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孕妇(纪录片孕妇生孩子)纪录片 孕妇(纪录片孕妇生孩子)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纪录片 孕妇(纪录片孕妇生孩子)

纪录片 孕妇(纪录片孕妇生孩子)



这个女人名叫夏锦菊,15秒前 ,剖腹产生下了孩子,谁知下一秒大出血,2000毫升说没就没,相当于流掉了半条命,医生当机立断,想保命就必须切除子宫,夏锦菊却不愿意,对她而言 ,子宫就是母亲的象征。



无奈之下,医生只能通知家属,而她的丈夫 ,此刻却远在广州谈生意,医生退而求其次,找到了守在手术室外的老父亲,老人家绷着一张脸,听了医生介绍,颤颤巍巍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对他而言 ,没有什么比女儿的性命更加重要。



原来这是夏锦菊第三次怀孕,第一胎没保住,第二胎剖腹产生了个女儿,偏偏这次怀孕, 胎盘长在了上次剖腹产的伤口上,更糟的是, 胎盘超过了子宫基层进入了膀胱,即使动手术, 风险依旧很大。夏锦菊清楚自己的情况却依旧乐观,她想生下这个孩子让女儿多个伴,为此她早早住进医院接受观察,可惜千防万防 ,还是没能躲过最糟的情况。



手术室外的老父亲,在签字后, 内心已近崩溃,除了祈祷女儿平安 ,别无所求。手术室内, 医生也犯了难,血已经从手术台流向了地面,夏锦菊还在苦苦哀求,如果她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倒无所谓,子宫这么重要的器官, 怎能说不要就不要。医生没有说话, 加紧手上的动作,试着用止血带捆住子宫,可是稍一松动,一分钟的出血量就达到了500毫升,不能为了保住子宫把命丢了。



而这时 ,夏锦菊也在昏迷边缘,医生不再犹豫, 立即动手,手术第30分钟,夏锦菊的子宫被摘除,可情况不容乐观,第37分钟, 警报响了,夏锦菊心脏骤停,医生不得不停下止血工作 ,开始心肺复苏。期间 ,血袋空了一袋又一袋,整整1400毫升, 瞬间就没了,医生不得不又催了几次,要求血库提前准备,果不其然,手术进行到1小时17分钟,夏锦菊第二次心跳骤停,比前一次更凶险,几个医生轮番上阵 ,甚至用上了电击。



一边抢救的同时,还得一边注意血压,因为病人只有47公斤,血压必须维持在90左右,高了不行 ,低了更不行,幸运的是,夏锦菊心跳有了反应,医生又输了800毫升红细胞。



手术室外的老父亲,等来了刚出生的外孙,可他根本没心思仔细观察,截止目前,夏锦菊出血量已达七八千 ,也输进去了六千多毫升,相当于全身换血两次,同时也意味着,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都被消耗,换句话来说, 止不了血 ,还随时可能再次心跳骤停,唯一的方法只能用纱布止血,等伤后痊愈后, 再重新取出来。



老父亲接到病危通知书,禁不住眼前一黑,他必须得亲眼看一看才能放心,只是当他进到手术室里,看了一眼便待不下去,陪在一边的姑父, 再也忍不住,对着电话那头的夏锦菊丈夫要求,无论有什么事, 全部放下往回赶。



手术室里 ,纱布已被血液浸透,随便一拧 ,就有血水出来,第3小时50分,夏锦菊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住进了ICU,手术期间, 总共失血1万3千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换了4次。



老父亲见到女儿便寸步不离,过了监护时间 ,便守在门外,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五天过去,医生来取腹腔内的止血纱布,夏锦菊虽没睁眼 ,却疼得直哼哼,老父亲见了, 心疼不已 ,摸了摸头,耐心地按摩着她因疼痛而痉挛的手。



术后第11天,夏锦菊转入普通病房,此时她已能起身 ,也可以喝一些清粥,医生来查房时,夏锦菊的丈夫终于出现,站在人群之外 ,默默观察,而夏锦菊的孩子,也从新生儿病房来到了她的身边。



为了这个孩子,夏锦菊在鬼门关走了两趟,此刻看着孩子的脸,她既欣慰又后怕,据她自己回忆,在意识模糊时 ,是医生在她耳边提醒,还有个孩子要照顾,这才挺了过来。



老话有说,所谓的生产就是“娃儿奔生,娘奔死”,夏锦菊这样的并不是个例,整个生产过程,从始至终陪在她身边的只有父亲。而本该携手走过后半生的丈夫却缺席了,不管是何原因 ,总是令人唏嘘的。



生孩子是大事,无论女人如何坚强,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在自己身边。再者 ,孩子是两个人的,所有的痛苦都应该两个人共同来承担,如果在人生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丈夫却不在身边,那么, 以后遇到更艰难的事情,又如何能让妻子信任丈夫不会离开。



真心希望,

每个丈夫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妻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纪录片 孕妇(纪录片孕妇生孩子)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