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蟋蟀环境湿是什么原因(蟋蟀喜欢潮湿的环境吗)养蟋蟀环境湿是什么原因(蟋蟀喜欢潮湿的环境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养蟋蟀环境湿是什么原因(蟋蟀喜欢潮湿的环境吗)

养蟋蟀环境湿是什么原因(蟋蟀喜欢潮湿的环境吗)

【摘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蟋蟀往往被赋予深秋的某种意境,寄托诗人失意的愁苦、相思离愁、怀乡忆人等等情感,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蟋蟀身上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步揭开。

【关键词】蟋蟀、文化

中华诗词中的蟋蟀

陆游《秋兴》中的"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艾性夫《蟋蟀》中的"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无数文人墨客笔下,都曾出现了蟋蟀的身影。蟋蟀,在其中就扮演了一个寄托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媒介,使诗人的感情得到升华。

意象由抽象的"意"与具体的"象"结合而成,将诗人的"意"寄托于具体的"象"之中,使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得以寄托,使之更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也更使得诗词更加意味深长。中国人对蟋蟀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寄托,千百年来,蟋蟀始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似是浸润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魂。蟋蟀入诗最早见于 《诗经 》。 《豳风 ·七月》中提到:"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古人对蟋蟀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至唐代, "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提贮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宋人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说:"斗蛩亦始于天宝年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由此可见,唐宋时期,蟋蟀已经进入了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杜甫、苏东坡、白居易等对蟋蟀也大都有所吟唱。

在以农业立国的时代,先民对时令节气的变化十分关注,与秋同至的蟋蟀自然为先人所注意和熟悉。随着文化的发展,诗词文化逐渐兴起,蟋蟀因与秋同至,往往被诗人赋予秋的韵味,在秋风的吹拂下,跳进了人们的心中,跳进了人们的情感世界,逐渐成为蕴涵深远的文化意象

在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里培养出来的传统文人,受历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都继承了一些对蟋蟀的情感,且中国文人似乎更偏爱悲秋这一情绪。

人生失意的愁苦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万木凋零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墨客便把秋天描绘得萧瑟、凄凉而悲壮哀婉,所以,中国古代文人有"逢春而喜,遇秋而悲"的传统。根据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蟋蟀作为"天"的一部分,被古人所亲近,并将其用于其诗文之中。蟋蟀也因在秋季活动,常常被赋予秋天的韵味。在很多诗词中,蟋蟀都带有悲愁凄苦的意象特点。如白居易的"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促织》); 杨万里的 "一声能遣一人愁,促织声声晓不休 ", "人生如何无苦乐,一般蟋蟀两般愁"(《蛩声三首》);宋人贺铸的"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天香》),尽显秋日黄昏,伴着蛩鸣,寄托流浪外乡的愁思。

张镃《满庭芳·促织儿》"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问渠床下,凉夜伴孤吟。"上片写听到蟋蟀声的感受,下片追忆儿时捕蟋蟀、斗蟋蟀的乐趣,反衬今日的孤独悲凉情怀,结尾句"凉夜伴孤吟"充满不胜今昔之感。

离愁和相思

以秋季为媒介,触发诗人的思绪,而秋季往往带给人哀愁的思绪,故诗人常借蟋蟀这种与秋同至的动物作为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的愁绪。如贾岛《送郑长使之岭南》中写道:"苍梧多蟋蟀,白露湿江蓠。"以蟋蟀等意象,渲染离别色彩,生动形象地表达诗人对郑长使的不舍,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征人思妇相思之苦,令人叹息。姜夔 《齐天乐》:"正思妇无眠, 起寻机杼",抒写思念征夫的女子听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写尽思妇之苦

思乡情愁

在乡村长大的孩子,都跟蟋蟀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在乡间捉蟋蟀嬉戏玩闹的童年总是难以忘怀,长大后,许多文人墨客漂泊异乡,甚至归家无望,便提笔以蟋蟀为伴,回忆童年,回忆家乡。唐人杜甫的 "促织甚细微, 哀音何动人 " (《促织》),是借咏蟋蟀的哀音来抒写久客在外的愁思。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它在每一个游子的窗前和床下歌唱,在每一个月圆之夜歌唱,唱得人潸然泪下。银白月光下的清唱,总是令人魂牵梦绕。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作《蟋蟀之歌 》,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了家乡的千山万水,流露出的思乡情怀,令人心颤。流沙河的 《就是那一只蟋蟀 》更是唱出了中国人的心声。

流沙河

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环境,触发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或孤独,或失意,或思乡,或怀人。不同蟋蟀鸣叫的不同场景,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态,都营造出一种孤凄悲凉的感情氛围,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境界。

传统风俗中的蟋蟀

中国的蟋蟀文化,主要发源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斗蟋蟀,则更是长盛不衰。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中国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越发讲究,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南宋,在斗蟋史上是著名的时代。此时斗蟋蟀已不限于京师,也不限于贵族。市民,乃至僧尼也雅好此戏。清朝的王公贵族,是在入关后才始嗜斗蟋之戏的。每年秋季,京师就架设起宽大的棚场,开局赌博。在日伪侵占北京时期,北平庙会上都有出售蟋蟀的市场,摊贩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斗蟋蟀被贴上了"旧文化"的标签,并和麻将等娱乐活动一起被宣布为非法。但是今天,中国人有着更充分的经济保障,更宽松的政府管制,在休闲娱乐方面也逐渐重拾传统。这是"一种中国文化,就像茶文化一样",70岁的上海专家李世均说。

在东方,人们笼养雄蟋蟀听其鸣叫;在中国蟀的风习已有数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话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们认为有蟋蟀存在便等于好运和智慧,伤害蟋蟀便带来不幸。在缅甸曼德勒的市场上销售一种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游方僧人食用。

同时,因斗蟋蟀的盛行,蟋蟀谱也就应运而生。蟋蟀谱多是养斗蟋蟀的行家缉著而成行文上类似现代的动物养殖手册,操作性和实用性兼具,并且在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积累与传承,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与特色。国际上对蟋蟀的研究,也常常会借鉴这类书的经验,根据书中的记载,研究蟋蟀的争斗行为。如东京大学的菅丰曾对中国当代斗蟋活动进行了考察,对中国古代斗蟋文化有所涉及。

社会科学中的蟋蟀

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蟋蟀,也叫促织,俗名蛐蛐,将军虫,斗鸡,秋虫,地喇叭,"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

蟋蟀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现命名于1878年,后被列入动物界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纲有翅亚纲。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是圆的,胸部有些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孔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是以蟋蟀也成为一些人博斗赢输的工具(载《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并不是通过"自由恋爱"而婚配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败了其它同性,那它就获得了对雌蟋蟀的占有权,所以在蟋蟀家族中""现象是很常见的。当然,从生物学进化论观点来分析,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利于蟋蟀种族的持续发展。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医学界发现蟋蟀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古代医书中,也有提到蟋蟀相似的药用功能。如《医方集听》、《养素园传信方》、《现代实用中药》、《慈航活人书》、《四川中药志》等书都有详细提到蟋蟀入药的用法。

中国人在与蟋蟀相处的无数年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最出名的应属"蟋蟀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即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在历史上既是一位明君,也是一个斗蟋蟀的高手。

蟋蟀始终与中国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息息相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寄托之一,无数岁月以来,始终陪伴着我们与我们一同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起伏。

文丨吉秋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养蟋蟀环境湿是什么原因(蟋蟀喜欢潮湿的环境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