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

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在医院急诊科,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哇哇哭个不停,原来是手臂被烫伤了,生了很多小泡泡。


后来听孩子妈念叨,才知道是被装着温水的奶瓶烫伤的。因为温度不高,她就没在意,一忙起来就忘记从孩子胳膊上拿开,孩子也不吵不闹地睡着了。


等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她才发现孩子的胳膊已经烫出泡了。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就是冬天经常会发生的“低温烫伤”,约占冬季烫伤的1/3。


不仅是温水奶瓶,各种取暖神器,如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以及火炕等也一样,使用不当很可能就会导致低温烫伤。


究竟什么是“低温烫伤”,它是怎样发生的,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又该如何预防,今天就带大家来深入地了解一下。


低温烫伤:冬季频发,却又容易被忽视


烫伤,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煮饭时被热蒸汽熏到手、炒菜时被飞溅的油沫烫到,这种伤害显而易见,我们都会小心躲避。


但相比这些由高温气体、火焰、热油、开水等造成的烫伤,低温烫伤更加狡猾,我们往往主动制造了它发生的情境,但却不自知。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相对于普通烫伤来讲的。它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


也就是说,决定低温烫伤是否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主要有两个因素:温度和接触时长。


1.温度


不同于高温热源,造成低温烫伤的温度并不高,通常也就比体温高一点,并不会一下子就把人烫。


最容易导致低温烫伤的温度范围,是44℃-51℃。正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等的初始温度。


孩子刚接触时不会有任何痛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个温度还会让人觉得很暖和、很舒服。


2.接触时长


如果接触100℃的热源,我们都知道,不到一分钟,皮肤就会被烫伤;


低温烫伤则不同,起初的温度根本不会伤及皮肤。可是一旦增加接触时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有研究发现,44℃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烫伤就会发生,很可能会伤及皮肤深层组织。


由此可见,比起普通烫伤这个“拿着明晃晃大刀的敌人”,低温烫伤则像“悄无声息潜入内部的特务“。


因为,它的起初温度并不算高,触及的也只是皮肤表层。如果移开热源,就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但如果我们适应了这个温度,热量就会渗透进更深层的组织,造成严重烫伤。而整个过程,都不易被人察觉。


所以,比起普通烫伤,低温烫伤更可怕。



因为低温烫伤的“隐蔽性”,导致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经常会看到这类“温水煮青蛙”式的伤害在孩子和大人身上发生。


比如,暖宝宝、热水袋导致的低温烫伤。



家里的娃贴着暖宝宝,或者抱着热水袋睡一晚上,肚皮就被烫伤了。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个3岁的孩子,竟然因为被暖宝宝烫伤住院了!



比如,东北热炕导致低温烫伤。每年冬天,哈尔滨的医院都会收治被热炕烫伤的孩子,有的孩子还被诊断为深二度烫伤;



甚至,发热的手机也会导致低温烫伤。株洲的一个女孩和男友“煲电话粥”后,感觉脸颊火辣辣的,第二天上班脸上的红印依然没有消失,去医院检查竟然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


芒果台的《新闻大求真》节目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两片暖宝宝包住鸡蛋和切薄片的培根,包好后放进棉被里。



2个小时后测量,两颗鸡蛋的温度分别是48℃和49℃,两片培根的温度分别是52℃和51℃。



此时的鸡蛋,基本上已经被烫熟了。



培根也泛起油光,飘出香气,熟透了!



想象一下,要是这些热量作用在人体,尤其是孩子身上,后果有多么严重。


在医学上,低温烫伤严重者往往被划定为深Ⅱ度,甚至Ⅲ度烫伤。


烫伤按照损伤深度可以分为三度四型:

Ⅰ度烫伤。伤及表皮颗粒层,比如太阳晒伤;

浅Ⅱ度烫伤。伤及真皮浅层,保留部分生发层。比如开水的一过性接触;

深Ⅱ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残留部分网状层。比如热油或热金属一过性的接触;

Ⅲ度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部骨骼、肌肉。比如火焰烧伤。


表面看起来不严重。痛感不大,面积不大,症状也仅仅是红肿、起水泡、脱皮等;但创面深的,很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甚至可伤及深部骨骼,愈合后也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



婴幼儿、老年人、怕冷的女性等人群,最容易中招。


因为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如果我们大人不够细心,等到发现时就晚了;


老人和怕冷的女性,使用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等取暖神器更频繁,一旦贴身时间长了,或者睡着了,就容易烫伤。


万一发生低温烫伤,我们该怎么处理


如果不幸发生了低温烫伤,大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烫伤后的正确处理非常关键,一可以减轻组织伤害的程度,二可以减轻疤痕的严重程度。


和普通烫伤相同,低温烫伤在送医前的正确处理,也可以总结为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我给大家具体说说这几个步骤:


第1步:冲。脱离热源后,把烫伤部位用流动的自来水轻轻冲洗或浸泡10-30分钟,可使热气散去,低深层损伤的程度。


如果疼痛加重,可以适当延长冲洗时间,注意不要用冰块直接冷敷。


第2步:脱。充分冲洗或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烫伤部位的衣物。注意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但不能强行剥离,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同时,烫伤部位邻近处的手表、戒指、项链以及紧身衣物等也要拿掉。因为伤处及邻近部位会发生肿胀,早些去除可以避免后期血液流通不畅。


第3步:泡。如果痛感特别明显,可以持续再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不同于第1步的降低损伤程度。


第4步:盖。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类、棉质衣物遮盖创伤部位,减少外界污染和刺激,防止感染。


第5步:送。及时拨打120,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强调:


①不要迷信偏方,比如涂抹牙膏、肥皂、红药水、紫药水等,否则可能会影响医生诊断,还可能引发创面感染,甚至中毒;


②不要自己涂抹零售烫伤药膏,因为它们并不一定适合烫伤早期。


③如果出现水疱,要注意保护,不要弄破。因为疱皮对创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最好的方法,永远是预防为先


避免低温烫伤,做好预防是最重要的。


总的原则,就是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在暖宝宝、热水袋/电暖宝、电热毯、电暖气等“取暖神器”时,我们就要格外注意安全。


①暖宝宝:不能直接接触皮肤,要隔着衣服贴;睡觉前要撕下来,尤其不能贴着暖宝宝又用着电热毯。


②热水袋/电热水袋:用布包裹隔热,或放在两层毯子中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注入2/3的水就行,不要灌满,以防水洒出来。



③电热毯:不要开着电热毯睡觉,最好睡前打开、床暖和后就关闭;要保持平整,不要弯折,以防漏电。


④电暖器:不要离得太近,睡觉前要及时关闭等。


⑤泡脚水:水温不要超过45°,时长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这几天降温太冷了,大家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警惕低温烫伤这个“温柔又狡猾的杀手”。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095190

2.http://xwb.my399.com/html/2020-12/02/content_15169121.htm

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019516289167202&wfr=spider&for=pc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98635968043986&wfr=spider&for=pc


川妈说说


天冷了,我的腰经常疼。爸妈心疼我,拿出他们收藏的艾灸贴让我用。拗不过他们的好心,我隔着衣服贴了一张。


姑且不说疗效,热乎乎的感觉确实还不错。但时间久了感觉就不对了,我开始觉得有些烫,那里的皮肤有点疼。我跟他们说,他们不以为然,一直都在用,温度不高啊,从来没觉得烫。我用手摸了一下,确实不烫,又坚持了一会,但后来烫的实在受不了赶快撕下来。


那个时候,开始了解“低温烫伤”这个概念。看上来很安全的温度,时间长了也会造成烫伤。听说,今年冬天会特别冷,估计各种取暖方法会比以前用的更多、更频繁。大家在给自己和孩子取暖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拓展阅读

“减负”太遥远,现在我只想保住孩子的颈椎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妈妈一起学育儿、看世界;这儿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还有独家的科学课程、阅读课程;来吧,养娃路上永远缺个好朋友!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宝宝睡热炕体温三十七度五正常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