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后血止不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输了止血液还出血)输液后血止不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输了止血液还出血)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输液后血止不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输了止血液还出血)

输液后血止不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输了止血液还出血)

反复生病,每次都得输液,不输液烧就退不下去,可以说是现在许多孩子的通病了。

其实呢,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且听我一一道来。


1.细菌感染

无论是发烧还是支气管炎、肺炎,如果孩子做血常规检查确诊是细菌感染,这时候符合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菌,一定要用够疗程。就好像两支军队打仗,把敌人打退了不代表打败了,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让敌人在此后的数月、数年没有再组织侵犯孩子身体的能力。




一般大夫会根据孩子感染的程度选择疗程,轻的一般3天,重的可能一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这样才能把细菌彻底杀灭。

可是有的家长一看孩子症状好转,再想抗生素不好,之后就把药停了,细菌卷土重来,还锻炼了耐药性。


2.形成依赖

有句古话叫“重疴用猛药”,抗生素就是猛药。一些大夫为什么喜欢用抗生素?就是因为它是猛药、利剑,见效快。

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时候,最好做血常规检查,看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如果不是,最好不要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孩子经常输液,身体里细菌的耐药性就会增强,这时候用一般的药物就不容易控制病情,当然就得用抗生素,肯定就会出现不输液就止不住的情况了。

为什么有的家长说:“感觉还是西药有作用,中药这吃了不办事!”

孰不知,当孩子长期接触西药抗生素之后,会降低人的免疫力,长期服用抗生素会使体内具有耐药性基因的病菌基因频率激增,也就是说,体内的病菌大都会有较强耐药性。长期服用抗生素容易导致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更容易生病。中药不是不管用,这个时候送来的中药再来消灭“变异版的病菌”,需要的时间也就增加了。

记得一位乡医朋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村里的一个孩子,身体体质本来很差,以前不太在意抗生素的使用,孩子生病来了就挂吊瓶,见效快,但是最近两个月平均每周都要来挂两瓶,现在自己真的很害怕。”


3.心理因素

孩子感冒发烧,就好像小树苗要经历风雨一样,都是很平常很平常的事情。

有些家长,这边大夫开完中药,没吃两顿,孩子还发烧,就感觉中药慢;又找西医大夫看,换成西药,又觉得不如输液快。

就这么来回换来换去,哪个疗法都起不到作用,反而还会互相影响。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当然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解决,在宝宝一次病好后,就应该开始为预防一下次疾病做好准备了,这个准备,就是日常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1.捏脊

脊,就是背部脊柱骨。自尾骨端始,至颈部大椎穴(低头,颈胸部交界处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线。

宝宝脱去衣裤,伏卧床上,家长站或跪在宝宝的后侧方,全身放松,用手轻轻抚摸宝宝整个背部,使其肌肉放松,然后进行操作。




具体手法: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住脊柱骨表层的皮肤,食指中指向后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时,拇指向前推,这样,就会从下逐渐向上推进。

从尾骨至大椎,反复捏3~5遍。捏完后,局部的皮肤会略显潮红。此时,再用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地上下摩2~3次,帮助宝宝背部放松。用于保健的话,隔天捏脊1次即可。

捏脊可以从宝宝出生即开始。对初次接受捏脊的宝宝,动作一定要轻柔,捏住肌肉往上提时,不要提得过重,以免宝宝产生畏惧而不愿配合。


2.轻叩背俞穴

有时,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宝宝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

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两侧,脊柱旁开1.5寸(5cm左右)。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气机调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具体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轻轻叩击背俞穴,从上到下,反复3~5遍,两侧均如此操作。操作完后,脊柱两侧的皮肤略显潮红,再用手掌轻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3次,以放松皮肤。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小腿的正面能够摸到的最高部分)旁开1横指(宝宝中指的粗细)。

让宝宝屈曲膝关节,在膝盖骨下端能摸到两个凹陷,其中外侧的凹陷叫做外膝眼,由此向下,宝宝4指宽度的距离即外膝眼下3寸,再往外侧移一个宝宝中指的宽度就是足三里了。




具体手法:以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按揉足三里,每次300下,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理气消食。

也可以从足三里垂直向下,推至近足踝处,每次30下,可以调理胃肠,导滞止泻。


4.摩腹

宝宝的胃肠比较娇弱,喂养、护理稍有不当,就容易积食、拉肚子。父母平时可以经常给宝宝摩腹,以调理肠胃、理气消食。


具体手法:用整个手掌或者四指指腹,放在宝宝腹部作圆圈运动,顺时针、逆时针各摩次数相等,力度适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输液后血止不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输了止血液还出血)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