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墨痕是什么原因不规则墨痕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不规则墨痕是什么原因

不规则墨痕是什么原因()

武昭仪在永徽六年(655年)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则被武皇后赶出朝廷,贬至潭州,原因是其曾以“武昭仪侍奉过先帝”为由坚决否立过武氏。显庆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含憾离世,享年63岁。 在他死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武则天不仅削掉了他的全部官爵,还把他的子孙后代流放到了他故去的地方.........

褚遂良的一生经历了隋末战乱和盛唐气象,浮华光影,过眼云烟,晚年萧瑟凄凉、含憾离世。他合上眼睛的那一刻,一定不会出现儿时跟着舅父虞世南学书的画面,也一定不会想到千年以后,自己的书法被后人顶礼膜拜。

------题记

本篇接着上一篇【谷鸣:从褚遂良《阴符经》中窥探晋唐笔法及结字规律(十五)】讲余下的5个字。

废话不多说,开篇讲‘风’字。

‘风’字用笔精彩之处有两个地方,右上的折及收尾的钩。看到许多人讲右上折的时候,强调了多出来那个小墨痕的问题。本来谷是不愿意讲结字的,因为结字你我不同因人而异因时而宜,没有实在意义。但此处不得不讲下这个墨痕的问题。

看下图:

‘凡’‘飞’二字均摘自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看红圈标注的右上的转折,虽然是从石头上拓下来的,但是和‘风’字的转折用笔脉络一模一样。那基本就断定‘风’字转折处本身不应该有墨痕的,而这个墨疙瘩就是当时写错了,改了下方向重新补了一笔,仅此而已。就这件简单的小事被当今临帖的朋友奉为圭臬,临帖一定要临出一个墨疙瘩来,令人可笑。

‘风’的钩亦是用笔精彩之处,书友们观察,按这种‘折’的脉络行笔至最后写出的钩是不是都一样的特点呢?看下图:

转折处的折角基本相同,折后行笔的弧度基本相同,调钩而出的方向基本相同。这三个‘相同’是不是有规律可循呢?答案是肯定的,此处不做深究,留给书友思考。

下面讲下‘私’字的精彩。

‘私’字的精彩之处是竖勾,这种若绳子打结的写法乃褚遂良独创,在其他宗师书法中极少见到。谷鸣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谷鸣:从褚遂良‘曲钩’‘方钩’窥探晋唐笔法】探讨这个问题。此处不再赘述,附上谷鸣习字草稿,刻意写出的曲钩,有兴趣的书友到谷鸣主页观看书写视频。

谷鸣习字草稿-褚式曲钩

下面看‘心’字。

‘心’字的精彩之处是律动连笔,这是晋唐时期多位宗师常见的书写习惯。如同拨动琴弦,其点画弯曲一下,阅者之心随之弯曲一下,摄人心魄,振奋人心。笔落于纸如同天地交泰,万物化生于其间。本系列六【谷鸣:从褚遂良《阴符经》中窥探晋唐笔法及结字规律(六)】专门讲过律动的问题。

以下整理的是晋唐时期书法宗师们常见律动的表达方式。

律动何处不再赘述,相信读过谷鸣文章的书友已经发现了。

下面讲‘机’字。

先看‘横’的起笔,该不规则的墨痕是律动的一个节点。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见下图:

一个具备神采的点画弯一下,观者的心就会跟着被弯了一下,那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律动。

再看‘机’字右上两个‘绞丝’,似游云之出岫,若长河之绵延。起笔之中即蕴藏着收笔之趋势,收笔之中复含有起笔之新生。笔势于线条之中,线条之势于字中。这样出的线条若女子之肌肤,饱满光洁而富有弹性,形成令人愉悦的审美享受。

再看‘机’字的尾‘钩’,这个尾钩尖锐凌厉,刺向虚空。用‘铁画银钩’来形容无法形象表达。无论你用什么词语,有多少次表达,就有多少次不准确。吾法妙难思,止止不需说。

最后一个字‘根’。

‘根’字的钩是典型的褚式曲钩,但这个钩写的毛糙了点,不再赘述。右侧的‘钩’典型的律动节点,上文亦讲过,不做赘述。

单讲下褚遂良常用的曲线写法。再摘取几个类似的字,放在一起分析。

这样刻意的曲线给增加了笔意的华美,超出了字形以外,具有脱离形体的独立意义。

谷鸣用‘三生万物’概念图画出其行笔脉络,见上图。逆时针起笔,后通过手腕的力量转变为正时针行笔,后结成律动节点,手腕从左下瞬间转变为右上用力。至此笔画完成。

王欧虞颜柳等人建立的严谨的楷书结构,在褚遂良笔下开始松动。用结构的疏密、用笔的疾缓来表现流动不居的情感。称褚遂良为“线条大师”并不为过,称线条鼻祖、宗师亦名符其实。



跟谷鸣学晋唐笔法,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看完三件事:

1,点赞加收藏,让更多热爱书法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笔者“谷鸣先生” 学习更多书法知识。

3,关注我的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不规则墨痕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