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很早醒(宝宝醒的很早)婴儿很早醒(宝宝醒的很早)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很早醒(宝宝醒的很早)

婴儿很早醒(宝宝醒的很早)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近,小兰时常抱怨,自家宝宝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一觉睡到天亮的天使宝宝。

小兰说,自家宝宝这段时间每天早上四、五点就满床爬、满床抓,不把爸妈闹醒不罢休,闹醒了还不算完,不陪着玩一两个小时,他还要继续闹,等到天亮了,大人要起床了,他又要睡了。

可是大人不能像宝宝一样白天也睡觉,于是小兰和老公两人都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起床,一个开始忙家务,一个准备上班。

后来不得已之下,小兰只得和老公分房睡,避免老公因为睡眠不足上班时出差错。

而小兰自己,则点亮了新技能——一有空就能睡着。

附近很多宝妈听了小兰的抱怨,纷纷加入吐槽队伍中,说自家孩子也是早早就醒,哪怕睡得很晚都会在四、五点醒来,折腾得一家子苦不堪言。

抱怨归抱怨,宝妈们说得更多的,还是担心早醒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尽管有人觉得习惯就好,但影响的确存在。

“早醒”并非“早睡早起”,负面影响真的有

俗语云: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宝宝们的早醒却不同于这里的“早睡早起,而是真的会对宝宝的身体以及宝妈和家人造成影响。

何为“早醒”

研究表明,新生儿一天累计睡眠时间在18-22小时,此后,随着宝宝的成长,其他方面需求增加,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2-5个月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大致为15-18个小时,6-12个月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缩短为14-16个小时,1-3岁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则为10-12个小时。

与之相反的是,随着宝宝的成长,每天夜晚,宝宝的睡眠总时长则呈现递增趋势:

0-6周:8-9小时;

3-8个月:10小时;

9-12个月:10-12小时;

13-18个月:11小时;

18-36个月:10-11小时。

在此基础上,0-12个月的婴儿晨醒的理想时间为6-8点之间。因此,早醒的定义一般为:在宝宝夜晚睡眠总时长不达标的前提下,6点以前的晨醒。

“早醒”的负面影响

一般而言,宝宝早醒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宝宝本身,二则是家庭成员。

​宝宝自身

夜间睡眠不足,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时,可能对宝宝的早餐进食量造成影响。大多数早醒宝宝的早餐进食兴致都不高。

此外,早醒宝宝大多需要补觉,随之而来的就是晨觉延长,挤占早上的活动时间。

然而,活动量不足却会影响宝宝的午休、黄昏觉,进而再度影响到夜晚的入睡时间,导致夜间睡眠不足。

但早醒往往不是宝宝自己能够控制的,很可能第二天早上依然会在六点前醒来,久而久之,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甚至形成恶性生物钟。

家庭成员

正如前文小兰的经历,受到宝宝早醒的影响,夫妻俩的睡眠大打折扣,第二天又不得不强打精神进行白天必须进行的活动,长期累积造成的,是对身体的不断透支,免疫力大打折扣,极易遭到病魔侵害。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宝宝早醒并非自己控制的,而是各方面因素影响所致。

宝宝为何“早醒”?父母如何“解脱“?

除开真正的“早睡早起”——即睡够了,自然清醒,大多数宝宝的早醒都可以称得上是“人为因素”。

1、“晚睡晚起”

许多宝妈认为,既然有“早睡早起”,那么很自然的就会有晚睡晚起,于是为了不让宝宝“早醒,这些宝妈们试图让宝宝晚睡,认为这样宝宝就不会醒那么早。

但事实上,在生物钟的作用下,哪怕是成年人也会在固定的时间醒来,何况是睡眠能力不够成熟的婴幼儿?

成年人可以在生物钟作用下醒来,但理智告诉我们可以继续睡,精神也的确不好,需要睡觉,很多人都可以再次入睡,可婴幼儿的睡眠能力不够成熟,一旦醒来,哪怕很困,也难以尽快入睡,反而因为精神不足而情绪激动。

人的睡眠是有阶段的,一般而言,我们的睡眠阶段相对固定,婴幼儿更甚。

例如前文提到,宝宝的12个月宝宝夜间睡眠时长为10-12小时,如果已经形成睡整觉习惯,到了平常的睡眠阶段截止时间,宝宝自然而然就会清醒。

因此,即便拖着已经很困的宝宝熬到很晚,他也不一定就会为了补足睡眠而晚起。

解决方案:

持续一段时间每天把宝宝的上床睡觉时间进行调整,如晚睡的宝宝,以十五分钟为频率,每天向前推进15分钟。

一般而言,1岁以内宝宝应在晚上6-8点入睡,1-3岁宝宝则应在晚上9点以前入睡,综合宝宝夜间睡眠总时长,我们可以按照每天提前15分钟的频率逐渐调整宝宝的入睡时间。

此外,宝宝睡前一个小时,我们就需要停止逗弄、户外活动等等会引起宝宝情绪激动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入睡氛围。

在这一个小时内,可以给宝宝洗澡,在轻柔的音乐环境中为宝宝做婴儿抚触、按摩,轻声哼唱摇篮曲、讲故事等等,辅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白天的小睡同样可以通过轻声哼唱等营造睡前环境,辅助宝宝睡眠。

2、恶性循环

正如前文所说,在睡眠和活动形成恶性循环后,生物钟的影响又会让孩子每天清晨六点以前醒来,宝宝便很难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早醒几乎成了宝妈的噩梦。

解决方案:

恶行循环形成后,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宝宝白天的小睡时间,相应的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午睡时长应当维持在2小时内,晨觉和黄昏觉则应维持在一小时以内。

如果宝宝的恶性生物钟已经形成,我们就需要通过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逐渐调整小睡时间。

如小兰家宝宝,每天早四、五点醒,七八点又会再次入睡,直到十点左右醒,午睡时间很自然的就被顺延到了三四点,甚至是晚饭后,那么我们就需要每天提前十五分钟将宝宝叫醒。

例如第一天在十点整叫醒宝宝,第二天则是九点四十五,第三天则是九点半……以此类推,直到将宝宝早醒后的“补觉时间”缩短到一个小时,即正常的晨觉时间,这段空缺则需要用户外活动或亲子游戏“弥补”,消耗宝宝的精力,用以提前宝宝的午睡时间,逐渐调整宝宝的作息规律。

3、环境变化

早晨的阳光、鸟鸣、温度变化、室外的声音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如果宝宝本身的对睡眠环境比较敏感,容易惊醒,环境就成了宝宝早醒的最大影响。

窗帘遮光度不高,阳光照进来会导致宝宝早醒。

窗户隔音不好,屋外的鸟鸣、人声等等,会导致宝宝早醒。

室内温度控制不好,太冷、太热等等,同样会导致宝宝早醒。

解决方案: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提升宝宝对户外光线变化、声音环境的适应能力。

此外,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宝宝对室外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不是长期呆在室内,温度感受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

坚持婴儿抚触、婴儿操,提升宝宝的肢体活动量,改善宝宝的“惊醒”体质。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喜欢将成年人的睡眠习惯加在宝宝身上,从宝宝出生开始,就为宝宝营造了过于“良好”的睡眠环境,如白天拉上窗帘、保持房间安静等等,这样反而会让宝宝更容易惊醒。

因此,我们建议,从宝宝出生开始,顺应自然环境,白天不做特殊处理——即不营造所谓“良好”的睡眠环境,而是让宝宝在有声音、有光线等白天的正常环境中入睡,这样也能提升宝宝对环境的适应力,改善宝宝的“惊醒”体质,不至于被清晨的细微动静影响,形成“早醒”习惯。

宝宝不是宝宝的错,抱怨虽是人之常情,可总有宝妈会把怨气带到宝宝身上,甚至怨气极大,对宝宝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遇到问题先反思自身,趁早寻早答案才是最佳的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很早醒(宝宝醒的很早)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