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婴儿论(《论语》《孟子》中的亲子智慧)孟子婴儿论(《论语》《孟子》中的亲子智慧)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孟子婴儿论(《论语》《孟子》中的亲子智慧)

孟子婴儿论(《论语》《孟子》中的亲子智慧)

文|玄枵

读《道德经》,如果稍微留心一番,就会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中啊,反复地说到婴儿。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婴儿为什么会获得老子如此的赞许呢?

我们观察一下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发现它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婴儿的拳头总是握得紧紧的,《道德经》中称作“握固”。当妈妈的都知道,小宝贝刚生下来一段时间,手的力气是很大的。你把手指或者任何东西放到它手心,它就会立即攥紧拳头,抓得很牢固。现代科学把它叫“抓握反应”或者“握持反射”,而中医则认为这是婴儿肝气很充足,如同春天的一棵春笋,几乎能把石头和砖块撬开,生发能力很强。

婴儿喜怒无常,一会啼哭一会嬉笑,且啼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嗓子再怎么喊也不会沙哑,老子说这是“终日号而不嗄”。然而,成年人稍微哭一会儿,就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得久了,头疼、腹泻、呕吐各种症状都来了。而婴儿整天大哭不止,嗓音却丝毫不弱。这是因为成人哭,是真动了情,心里是悲哀的。而婴儿的哭,则是对外界的一种诉求。它们的诉求得到了回应,就会破啼而笑,把刚才的哭忘到爪哇国去了。


婴儿的脸浑圆饱满,一副团团天真的模样。没有一个婴儿像成人那样是瓜子脸。而且,婴儿都很讨人喜欢,因为它们的眼神中从来看不到焦虑、悲伤、厌恶、憎恨、后悔、嫉妒、冷漠。婴儿没有害人之心,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和压力。

婴儿虽然很柔弱,但是它们的精力无比旺盛,只要不睡觉,醒着都是一派生气盎然的样子,不像大人总是想找个靠背沙发坐着或躺着。甚至坐在那里把腿翘到桌子上,才觉得舒服。而婴儿,片刻没有安静的时候。这是因为婴儿元气纯和,一脉天真,而人随着年纪增长,这种元阳之气就会越来越弱,清阳之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浊阴之气,人也变得可爱不起来了。

民间中医还有一个说法,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受病。而且,在老子这里被强化了:婴儿不受邪。他说:看似弱小的婴儿,却不为物所伤害。马蜂、蝎子、毒蛇不会攻击婴儿,怪兽猛禽也不会加害婴儿(蜂虿虺蛇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因为婴儿没有害物之心,物自然也不会去侵害它。

讲到这里,不说老子了,连我都很佩服,甚至崇拜婴儿了。


老子把婴儿看作最理想的人格,说:圣人皆孩之。就是圣人就是拥有婴儿之性的人。

婴儿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一切的声音和行为都是本能的。但是,看它们的眼神,好像又什么都知道。圣人不就是这样么?圣人满腹才学,但是不看重知识,以求达到一种寡欲少求的境界。


我们的身边,应该也不乏这种人,他学富五车,知识远远超乎于常人,但他的精神境界可能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根据老子的辨证观,知的极端不就是不知吗?知识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谦逊,就会闭嘴,就会觉得自己是无知的。

除了看淡了知识,他们还会看淡身外之物,不为物质、名利等其他因素所束缚。这样的人,最终会达到与天地精神共相往来的境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天真”,为本心而活。


中国的文化史上,最不乏这般人。有不计其数的人,都拥有婴儿之性、赤子之心,比如孔孟、屈原、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等。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纯粹,并且执著于纯粹。

比如孔子,他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像一个永不言弃的追梦人。孟子呢,为了取义,不惜舍掉自己的生命,一腔热血,了无渣滓。这两人与我们之间,虽已遥隔几千年,但他们的精神还望之蔚然。

屈原更不用说,简直是“肝胆皆冰雪,表里俱澄澈”,眼里容不得一星半点腌臜的人,干净得像雪一样。后来时代的竹林七贤,也遗世独立,他们的风骨,如在云端。还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以及生境潦倒仍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都是赤子、婴儿一类的人。

老子说:圣人皆孩之,而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婴儿是老子眼中的圣人,赤子是孟子口中的大人。道家哲学也好,儒家哲学也好,都是不遗余力地呼吁我们找回人性的本真。


可今天的孩子们,却生活在“成熟化”的桎梏之中。像个大人一样懂事,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但是殊不知,真正懂事的人,时刻不失其赤子之心、婴儿之性,在求知与为道的路上,早已完成了生命的反转与回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孟子婴儿论(《论语》《孟子》中的亲子智慧)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