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蚂蚱为什么会抖)蚂蚱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蚂蚱为什么会抖)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蚂蚱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蚂蚱为什么会抖)

蚂蚱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蚂蚱为什么会抖)

最近非洲突然爆发蝗灾,此次蝗灾肆虐,规模数十年罕见,东非多国遭大量蝗虫入侵,据报道如今蝗灾已经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受蝗灾影响,印度总理莫迪专门与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呼吁印巴两国应暂时放下争议,联手应对蝗灾。这也从侧面反应了蝗灾的可怕。

那么蝗灾是怎么形成和消失的呢?中国古人对蝗灾的记载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蝗虫名字的由来以及生活习性。

蝗虫的名字在先秦古籍中,如《诗经》等多称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在战国后多称蝗。蝗和蝝都为害庄稼。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在我国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蝗虫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一般分散在生活在草丛中,以植物叶片为食,喜食禾本科植物,除了喜欢吃水稻和豆类农作物之外,也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等草类。蝗虫的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若虫和成虫。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由活动;若虫分5个龄期,也就是说蝗虫一生要脱5次皮生存在不同地区的蝗虫一年能繁殖的次数也有区别,例如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一年繁殖2代,而在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每年夏、秋为蝗虫的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深的干燥土壤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这两次繁殖的蝗虫通常被称为春蝗和秋蝗.而蝗虫从卵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只需大约30天左右,因此,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蝗虫的取食量很大,一生大约需取食植物100克左右,其中成虫的取食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蝗虫的飞行能力很强,蝗虫可连续飞行1~3天,平均每小时能飞行4000米左右。而且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蝗虫幼虫

从蝗虫特点我们能知道蝗虫不是群居的生物,那么蝗灾的时候它们怎么就突然改变习性了呢?

蝗虫为什么会突然扎堆行动。

蝗灾,是指大量的蝗虫聚集在一起,统一行动,沿途吞食各种庄稼以及青草,使农业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损失从而导致粮食短缺,发生饥荒。

我们要知道蝗虫实际上是属于独居的生物,它们不喜欢群居生活,有的时候甚至会主动躲避同类。但是当食物匮乏并且蝗虫数量较多的时候,它们就开始群居同步运动,有科学研究发现蝗虫后腿有特殊的感官,该位置经常受到触碰之后,蝗虫就开始喜欢群居,随着它们从一个区域飞到另外的区域会不断的有成员加入进来,这样蝗灾就渐渐形成了。当然整个过程中必然是有着信号的刺激,也就是外激素在发挥作用,但目前并没有人能研究透彻。


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蝗虫的密度对于蝗灾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片区域内每平方米范围内存在25-62只蝗虫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运动,并且可以瞬间统一改变运动方向。当蝗虫数量每平方米超过74只的时候,这些蝗虫就不在随意改变方向,只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前进大约八个小时。

蝗灾的发生的规律和危害

历史上世界各地发生了很多次蝗灾,根据历史记载,古代时候爆发的比较多,近代爆发的相对少一点,那么蝗灾的爆发有什么规律呢?

蝗虫趋水喜洼,往往生活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但是蝗灾却相反,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人我国古书上就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记载。


蝗灾爆发过后,铺天盖地的蝗虫呼啸而过,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基本所有的庄稼都会被一扫而空,在古代靠天吃饭的年代,自然也就代表了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结果。往往蝗灾过后都伴随着饥荒而来。也让古代的人对蝗灾恨之入骨。蝗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蝗灾造成农业绝收减产,蝗灾发生之后,农作物被蝗虫啃噬净尽,对农业生产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进而引发饥荒蝗灾导致的饥荒让民众生活环境恶化,也滋生了大量灾民;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时期,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蝗灾还激起迷信活动的泛滥,而迷信活动往往使灾情更加恶化。

为什么旱灾能导致蝗灾呢?

造成蝗灾伴随旱灾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利。蝗虫都是将卵产在土壤中,而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而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非常适合蝗虫产卵;而在干旱的时候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生活和产卵的场所。同时,干旱也有利于蝗卵的孵化,促使蝗蝻的发育加快,种群量上升。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大量繁衍;而且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正常年份蛙类等蝗虫的天敌,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而在旱灾的时候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减少,所以也会导致蝗灾的爆发。

从而可见,旱灾的确为蝗灾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旱之下往往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蝗灾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人对蝗灾的记载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古代基本农业都靠天吃饭,所以也经常会碰到旱涝灾害, 而也就自然少不了经常伴随旱灾而生的蝗灾。而对蝗灾的记载也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而同蝗灾斗争的历史自然也是书写了上千年。

史书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以及同书的《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

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唐宋以后,由于印刷条件改善和纸张的发明,对蝗灾的记载更为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


"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记载: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蝗虫起,百姓大饿, 布 粮食亦尽,各引去。”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蠧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弓兵道:‘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明朝徐光启在所著《农政全书·除蝗疏》中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发现春秋294年中共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的统计发现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所以徐光启得出结论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而周尧在《中国昆虫学史》附录中对中国历朝历代发生蝗灾的次数进行过统计,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一共发生蝗灾538次,平均每5年就发生一次。


对于屡次爆发又不得治理的蝗灾,旧时代的人们常常将其归诸于神力所致。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称,蝗虫来去无定,而且“所过田亩,有食有不食,虽田界毗连,而截然差有界限,是盖有神焉主之。”

人们对这些现象无法解释,自然就会将其归为神的安排,由此形成求神驱蝗的风俗。与蝗灾有关的神主要是八蜡之昆虫与刘猛将军。


八蜡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八蜡分别指:

1.先啬:神农

2.司啬:后稷

3.农:农夫

4.邮表啜:茅棚、地头、井

5.猫虎

6.坊:堤

7.水庸:城隍

8.昆虫

而蝗虫是昆虫之一,所以当蝗灾发生时,人们就往八蜡庙祭祀。《礼记》中载有一首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无作!丰年若土,岁取千百!”

而刘猛将军是宋元以后才在民间被奉为驱蝗的神,雍正二年(1724),雍正皇帝就是由于“每有蝗蝻之害,土人虔祷于刘猛将军庙,则蝗不为灾”,而发布上谕“饬各直省建刘猛将军庙”;“刘猛将军,各省府州县均立坛庙致祭……祭以春秋诹吉。”由此可见,祭祀刘猛将军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祭祀活动。古人对蝗灾的治理

在漫长的对抗蝗灾的历史中,古人对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慢慢也有了科学的见解,《除蝗疏》记载: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可见对于蝗灾的爆发,古人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奥秘。知道蝗灾基本发生在大泽骤涸之处,也知道了要治理蝗灾必须要治理这些地方。但是虽然有这样的认知的,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依然阻止不了蝗灾的爆发。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总结出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

1.人工扑打。

这也算比较早的纯人工捕蝗的办法了。《捕蝗要法》中记载这种办法主要是:乡民用竹竿撑起长布,按顺风的方向三面围堵,把蝗虫赶到一处后在进行扑杀。

这种办法虽然耗时耗力,而且成效不一定多高,但是方法简单,工具方便准备,适合村民集体行动,故而一直在民间沿用。


2.壕堑掩埋

东汉《论衡》中记载,这种办法是在蝗虫经过的地方挖很多深二尺的沟堑,蝗虫到来后用各种办法将蝗虫赶入沟堑中,再就地掩埋。这样的效果也不错,一埋一大片。但是也会有埋土不深导致蝗虫有爬出来的。《晋书》中就记载了一例由于掩埋不当,导致蝗虫又爬出来将庄稼吃光了的例子。


3.篝火诱杀

上面两个办法不是耗时耗力效果不佳,就是有漏洞,这样唐朝的时候,面对席卷全国的蝗灾,宰相姚崇采取了篝火诱杀法,在蝗虫经过的路上,天黑后设置篝火,用趋光性引诱蝗虫过来就地捕杀。

这个办法其实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及:秉彼蟊贼,以付炎火。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4.掘地取卵

而后来的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开始思考新的预防蝗灾的方法,《宋书》记载“诏募民掘蝗种,给菽米”,六月“诸路募民,掘蝗种万余石”。官方发动老百姓挖掘蝗虫虫卵,并且奖励粮食。元朝的防治蝗灾,也是在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趁着“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此法对于预防蝗灾十分有效;


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浮沉录》也记载了这种办法:雇牛翻耕,将子捡出,蝗子与落花生形同,每甬百枚。蝗子捡尽。


以上种种,无不是为了防治蝗灾,除此之外还有吃蝗虫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如果追究这个办法的起因,大概能追到唐玄宗身上,某次蝗灾,唐玄宗到田里考察时随手抓了一只蝗虫,他老人家随后说出了一句感人至今的话:“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然后将其一口将其吞下,那次蝗灾有皇帝的带头示范,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全民吃没了。


其实蝗虫含有高蛋白,是一种很理想的食品。蝗虫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等成分。其味甘、辛,性温。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不仅可以食用,还有一定的药疗作用,可用于脾虚少食或营养不良;急慢惊风,抽搐痉挛;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喘咳气急等。

近代爆发的蝗灾

中国虽然在历史上蝗灾频繁,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蝗区大为缩小,蝗灾发生率也下降了很多。而在世界范围内,其实蝗灾一直没有断绝。

2004年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遭受蝗灾,毁坏了这个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庄稼。2001年俄罗斯南部的斯塔罗波尔地区,约26.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同一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同样有蝗灾,部份地区的蝗虫密度达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万只。2003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皆遭受蝗灾侵扰,爱达荷州的灾情是二次大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2020年东非蝗灾。此次蝗虫数量之庞大数十年罕见,已经形成数千亿的蝗虫大军肆无忌惮的横扫非洲。而此次酿成东非蝗灾和入侵印度的蝗虫是蝗虫中最凶猛的品种——沙漠蝗虫,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沙漠蝗虫每只体长约6~7厘米,每只体重约为2克,可存活3到6个月。它们不仅一天能飞越150公里远,而且每天吃掉与自己体重相当的新鲜食物。最为要命的是,它们不但能吃,而且能生,一只雌性蝗虫年可产下300颗卵,每年至少繁殖2-5代蝗虫。

中国古人提倡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相安无事,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无度,不懂回报,涸泽而渔,所以也会遭受自然的报复,超大蝗灾、新型肺炎、地震、山火、气候,无一不是在警告我们人类,希望能让我们早日有所警,共同维护我们的唯一的家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蚂蚱突然抽搐是怎么回事(蚂蚱为什么会抖)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