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筋膜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筋膜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大家好,我是台湾康复医学黄教授,专注康复医学领域27年。坚持科普,有问必答,请点赞转发,欢迎留言和我交流。

接着前面的讲解内容,这篇文章我来讲解筋膜。如果想深入了解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学习运动姿势、骨骼运动以及关节等方面知识,可以翻看往期文章,里面都有黄教授的详细讲解。

筋膜(第二骨骼肌)

支撑住姿势的并不是只有骨骼与肌肉,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是我们称之为自律神经筋膜系统。

筋膜从字义上来说感觉像是包覆着香肠外面的那层膜,因此有人认为筋膜只是单纯包覆着肌肉的那层膜,但事实上筋膜包覆的不只是肌肉,还包括骨头与内脏。而且筋膜彼此相连结,透过筋膜内的机械接收器串联自律神经,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系网,控制着我们的活动与内脏功能运作。

骨头与肌肉之间之所以不会分散,内脏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人体可以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都是筋膜网络系统的功能,因此筋膜系统也称之为第二个肌肉系统,特别当我们维持一个不动的姿势时筋膜本身的张力,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知,如果筋膜扭曲或者张力过高,引起粘黏,姿势排列线会崩解,姿势因此走样,引发大量代偿与错误模式,于是为了要纠正姿势,除了关注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之外,调整筋膜也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我们还需要做改善筋膜扭曲与粘黏的筋膜复位方法。

筋膜的结构什么呢?

筋膜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筋膜之间是细胞间质,充满了大量的黏液,大部分是水分,而筋膜本身是由胶原蛋白组成,胶原蛋白又分为弹力蛋白与弹力纤维两种成分,另外为了维持其延展性,同时含有高浓度的高保水玻尿酸。

筋膜大部分是胶原蛋白,平时像波浪般排列组合,当外力影响时,会快速延展开来,变成直线预防身体变形。胶原纤维本身不会伸缩变形,但是筋膜系统中有弹力纤维富含弹性,可以如同橡胶般伸缩自如,这个称之为延展性,与肌肉的柔软性不同。

筋膜之所以会扭曲或粘黏,是因为长期错误的姿势或者过度的使用后,胶原蛋白的排列规则被破坏,筋膜内的液体产生黏稠及发生脱水,使得筋膜之间的移动变得困难。筋膜系统维持姿势的功能被破坏,肌肉开始大量负重做工,关节的压力变大,最后演变成肩颈酸痛下背痛和关节退化性疾病,

功能性肌筋膜链

前面提到筋膜的重要性,我们尝试更进一步了解筋膜的分类与扮演的角色

身体上的筋膜根据Tomas Myers从解剖临床实证上发现,身体上的筋膜根据功能分布来分类,可以分成七条功能链,分别为前链、浅后链、侧链、螺旋链与功能链、前手臂肩胛链、后手臂肩胛链、前深链

1、浅前链:主要功能维持身体前方的张力,与后浅链形成互为结抗,维持身体正常姿势排列,在日常生活表现中,大部分依赖前浅链的肌肉功能,包含颈椎低头,躯干弯曲骨盆前屈,膝盖伸直能力,髋关节与膝关节承重能力,另外也包括腹腔脏器的位置固定能力,代表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等;

2、浅后链: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直立的姿势,也是我们孩子出生后第一个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头部能力的控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发育能力具有重大指标意义,浅背链与前浅链互相拮抗,大部分的人都会忽视背部肌肉的训练,而产生肌肉力量失衡的现象,圆肩驼背大部分也是因为由此出现,包括躯干直立的能力,髋关节的伸直能力,还有膝关节的控制能力,甚至协助前叉韧带预防膝关节向前错位的能力,还有踝关节的跳跃走路承重能力,代表的肌肉有:颈椎的竖脊肌群,斜方肌,括背肌,臀大肌群,腘绳肌,小腿三头肌等;

3、侧链:此区的肌肉主要位于我们身体的两旁,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对于前浅链和后浅链,能够起到协调与控制的作用,尤其是身体的平衡能力更是重要,当身体的中心偏移或遇到挑战时,侧链的肌肉会产生向心-离心互相拮抗模式,产生一个新姿势,获得新平衡,此外当我们执行运动表现的时候,侧链的肌肉起到一个刹车的作用,使我们的身体不会发生崩溃的现象,代表的肌肉有斜角肌,腹内外斜肌,腰方肌,臀中肌,括肌膜张肌,腓骨长短肌等;

4、螺旋链与功能链:此群肌肉主要负责身体的旋转,以及日常生活表现中复杂的操作表现,尤其是竞技比赛中,需要大量的协调反应,爆发力,还有性的动作控制能力,例如网球,高尔夫球,足球,田径比赛等,代表的肌肉有菱形肌群,前锯肌,括背肌,腹内外斜肌,缝匠肌等;

5、手臂肩胛链:此群肌肉主要控制我们上肢的手菜单现,共区分为前,后手臂肩胛链。由于手功能需要大量的灵活性,于是肩胛带必须提供相对稳定的作用,但是肩胛功能带结构复杂,属于多关节连动,再加上肩胛骨是漂浮在肋骨上方,仅靠肩锁关节与锁骨相连,几乎所有的稳定功能全靠肌肉能力的表现。其中只要一个方向的肌群发生弱化,或者无力,整个肩胛功能带的作用就会瓦解,可能先产生错位,形成肌腱炎,而后再形成肩周炎等功能障碍,代表性的肌肉肩袖,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掌长肌等;

6、前深链:此群肌肉大部分位于身体的深层,提供稳定躯干及内脏的功能,属于张力肌群,本身不参与形变,最重要的机制为前馈功能,也就是具备预测身体变形的能力,并且稳定脊椎,起到保护及缓冲能力。但是由于此群肌肉不具备变形能力,一般人无法有效锻炼,而且随着费用与老化的现象,使得脊椎与关节遭受冲击,稳定能力大幅下降,形成关节结构被破坏,最终变形或成为退化性关节炎,代表肌肉有头长肌,颈长肌,横膈膜肌,腹横肌,多裂肌,骨盆底肌,腰大肌等。

肌筋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年来筋膜理论非常火红,从解剖列车的这本书上,我们可以大概了解,身体上的肌肉是彼此分离,但却依靠筋膜互相影响及连动,所以我们在做做分析的过程中,已经跳脱过去只看局部变化的判断,现在更多时候,关于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会用整体观的方式加以分析及推测,尤其过去我们总认为局部的疼痛只是结构发生了无菌性的炎症,所以相关的处理方式都是对症治疗。

从临床实务上发现,病人的疼痛反复发作,并且影响部位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大我们的思维模式,尝试用筋膜整体论下去分析,因为一个动作永远不可能只有一条肌肉参与,有拮抗肌,有协同肌,有稳定肌,筋膜之间连动互相影响,所以疼痛可能只是某个部位的代偿,真正有问题的肌肉或软组织却在远方,甚至是整个筋膜系统过度使用,造成缺水,滑动能力下降,使得肌肉的负担变大,而引起一连串的疼痛效应。

举例来说: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一个反复发作特别难治愈的炎症,一般股估处理方式,都是从疼痛部位给封闭注射,或者给于消炎止痛药,康复科或许治疗内容是热疗,干扰电,超声,或者冲击波治疗,这些方式都是对症治疗,如果按照功能性肌筋膜链的思维考虑,优先处理的应该是肩胛骨周围的肌群才对,疼痛的部位应该是大量代偿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因为肩胛功能带的能力下降,使得稳定作用的肌群由肘关节周围的肌肉负担,但是此处的肌肉大部分都是负责让关节动作的形变肌,本身提供稳定的能力非常薄弱,因此由于生活习惯或者工作方式的影响,此区炎症就会反复发作,最终关节僵硬钙化,活动度受限,影响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在看疼痛的问题,讲究的是整体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观念在治疗疼痛的时候非常重要,这个跟我们在临床上治病不同,前面的章节中也曾提过,一个疼痛的背后,有数个原因存在,我们称之为功能障碍症候群,绝对不是把痛解决了就好,未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好了,本期文章就写到这里,我们下一期详细讲解人体的神经

我是台湾康复医学黄教授,专注康复医学领域27年,坚持科普,有问必答,请按赞转发,欢迎留言和我交流。#清风计划# #筋膜# #康复医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筋膜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筋膜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