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半夜饿是怎么回事(总是半夜饿是怎么回事)经常半夜饿是怎么回事(总是半夜饿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经常半夜饿是怎么回事(总是半夜饿是怎么回事)

经常半夜饿是怎么回事(总是半夜饿是怎么回事)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他们是从人性方面来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

而现代科学家发现,人白天是天使,清汤寡水就能对付三餐,晚上则变身成魔兽饕餮,全身心都在叫嚣着吃吃吃。

很多人受不了诱惑,一边享受美味的夜宵,一边责怪自己意志力太薄弱,活该胖。

其实真的不能全怪意志力,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找了12名身体健康、不胖不瘦的志愿者,让他们连续13天呆在实验室环境中,每天给他们安排严格的营养餐和适度的活动,观察他们的食欲是否会受时间的影响。

结果发现:晚上八点左右,大家的食欲和饥饿感都会更强。

对于想吃的食物,研究者们也给出了众多选择。

令大家惊奇的是,这12位志愿者都不约而同选择甜的、咸的、肉类以及淀粉类食物,唯独嫌弃蔬菜。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罪魁祸首就是“饥饿素”和“FTO基因”这对异性兄弟。

调节食欲的机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

这个机制的指挥官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

当胃部空空如也的时候,便向“下丘脑”指挥官请求支援,指挥官就会命令胃部分泌出饥饿素,提醒“食神”大人们该干饭了。

而且这个“饥饿素”是个夜猫子,一到晚上就嗨,把胃部当夜店,独自在里面摇摆。

这一折腾,“食神”大人们就会感觉晚上的饥饿感来得如此猛烈。

“饥饿素”还有个老大,叫FTO基因。FTO基因全名是 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它是一种与肥胖相关的等位基因,也称肥胖基因,由英国牛津大学马克·麦卡锡等研究人员首先鉴别出来,并发表在2007年4月的《科学》杂志上。

这个老大出身名门,力量强大,作为基因的它随机出现在“食神”大人们身上。

它和饥饿素两人兄弟情义深,只要它一出现,“饥饿素”就特别兴奋,直接导致携带FTO基因的“食神”大人们明明已经吃饱了,嘴巴却停不下来。

除此之外,FTO基因还特别喜欢高热量食物,比如说炸鸡翅、炸薯条、炸花生米、红糖糍粑、蛋糕、奶茶……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吃饱了就停下,看到高热量食物就没胃口,不要以为是他们的意志力有多厉害,其实只是幸运的没有FTO基因。

那不禁有人要问,要是我就是那个天选之子,出生就带有FTO基因怎么办?

如果真是这样,目前确实没啥好法子,上天注定的就得接受它。

但是呢,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人类没有办法阻止爱吃的天性,但是可以在脂肪细胞身上做文章。

2021年,我国暨南大学尹芝南教授带领团队,发现了隐藏在人体内的燃脂特工—白细胞介素IL-27。

它的名字太拗口不用去记它,只要知道这位仁兄特别厉害,非常有可能由它开启人类躺着瘦的时代。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因为摄入的卡路里大于消耗,多出来的能量变成脂肪储存起来,这种脂肪叫白色脂肪,是一种能让人发胖的脂肪。

白色脂肪有个天敌,叫棕色脂肪,棕色脂肪可以通过消耗白色脂肪来产生热能,进而维持我们的体温。

所以说棕色脂肪是一种有燃脂作用的好脂肪,但是数量太少,平常打不过白色脂肪。

而尹教授发现的这个燃脂特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潜伏进白色脂肪内,暗地里说服白色脂肪弃暗投明,让“变胖的”白色脂肪变成“会瘦的”棕色脂肪,从而达到燃脂的目的。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爽,但是这项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小白鼠实验上。

从实验室到走向市场,还有漫长的路,现在不如先洗洗睡吧,梦中大家一起期待早日实现脂肪打败脂肪,躺着瘦的梦想。

欢迎关注喵十一,一起分享有趣的知识!

#奇妙知识季##春日生活打卡季##风船计划2.0##减肥##健康真探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经常半夜饿是怎么回事(总是半夜饿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