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妄行证是怎么引起(什么是血热妄行证)血热妄行证是怎么引起(什么是血热妄行证)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血热妄行证是怎么引起(什么是血热妄行证)

血热妄行证是怎么引起(什么是血热妄行证)

便血

(1)肠道湿热证

临床表现: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两方均能清热化湿,凉血止血,但两方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理气活血,可根据临床需要酌情选用或合用。

若便血日久,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亏,应清热除湿与补益阴血双管齐下,虚实兼顾,扶正祛邪,可酌情选用清脏汤或脏连丸。

(2)气虚不摄证

临床表现: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脾胃虚寒证

临床表现: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 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尿血

(1)下焦湿热证

临床表现: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2)肾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3)脾不统血证

临床表现: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对于有气虚下陷表现者,亦可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气不固证

临床表现: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紫斑

(1)血热妄行证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

(2)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加减。对于本证候中之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者,可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3)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久病不愈,反复发生肌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其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出血证;火热灼伤的部位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出血证。

2.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火上炎的鼻衄与肝火犯胃的吐血;归脾汤; 鼻衄之气血亏虚型;吐血辨证为气虚血溢型;便血辨证为气虚不摄型;尿血辨证为脾不统血型;肌衄辨证为气不摄血型,均可用归脾汤治疗。


血证的临证备要

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见于其他 病证的过程中。中医学对血证具有系统而有特色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治吐血三要法”与“治血四法”。

2.注意辨证与辨病的互参 由于中医内科的血证至少包括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 尿血、紫斑七个病证,西医学中也涉及多种疾病,尤其是一些危重疾病,诊治过程中宜在辨证论治的同时,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

3.鼻衄、尿血的用药特点 据临床观察,火热与瘀血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祛瘀凉血是常用的治法。而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川牛膝、白茅根,仙鹤草等,可以起到引血归经、活血止血的作用。近年来对尿血的病因病机看法较为一致,认为主要有热、湿、瘀、虚,尤以前三者多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滋阴降火、养血止血、补脾固肾、益气摄血三法为治疗尿血重要治法。临床常用白茅根、小蓟、石韦、琥珀等药,既有止血作用,又能利小便,可酌情选用。

4.大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吐血及便血)的现代治 疗中,大黄、白及、云南白药、三七、地榆等药常被选用。尤其是大黄,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

5.患者临床表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可归入便血治疗,而尿液在显微镜下见红细胞或隐血者 可归入尿血论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血热妄行证是怎么引起(什么是血热妄行证)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