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数学从下往上写是怎么回事(孩子写数字从下往上写)孩子写数学从下往上写是怎么回事(孩子写数字从下往上写)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孩子写数学从下往上写是怎么回事(孩子写数字从下往上写)

孩子写数学从下往上写是怎么回事(孩子写数字从下往上写)

“顺水推舟”就是比喻应趋势办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水推舟”艺术,主要是针对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盲目现象、形式主义做法而提出的。比如,教师在前面引路,因为距离太远,你引导的“手势”学生就“看”不清,甚至学生已经走到你面前去了,你却还在后面做“手势”。可见,如果不是在学生的实际点上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又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调整教学过程,只能导致事半功倍的低效果。笔者针对上述弊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反馈调控艺术,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顺水”,作好教学的调控工作——“推舟”,从而增励。至于有的学生在优化过程中暂时不能找到最佳方法,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学生参与到这个优化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数学思考就能得到培养,而这些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又是最重要的。

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的内涵,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 让学生先开口,找准起点,因人施教

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可程度决定如何因人分层次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伊始,教学开门见山出示例题:4(1)+ 8(3),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可以怎么算。学生一阵“七嘴八舌”后,教师将他们的意见进行整理,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将 4(1)化为 8(2),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来算;②化成小数来计算;③ 4(1)+ 8(3)= 4+8(1+3)= 8(4);④分母不相同,不会算。教师了解真实情况后,进行分层处理,因人而异:第1类学生不用教已经会计算了,就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让他们拿出白纸折一折、画一画,自己弄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第2类学生采用的是特殊方法,教师可以出示“ 3(1)+ 7(2)”让他们讨论这种方法是否普遍适用;第③、④类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教师引领他们从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使他们明白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在做过“8(2)+ 8(3)= 8(5)”后,将题目变成“4(1)+ 8(3)”,通过前后比较,使他们明白可以通过通分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从而将新知识化为旧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 巧用学生的话——由此及彼,趁热打铁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 分数,并说出这样的理由。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师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分母,把取份数叫分子,不就像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是掌声不数。由此及彼,老师马上想到了真假分数,于是趁热打铁,打破教材的课时界限,将下一课时的真假分数提到当前来上,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灵活机动地处理教材,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起冷却之后又另起炉灶的做法,效果要好得多。

三、 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想法是很正常的,老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老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的方法:长×宽(a×b)。接着老师在电脑上将这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是两边相乘(a×b)。此时,老师将错就错,进行因势利导:如果是“a×b“,那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应该相等。接着,运用电脑动画将平行四边形移到长方形图上,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是否一样大?经过仔细比较,学生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样大,其阴影部分就是长方形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大的部,从而明白了“a×b”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老师进一步引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计算呢?通过直观图,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引导它的面积公式,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结论。

四、 善用学生的问――顺势延伸,乘胜追思

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魅力。通过利用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出示题目,两个釆煤小组去釆煤,第一组有10人,平均每人釆煤6吨,第二组有10人,平均每人釆煤8吨,这两组平均每人釆煤多少吨?学生列式为:(6×10+8×10)÷(10+10)=7吨。这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能不能用“(6+8)÷2来算呢?”教师抓住这上契机,及时引导大家讨论”能不能”“为什么能”,然后将题中“第二组有10人”改为“第二组有9人”,问学生还能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解答。通过讨论,并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如果按第二种方法来做,不能正确求出两个组平均每人釆煤多少吨。从而明白只有两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两个数相加除以2,进而引申为当三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三个数相加除以3……通过这样步步追思,学生不会将第二种方法滥用,才能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深刻的认识。

五、 活用学生的题――急中生智,教书育人

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新不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材料,在巩固环节自己出作为验证的材料。怎样将学生的这些材料用足、用活,并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能充分体现老师的教师的教育机智。如,一位老师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一位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这么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通过平时观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烟就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的烟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老师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编题会编到老校长的头上了,但冷静一想,觉得此题大有利用价值,于是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引题是不是成反比例?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题是“和”不变,应该是不成比例。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件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教师紧接着说:“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教室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地点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孩子写数学从下往上写是怎么回事(孩子写数字从下往上写)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