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条裂开是什么原因(年糕条为什么会裂开)年糕条裂开是什么原因(年糕条为什么会裂开)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年糕条裂开是什么原因(年糕条为什么会裂开)

年糕条裂开是什么原因(年糕条为什么会裂开)

每年立冬的前一星期是收割晚稻的时间,收获了糯米、晚稻米后,在腊月廿三送走了灶家菩萨以后,便是打年糕的时候了,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准备过年。于是,左邻右舍、三五人家相约在一起,张罗着垒口土灶头,清洗石臼、臼柱,蒸桶、柴火,板凳、门板、蚕匾、面桶诸如此类的工具分别凑齐了……


新收获的糯米与晚稻米按“三三三十一”的比例(三分之二糯米,三分之一梗米)混合在一起,并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沥干水分,分摊在蚕匾上,再粉碎成米粉。至于喜欢“糯”一点还是“粳”一点,就在两者之间比例的调节当中了。

经过加工后的米粉倒入冷水拌匀再用米筛筛,这是“搓粉”环节。水量依据米粉多少而定。要恰到好处,就得一边倒,一边搅拌,这样才容易达到你想要的效果。米粉融入水分后就结成了小块,必须再用手搓一遍,然后再用米筛筛过,细小的米粉自然已经落下,留在筛子上的小块继续用手搓细了再筛。一般一蒸石臼年糕用30斤左右的米粉恰到好处。


接下来就是将筛过的米粉进行蒸制。圆形的蒸桶用木料制成,底部比上部稍小一些,蒸桶内放置一个用篾竹做成的三角锥形蒸架,面上铺一块纱布用于透气。准备定当后,把木桶放在大火烧开的铁锅上。

接下来,必须要有一个经验老道的师傅来操作。这道工序是臼打年糕成败的关键,也是年糕口感的关键,成败都在师傅的手指间。这道工序称之为“撮粉”。


将米粉一层又一层撒在布上,期间,必须恰到好处,不让蒸汽冲破这层米粉,一旦破了,很难再补上,因为蒸汽是有一定威力的。但是,撒米粉又不能一下子撒得太多太厚,多了厚了,蒸出来的米粉又会夹生。这就要靠撮粉师傅手指间的精确把握了。

撒完米粉,盖上锅盖,五分钟后,米粉已经熟透成团,香气随着盖子的缝隙扑鼻而来。


蒸熟的米团立即倒入石臼,由两人交替着用臼柱捶打,并有负责为米团翻身和向石臼底部,米团面上撒水的另外两人。翻身是为了使米团完全融合,黏性均匀;撒水是为了防止米团黏住臼柱和臼底。经过约100次的捶打,米团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经过捶打后的米团已华丽转身为年糕,如羊脂白玉一般的晶莹剔透。其温度依然很高,烫手。此时,两人抬起石臼中的年糕,将它放在用门板铺成的案板上,两人握住年糕两头向各自一边拉,让年糕得以“瘦身”,逐渐变身长条型状。另有两人在中间进行适当的拿捏,尽量保持宽度的一致性,大约拉至20多厘米宽的时候不再继续。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年糕呈现的精彩时刻。所有的环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一旦凉了,把控年糕形状的难度就大了。


一根长约五十厘米的线,两头栓着半根筷子,便于双手紧握,这便是切割年糕的专业工具了。由一人持线放在案板上,另一人捧起年糕的一头,切割的线移到年糕下约十几厘米处,保持线与年糕的垂直度,两手交叉过来,使两头的线保持紧密,切边才能光滑,此时,双手一拉,完成对一块年糕的分离,放置一边。这一系列动作,速度依然要快。

接下来的步骤差不多由女人们来完成,将刚刚切割下来的年糕用手掌按压到一定的长度、宽度,厚度,最终成为长方体型。为了避免烫手和粘手,必须先在手上蘸一点热水,手掌的不断按压下,女人们做出了型制几乎一样的年糕,一块块年糕平平整整,有棱有角,还富有光泽,白白嫩嫩。这全然是女人灵巧双手反复抚摸的最终结果。精彩的“作品”总在女人们的手上诞生,功劳必须是属于女人的。

刚做成的年糕放在蚕匾中让其自然散热,为了防止粘连蚕匾,事先在蚕匾上铺一层尼龙纸。将蚕匾抬回家放置两三天后,留下一些请年菩萨以外,其余的都切成小块年糕。放的时间长了,硬度加大,切起来费力。小块的年糕还得浸在一口水缸里,防止风化裂开。浸泡年糕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立春前。民间有“春水毒如(砒)霜”的说法,是否科学就不知道了。但是,几千年传下来的“老古话”肯定有它的道理,照着做就是了。

此时,你要什么时候吃年糕,就从水缸里摸起来,与冷饭一同煮熟了……年糕从年前一直可以吃到清明。

这是最“经典”的吃法,另外可以“苔心菜烧年糕”、“糖炒年糕”、“梭子蟹炒年糕”等等不同吃法,你甚至可以尝试年糕与更多食材搭配起来做成各种美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年糕条裂开是什么原因(年糕条为什么会裂开)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