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考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得介是什么原因)介考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得介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介考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得介是什么原因)

介考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得介是什么原因)

本篇文章是我的小系列《聊聊科考那点事儿》的第一篇,主要内容是聊聊童生。

既然是科考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咱们还是先来聊一下科考。

科考图片

科考在古代是所有人心中的头等大事,为啥说是所有人呢?你看,普通老百姓需要通过科考鲤鱼跃龙门。科考这关过不去你是农民,哪怕是地主有钱有粮,随便一个七品芝麻官,不对,九品的小芝麻你都得去孝敬,因为你是白身。商人同样如此,身为“士农工商”的最底层,想要改变阶级,就得科考。除非,你有武士彟的机遇和能力。

影视剧中的武士彟

小老百姓需要用科考来改变命运,但大官可以封妻荫子,世袭家族更是可以跟随王朝屹立不倒,子孙就是弱智都能衣食无忧奴仆成群,他们也需要科考么?答案是同样需要。

可以封妻荫子的大官并不多,绝大多数官员的子女都是白身,想要入仕就得参加考试。比如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郎,之后一直是国家中层干部,王阳明也是一步步考中进士才有官当的。

若是自己的老爹特别牛,给自己赚来个铁饭碗呢,还用科考么?不参加科考当然也可以,不过会被人瞧不起的。并且这类的官也不大,比如和珅科考失败,就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一番努力之后成为三等侍卫。接着又在乾隆面前多次表现才有幸成为乾隆皇帝的仪仗队随从。可见即便父母给了进入官场的入场券,也是在落榜时迫不得已才使用,并且职位真的不咋地。

和珅图片

再来说铁帽子王或者世袭罔替的爵位,这是极少数的一种人,但他们也需要科举。为啥呢?因为在很早很早之前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所有爵位只有嫡长子或者朝廷承认的继承人才能拥有,他们的兄弟、接不了班的儿子,都需要用科举当敲门砖才能走进仕途。这么说吧,哪怕你有本事门路广能作弊,但科考这个过场也得走。所以科考在封建社会,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大事。

如何做才能金榜题名科考成功呢?首先就是要读书并成为童生,这是之后参加一切考试的基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童生都是不需要考的,秀才之前的都叫童生,其实这是不对的。在古代并非识文断字就是童生,想要得到这个最不起眼的称号,也是需要考试的。还要两次考试都考上才可以,并且,考试内容并不轻松。

明代史书说只有通过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为童生,得到童生学历后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中成绩优异者才能取得秀才称号。所以印象中的穷酸秀才是很难考的,印象中最低阶的童生,也不是谁都有的。

咱们先来说县试。顾名思义,县试就是在县里举行的考试,由县官主持,儒学署的教官当监考员。考前一个月发布考试的具体日期,然后各位考生就要准备报考的相关证明。若是现在大约提供一下学籍、户口本、身份证就可以了,但是明清比这个严多了。

古代“准考证”图片

那个时候没有照片,为了防止冒名顶替,考生除了填写姓名年龄籍贯外,还要提供体格和容貌特征。容貌特征选最突出的写,比如朱元璋的龙脸,刘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些醒目的标志一定要写上。体格是指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发育情况是不是正常,是山东大汉还是文弱书生,要直接写出来。

除了这些咱们现在身份证上能体现出来的信息,古代的县试还需要考生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履历。若这个考生不是现在父母的亲儿子,他是过继过来的。那么考试时也要写亲生父母三代的信息,过继的不算。古代没有基因检测,但这么查三代,估计一个人的品行家风,也就都知道了。

影视读书剧照

还有一点极具封建特色,就是保举和连坐。保举是考生要找到一位廪生(秀才中的一等生)给自己作保,保证这位考生没有被人冒名顶替也没有代替他人考试,没有隐藏父亲或者母亲的去世信息。还要保证身家清白,不是娼优皂吏的子孙,至少三代内不可以。考生本人也要没有一丝污点,夏天在别人地里偷过西瓜都是不可以的,更不可以从事过贱业。古代科考都是男的,这个“贱业”难道是去红灯区当跑堂?

无论当时具体规定是什么,总之,想要参加考试,就得找个廪生给自己这么担保。而这还只是保举,想要顺利入考场,还得“互结”,俗称连坐。就是在考试前要五个考生在一起互相担保,若是有一人作弊,五个人的成绩全部取消,情节严重者不许再参加科考,还要吃官司。现在高考作弊被发现,最严重的也就是取消高考成绩,这可比明清时期的县试轻多了。并且高考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的最后一场重要考试,它会决定你是普本还是重本。但县试只是古代科考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层层关隘要闯。由此可见古代科考之严格。

参加科考

完成以上考前准备,各位童生就要入场考试了。他们要把考试用到的文具、中午的饮食、准考证等物品放到一个小篮子中,经过专人搜查这个小蓝和考生全身后,才能进入考场。

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诗赋、策论。说起来这个难度确实不低,参加县试的童生绝大多数都是十几岁,现在十几岁的孩子谁能写出一篇策论?

八股文和诗赋也不容易的,咱们就说诗赋,现在十几岁的学生能写出来的是极少数,恐怕都背不下来几首?因此很多人都过不了县试这一块,摇头晃脑一辈子,到满头白发,依然是童生。并且古代读书人对这件事很执着,考不上就接着考,只要有一口气在就永不放弃。

据说乾隆年间更是出现一位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老童生,这位先生在99岁高龄之时还在坚持不懈的考,不知他在进入下一个世界之前有没有达成心愿。

县试考试时间大多在二月,共有四五场考试,具体是四场还是五场,由本地县令说的算。第一场考过后面几场就不用考了,直接参加府试即可。府试考试时间大多在四月,由知府主持。它的考前准备与县试大体相同,只是担保人要多一位。前面我们讲过参加县试的考生要找一位廪生给自己作保,参加府试要找两位。

府试需要考三场,考试内容分别为帖经、杂文和策论。县试时考生要准备中午的饮食和考试作答之物,但府试除了准考证外什么都不可以带,笔墨纸砚以及中午饮食均有考场提供。策论需要考两天晚上不允许离场,过夜的棉被也是考场早就备好的。

虽说县试会筛下去一批人,但参加府试的人数一定不少,可三场考下来,府试只录取50人还要分甲乙两等。甲等取前十人,剩下为乙等。也只有这五十名考生才有参加院试的资格。院试通过才是生员,俗称秀才。那么秀才有多难考呢?考中了有什么好处呢?下篇文章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介考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得介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