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接种卡介苗没有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多久产生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没有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多久产生抗体)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接种卡介苗没有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多久产生抗体)

婴儿接种卡介苗没有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多久产生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我国也是乙肝人群高流行区,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

乙肝传播方式

HBV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现在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了严格的HBsAg和HBV-DNA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期间,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导致传播,但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也会增高。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所以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是不会传染HBV的。

之前也有患者问过小编,HBV是否会通过蚊子传播呢?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目前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子和臭虫等)传播。

预防乙肝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患病率。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据悉,新生儿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90%~95%的感染可被阻断,所以我国预防乙肝的主要策略是对婴幼儿开展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除了新生儿、婴幼儿外,还包括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根据201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国外指南,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h内,越早越好。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

曾有HBsAg阳性的新手妈妈咨询小编是否可以给新生儿哺乳?

对HBsAg阳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2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另外,如果母亲本身HBV-DNA水平较高(>106IU/mL),在妊娠中后期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使产前血清中HBVDNA水平降低,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母婴阻断成功率。

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以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为准。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打了乙肝疫苗却没有产生抗体呢?是否应该重新打疫苗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打了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1.人的因素

有些人自身免疫力低下,或者是在注射乙肝疫苗期间服用过免疫抑制剂,在注射疫苗后,身体无法根据病毒产生相应量的抗体,或者产生的抗体含量很低,以致于检测仪器根本检测不到,所以显示了抗体阴性。

有些人打了3针乙肝疫苗后未检测到抗体,但再次接种后形成了抗体,这种一般属于免疫应答迟缓,即产生抗体相对较晚,需要重复接种乙肝疫苗才能形成抗体。

也有些人曾经感染上了乙肝病毒,但是由于身体免疫力较强,感染的乙肝病毒含量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乙肝症状,检测仪器也因为体内病毒含量过少而未查到,如果您是这种情况,那么需要注意了,虽然看起来没有感染乙肝,但可能是隐匿的感染者,比如处于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或者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

还有些人由于个人先天因素或者出现免疫耐受,抑或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不能有效识别乙肝病毒,接触乙肝病毒后体内的免疫系统认为乙肝疫苗是我们身体自身的物质,未能对乙肝病毒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因此也就不会产生抗体。

2.疫苗的因素

前阵子搞得沸沸扬扬的疫苗事件还余波未消,假如所打的乙肝疫苗本身质量有问题,也可能会造成机体无法顺利做出应对产生抗体。另外,由于不同人对乙肝病毒的反应不同,需要的乙肝病毒量也不同。一般而言,在打了3针的乙肝疫苗后,90%的人会产生抗体,但也有人会因为剂量不足,使得机体不足以产生抗体,这类人往往免疫功能正常,只是需要的乙肝病毒剂量比一般人高而已。疫苗是一种蛋白质,必须保存在2~8℃范围内才最稳定,如果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处温度过低或过高,使疫苗冻结或凝结,其免疫效果就可能降低或丧失。

3.接种因素

接种部位不在上臂三角肌,接种程序未选用“0、1、6个月”最佳方案,也可能导致无应答。

4.检测仪器及方法

检测乙肝疫苗的抗体有很多种方法,每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不同,可能这种方式测不出来,换一种方式就能检测出来。所以碰到抗体阴性的情况,不妨换一种检测方式,如果仍然为阴性,则需要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了。

除了以上因素外,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体,也可能跟体内乙肝病毒的变异有关。

那么,打了乙肝疫苗后抗体为阴性时应该肿么办呢?

1.去正规大医院再次检测

大医院的仪器设备相对比较多,精确度比小医院的可能要高。有时候可能因为抗体浓度太低,检测仪器精密度不高而导致无法检测。如果您打完3针乙肝疫苗后,去了社区医院或小医院检测抗体,结果发现抗体为阴性,您可以去正规大医院再检测一次。

2.更换乙肝疫苗品种

如果不幸遇到质量较差的乙肝疫苗,则需要换用其他品牌规格的乙肝疫苗,看是否能产生抗体。

3.加大剂量

某些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可能需要比一般人大的剂量,如果您之前打的乙肝疫苗是5ug或10ug的乙肝疫苗制剂,您可以选择20ug的乙肝疫苗。打完3针后再去检查是否产生了抗体。

4.加注一针

如果您已经打完3针乙肝疫苗,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多次检测抗体均为阴性,可以在第12个月再加注一针,然后再去检查抗体。如果只打了1针或者2针乙肝疫苗,可以继续按照0、1、6的顺序继续打下一针,等3针打完再去检查抗体。

5.改变接种途径

首选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有报道对肌内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为皮内注射,可提高抗体阳性率。

6.与其他疫苗或免疫辅助剂联用

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卡介苗或牛痘苗,小剂量的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如果加注一针或加大剂量接种乙肝疫苗,仍然没有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应进行乙肝5项、HBV-DNA、ALT水平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发现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产生的抗体量极其微弱,酶联免疫等先进方法也无法将其检出,属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或者乙肝病毒处于变异期,常规检测方法或检测试剂不能将其检出,或不与其发生反应。

总之,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排除机体免疫应答迟缓因素外,更需要重视隐匿性感染、机体免疫耐受,以及乙肝病毒的变异等因素,必要时,进行乙肝5项、HBV-DNA、ALT水平检测联合测定,探明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当排除隐匿感染、机体免疫耐受因素后,对乙肝病毒疫苗应答迟缓患者,应重复接种或增加接种剂量,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接种卡介苗没有抗体(婴儿接种卡介苗多久产生抗体)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