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臆想(儿童 臆想)婴儿臆想(儿童 臆想)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臆想(儿童 臆想)

婴儿臆想(儿童 臆想)

在幼儿园磕磕碰碰的难免发生,幼儿佳佳回家告诉妈妈同学悅悦打他,老师没有处理。

佳佳妈妈很生气,半夜在班级群发牢骚。悅悦妈妈更生气,两个母亲在群里开战。都说自己家孩子不会先动手,希望彼此管教下孩子。

老师看到战争,出面调解也没有用,反而变本加厉,佳佳妈妈指责老师不作为所以孩子打架,班级群一股硝烟味道。

两位老母亲在幼儿园见面也掐架,园方调取监控,都没有看到孩子动手画面,家长相信孩子没有撒谎,孩子一定是监控盲区打架,不相信园方。老师和家长出现了严重信任危机。

在新闻中时常有孩子打架,家长知道后,怕孩子吃亏而动手出事,我决定管管闲事和家长解释下。

这种情况我在从业十余年中也遇到过,并顺利帮二十多个孩子解决过这个问题。这不是孩子撒谎,也不是老师不负责任。是孩子想象和现实没有分清楚。

“说谎”是没有分清楚想象和现实

佳佳和悅悦在4岁左右,正处于想象力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一个特的,就是容易将理想状态想象成已经发生的状态,也就是“分不清想象与现实”。

佳佳特别喜欢和悅悦一起玩,但悅悦不喜欢佳佳一起玩,每次都会拒绝佳佳,拒绝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直接推开。

佳佳渴望和悅悦一起玩,回家也会向妈妈介绍悅悦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但自己被拒绝就觉得没有面子,不好意思和妈妈说,就开始想象和悅悦打架。回去告诉妈妈,妈妈相信孩子,就在群里开战。

其实这也不能责怪佳佳,毕竟她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一个特殊阶段,搞混淆属于正常现象。

从2岁到7岁,很多孩子会表现出,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情况,4岁左右尤为突出,有的甚至会持续到10岁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夸大某个事物或特征

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常常只感知到其中某个最突出的特点,想象中常常把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加以夸大。

比如人脸——只记住了两只大眼睛,身体——只是两颗大纽扣。

而对于事物的其它特点,常常没有意识到。

思维的概括性不足,也不能恰当地把握本质特征。因此,在想象中总会过分夸大,大的东西大极了,小的东西小极了

这也就是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原因之一就是童话的内容夸张。


二、记忆水平限制,想象与记忆混淆

幼儿分不清哪是由于渴望得到而反复想象的形象,哪些是真实经历过的记忆形象。

常把想过的和做过的事混淆,把假想的事信以为真。

例如,他人问孩子家有没有去水上乐园,孩子会把在电视上看到的讲出来,或者听朋友讲过的,就说自己去过

三、孩子的情绪也有影响

孩子的想象具有一定逻辑和现实成分,但又常常表现为夸张,原因之一竟然是情绪产生的影响。

有一次,我们托班里一个叫乐乐的小女孩,拿着一幅《小红帽》的画让我看,因为忙着给小朋友分材料,我说一会去看,没想到乐乐生气了,就是把小红帽涂没了。一会儿我过去看画时,很奇怪,问小红帽呢?乐乐说“被大灰狼吃掉了”……

孩子以游戏为主,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孩子的情绪和愿望,让他们更加迷恋想象的过程。

例如,玩过家家游戏时,当有人欺负了游戏中的宝宝(布娃娃)时,做妈妈的也会觉得自己受欺负了,甚至流眼泪。



3个原则帮孩子认清想象与现实

那么,如果爸爸妈妈想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需要怎么做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具体方法:

1.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更多了解真实的世界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开展想象活动。3岁左右的宝宝,随着年龄、经验和语言的发展,可以产生带有简单主题和角色的游戏,能够反映出孩子模仿成人社会生活情节的想象活动。

比如带上听诊器,装扮成医生给“病人”看病;拿一件小衣服和玩偶,假扮成“妈妈”给孩子穿衣服等。

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超市、银行、博物馆,参加有益的活动,让他对真实的世界有更多了解。



2.模仿事情经过,讲故事,锻炼孩子点语言能力

语言是基石,想象需要通过用语言形式表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

多听,听绘本,给孩子磨耳朵。

引导孩子多讲,讲故事是锻炼孩子语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实践方法,它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可以让孩子自己想象故事的发展情节,甚至可以让他们自编自演。

土小豆说今天我扮演长颈鹿,他是小猴子。

“长颈鹿姐姐,我想吃苹果,可以帮我摘一个吗”小猴子说

“当然可以啊”,说完,我假装手是长脖子,向上勾苹果。

“谢谢长颈鹿姐姐”,土小豆做吃状,开始大口吃苹果“真好吃,好甜的苹果啊”

……

我给土小豆买了很多绘本:法布尔昆虫记、恐龙大探索……土小豆认识了很多动植物,也学习到不少自然科普知识。还可以在各种APP中听故事,樊登小读者、柚听育儿都是我们的爱,每天主持人会带给我们不同故事和古诗,互动性不错,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听,我经常和土小豆把故事用自己的话演一遍,锻炼了语言能力和记忆、想象力。


3.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认识事情真相并处理和朋友关系

孩子肚子里有一万个为什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他向你提问时,不要不耐烦,也不要急着给予答案,先让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结果和方法告诉他。

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寻找、发现、收集信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打开感观,去体验当时的心情,下次再遇到怎么做?逃避、伤害、还是和平解决。

土小豆特别喜欢幼儿园,每天回来都会和我讲幼儿园的趣事。

他扮演多多,我扮演可可,我们一起玩的可开心,现在想玩是他游戏了。

多多:“可可,我们一起画画吧”

可可:“我不想画画,我想堆城堡”

意见不统一,“画画好”多多嘟嘟嘴,满脸不高兴

“对城堡好”可可皱皱眉头,开始撇嘴

过一会儿,我会问土小豆,和小伙伴玩也是这样吗,自己不开心,小伙伴也不开心,我们要不要换一个玩法,从意见不统一开始商量怎么办?

“可可,我很想和你一起画画,我们今天先画画还是堆城堡”

“可可……”

土小呯会想出很多方法来解决和朋友的不快乐。

我也是用这个方法,在家和家长模拟幼儿园情景,帮佳佳悅悦解决矛盾的。

这个时期有玩具推荐:

场景玩具,我推荐厨房模拟玩具,土小豆从点餐到挑选食材、洗菜、烹饪、饭菜上桌,他都会有合理时间安排,每一道售卖亮点,搭配他都会讲出来。是一个成功的小售卖员。

也可以带孩子画画,从最开始的线条,到一片树叶,孩子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不要破坏,让他尽情想象,可能会是绿色的天空,黑色的太阳……试试去问问为什么?他会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做父母的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3-10岁的孩子,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孩子交流时,要从孩子身边的事讲起,否则孩子不明白,根本不知道你讲什么,

与孩子交流时要保持视线和孩子平行。态度要温和,不要发脾气,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态度上,否则对真正的问题,他不知如何处理了。声音低一点,你的一声吼,早就把孩子吓得不知方向了。

我们需要帮孩子分清什么是玩笑话,什么是真话。平时与孩子接触时,不要觉得孩子很好玩什么都不懂,用一些不着边际的语言挑逗孩子,让孩子真假难分,孩子也会模仿大人的样子胡说,这样子做是很不好的。

总之,当孩子的记忆提升和理性思考得到完善后,这种阶段性的“说谎”就会自然会消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臆想(儿童 臆想)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