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长鱼是什么原因(长在地里的鱼)地上长鱼是什么原因(长在地里的鱼)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地上长鱼是什么原因(长在地里的鱼)

地上长鱼是什么原因(长在地里的鱼)

鱼也会爬山?对!而且是一排鱼!一段鱼爬山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评论,然而这种鱼曾一度被两广人嫌弃,更是被钓鱼人视为“过街鼠”,这究竟是为什么?

视频是5月1日由广西防城港的几位“大白”拍摄的,那天他们正下乡做核酸,在经过一段山路时被眼前的一幕“错愕不已”:二三十条鱼整齐划一地排成一队,扭动着身子在地面上匍匐前行!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前行的速度比小乌龟还快!几位“大白”主动给他们让路!

视频走红后,有网友评论道:这种鱼非常耐饥渴,在地面几天也不会渴死;也有网友称这种鱼不止会爬行,还能上树;更有网友说这是一种能让水淹死的鱼。

其实,这种会爬行的鱼学名叫攀鲈,又名过山鲫、龟壳攀鲈、攀木鱼,是一种攀鲈科、攀鲈属小型亚洲淡水鱼。过山鲫在25-30℃的水温环境下最为活跃,当水温低至15℃时停止进食,5℃时则停止活动,温度再低则有可能被冻死。

所以过山鲫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在我国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几个省份。

过山鲫有哪些特殊本领,真会爬树吗?

和其他小体型鱼不同,过山鲫有几项特殊的本领,这是它们能“翻山越岭”“爬树”的关键。

绝大部分鱼是靠鳃呼吸的,而过山鲫多了个辅助器官——鳃上器,又名褶鳃。普通鱼的鳃离开水后会粘沾在一起,从而丧失呼吸功能,而“鳃上器”外形像一朵绽放的花朵,离水后不会粘沾,而且能从空气中直接获取氧气。靠这项技能,过山鲫能在潮湿的陆地上存活6天之久,这为它寻找新水域争取到了更多时间。

也许是过山鲫的耐渴能力过于强悍,以至于弱化了它的水下功夫。过山鲫腹部没有鱼鳔,需要不停游动,不然就会沉底,同时鱼鳃从水中吸取的氧气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过山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浮出水面,否则就会在水中窒息而死。这也是过山鲫被人调侃为“一条会被水淹死的鱼”的原因。

“岸上走路”是过山鲫的另一项特殊技能。过山鲫的强壮的腹鳍、胸鳍能支撑起整个身体,当过山鲫左摇右摆、扭动身体时就能在地面“滑行”,据说一次可前行100多米,甚至几百米。过山鲫泛滥的地方,经常看到它们浩浩荡荡地爬过湿地、干涸地、草原、农田,也包括街道,常惹得外地人“目瞪口呆”!

当栖息的水塘干涸,其他鱼要么渴死,要么钻入地下,过山鲫一边“爬行”,一边寻找新的水源。这次大白做核酸路上碰到几十条过山鲫集体搬家,很可能“老家”缺水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老家”突然涨水将过山鲫冲到岸边,它们也可能趁机搬家。

过山鲫这么厉害,难道真能爬树?

过山鲫爬树的秘密揭晓有一段科普往事。1971年丹麦科普作家达尔多尔夫在印度特兰奎巴考察时,发现一棵树上竟有一条鱼,奇怪的是这条鱼竟是活的。

达尔多尔夫环顾了大树一周,没有找到任何“人工作业”的痕迹,当地人告诉达尔多尔夫,这种鱼会爬到2米高的棕榈树上吸食果汁。达尔多尔夫的这一发现传到西方后轰动一时。

过山鲫爬树的秘密直到1927年才被揭晓。印度的鱼类专家B.K在他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山鲫爬树 “纯属意外”。过山鲫成群结队在地面上爬行时,很容易被高空中的乌鸦和鸢注意到,饥肠辘辘的乌鸦将其捕获,然后站在树梢慢慢吞食。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过山鲫可能从乌鸦嘴中意外脱落,掉落在树上、屋顶上、山坳中,最终给人造成过山鲫爬树的假象。

过山鲫为何曾被人嫌弃,成了钓鱼人眼中的“过街鼠”

过山鲫适应能力强悍,对水质要求较低,所以在污水池、臭水沟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人们又普遍认为“高端鱼”喜欢干净的水,这种反差下过山鲫竟成了“脏鱼”。

此外,过山鲫个头偏小,长12-20公分,体重2-4两,但除去体表坚硬的鱼鳍、鱼鳃、鱼鳞后能吃的部位所剩无几,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过山鲫虽然味道鲜美,却曾一度被人嫌弃。

不过,最近几年过山鲫的价值又被重新挖掘出来了,市场上一斤能卖到12-16元,许多地方的养殖户又重新将其投入塘中。

钓鱼人之所以将过山鲫视为“过街鼠”,全是因为它过于凶悍。过山鲫杂食,以水里的浮游植物、植物碎屑、藻类维生素为食,偶尔也吃小虾、小鱼,几乎对所有的食物“来者不拒”,对饵料更是疯狂吞食。

过山鲫入侵一片水域,很容易成为这里的优势鱼种,连太阳鱼、罗非鱼也不放在眼里。钓鱼人的饵料入水后很容易被过山鲫抢食,而且是一口吞下饵料,钓这种鱼毫无乐趣可言。

写在后面

过山鲫作为我国南方的土著鱼种,在外来鱼不断入侵的大环境下仍能占据强势地位,可见其生命力之强悍。相信今后会找到开发利用过山鲫的好办法,而不是现在这种局面。

原创:博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地上长鱼是什么原因(长在地里的鱼)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