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后多次低烧是怎么回事(月经期间持续低烧)月经过后多次低烧是怎么回事(月经期间持续低烧)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月经过后多次低烧是怎么回事(月经期间持续低烧)

月经过后多次低烧是怎么回事(月经期间持续低烧) 《妇科新悟》月经错后(科普知识)

一、概述:

妇女月经错后是指月经周期延长,超过21天者,属于排卵型功血。是由于卵泡期长、卵育缓慢、或黄体功能不全引起。临床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医学将本病称为“月经后期”、“月经错后”、“月经延迟”、“晚早”。

二、月经错后的基本症状:

1、月经错后典型症状,月经周期超过21天,有规律。

2、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长,达15天以上或黄体期超过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子宫内膜活检分泌反应差,或仍停留在病期分泌阶段。

三、月经错后鉴别诊断:

排卵期出血发少于一次月经中间,少于月经量,或白带中挟血,基础体温测定,出血发生于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时期。

1、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经期和经量基本正常,如偶然一次月经周期错后不列入本月经错后。

2、如月经周期错后到10余天的,应与月经中期(排卵期)出血鉴别。经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25~31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期均出血,出血持续5~10天,流血量一般较多。

3、黄体功能不健是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提早萎缩,故表现为月经周期长,错后来潮,有时伴月经量增多、流产、不孕等症。基础体温呈双相,黄体期体温持续时间短,血内分泌检查孕酮水平降低。

4、放环后月经失调(包括月经错后),该病患者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出现月经错后及伴随症状。

5、慢性盆腔炎常导致卵巢功能失调,表现为月经失调,经常下腹一侧或双侧疼痛、腰酸、带多,或低热。妇科检查时下腹双侧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盆腔B超提示附件区有界限不清之包块或增厚黏连组织。

四、月经错后病因病理:

1、西医对月经错后的解释:

月经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而导致的阴道出血。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脑一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发育。在垂体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呈增殖期变化。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并由于其腺体上皮细胞分泌而呈现分泌期变化。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黄体萎缩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萎缩,且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于是出现阴道出血,即通常所说的月经来潮。

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末次月经是指距就诊日最近的一次月经,应从出血第1天计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通常一样的行经持续时间及量,不要将阴道不正常出血误认为是月经。此种出血一般量较月经少,时间或短或延长,或失去平时月经来潮的规律。

2、中医对月经错后的解释:

月经推迟的症状可见月经比正常周期迟来7天以上。中医认为月经推迟的症状和女性的身体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多见于血虚、肾虚、气郁、寒湿、痰阻等体质有关的女性。

五、月经错后应做那些检查?

妇科盆腔彩超检查、尿妊娠试验、血HCG测定、内分泌性激素测定等。根据检查结果,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六、月经错后的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1)欲生育者可与克罗米酚、三苯氧胺等,以促进排卵并改善黄体功能不足,枸橼酸氯米芬片于月经第5天开始,50-100mg/每晚,连用5天;三苯氧胺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10-20mg/次,每日2次,连用5天。

(2)己烯雌酚0.25-0.5mg/日,连用20天,以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和改善黄体功能。

(3)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日,连用5天,时间选择黄体期的中、后期,改善黄体功能。

2、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按辨证其疾病的属性,或补或泻,或养或清。如虚而有火,则重在补虚,当以养血为主。或脉证无火,而经来后期者,则应视病位所在,或补中气,或固命门,或心脾同治,或脾肾双补,切勿妄用寒凉,致犯虚虚之戒。可通过中医辩证法来进行调治,具体的六大辩证方药:

(1)肾虚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②治疗原则: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③选择方药:

《景岳全书》大补元煎合《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当归地黄饮。

④常用药物:人参、当归、熟地、山茱萸、怀山药、杜仲、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等。

⑤随症加减:如月经量少者,可加紫河车、肉苁蓉、丹参,有养精血作用,如带下量多的,可加鹿角霜、金樱子、芡实,有固涩止带作用。

(2)血虚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②治疗原则:补血养阴,益气调经。

③选择方药:《景岳全书》大补元煎合《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人参养荣汤。

④常用药物:人参、怀山药、甘草、当归、熟地、枸杞、山萸肉、杜仲、五味子等。

⑤随症加减:如心悸少寐的,可加远志、五味子,血虚阴亏,兼潮热、盗汗、心烦的,可加女贞子、墨旱莲、地骨皮等。

(3)虚寒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色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②治疗原则: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③选择方药:《金匮要略》温经汤、艾附暖宫丸合《景岳全书》大营煎。

④常用药物:生地、川芎、芍药、阿胶、丹参、桂枝、肉桂、黄芪、人参、白术、红枣、甘草、牛膝等。

⑤随证加减:少寐者可加远志、五味子等。

(4)寒湿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②治疗原则: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③选择方药:《金匮要略》温经汤。

④常用药物:桂枝、茯苓、高良姜、当归、熟地、阿胶、红花、莪术附子、白术、胡椒、小茴香等。

⑤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山药、茯苓、白术等;血虚者加熟地、何首乌等;肾虚者加鹿角胶、菟丝子、补骨脂;血寒者去生姜,加炮姜、制附子等,血瘀者加丹参、桃仁;气滞加香附、青皮等。

(5)气滞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苔正常,脉弦。

②治疗原则: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③常用方药:《兰室秘藏》乌药汤。

④常用药物:香附、乌药、延胡索、川楝子、川芎、广郁金等。

⑤随证加减:不夹血块,去延胡;血行不畅,加益母草。

(6)痰湿证型:

①临床表现: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粘,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②治疗原则: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③常用方药:《中医妇科治疗学》芎归二陈汤。

④常用中药:川芎、当归、青陈皮、半夏、瓜萎、苍白术、茯苓等。

⑤随证加减:夹瘀血者加莪术、川芎。食滞加槟榔、苍术。

七、月经错后预防措施:

1、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忌服辛辣温燥之品。

3、注意经期及产后卫生,劳逸结合,切勿过劳。

4、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5、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前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别滥用药,应根据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

八、月经错后医案:《傅青主女科》

调经篇 经水后期(十六)

  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以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阖,诸经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也。方用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

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

续断(一钱)肉桂(五分,去粗,研)

水煎服。三剂而经调矣。此方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加肉桂以祛其寒,柴胡以解其郁,是补中有散,而散不耗气;补中有泄,而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益,而温之收功,此调经之妙药也,而摄血之仙丹也。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倘元气不足,加人参一、二钱亦可。

白头翁 老中医王圣尉 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月经过后多次低烧是怎么回事(月经期间持续低烧)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