致腹泻。

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内脏植物神经紊乱的结果,与长期的心理不良因素有很大关系。对疾病担心、紧张、焦虑,可引起内脏敏感性增高,反过来又会加重患者的症状,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使病情反复发作,稍进食不当就会发作。

但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疾病,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尤其患者消瘦比较明显,必须做一些相关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否则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首先要做的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明确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许多疾病如糜烂、溃疡、胃癌、狭窄、贲门失弛缓症等都可以引起进食后呕吐,而且经常性呕吐也会导致食管的损伤。

患者经常腹泻,必须做结肠镜检查,明确结肠有无糜烂、溃疡、癌变。

而且胃和结肠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尤其患者近来病情加重,消瘦明显,胃镜和肠镜更必须检查,可以两者同时做,做无痛胃肠镜,建议去三级医院检查,只要患者心肺没有病变,检查是比较安全的,患者也不会有痛苦,完全能够耐受。

其次,做血生化检查,因为慢性肝肾功能不全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胀闷、腹泻等症状。

患者腹胀、消瘦、腹泻要排除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尤其胰腺癌,因为该病症状很不典型,往往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紊了,该病可以腹胀、消瘦、腹泻为表现,而B超对胰腺不是很敏感,建议做一次上腹部增强CT、血肿瘤标志物检查,以排除胰腺疾病。

幽门螺杆菌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好转。建议你做一次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能反映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全貌,若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首先根除。

总之,依你提供的病史来看,首先考虑功能性胃肠病,但必须进行一些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也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进行治疗。

建 议

1. 做血生化检查、血肿瘤标志物、血常规、血沉检查。

2. 做C13或C14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检查。

3. 做上腹增强CT。

4. 做无痛胃镜+结肠镜检查

你先完成上述检查,再咨询治疗吧,否则反而有可能会害了患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呕吐腹胀大便少是怎么回事(腹胀,大便少)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