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婴儿讨厌(看到小孩就讨厌)看到婴儿讨厌(看到小孩就讨厌)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看到婴儿讨厌(看到小孩就讨厌)

看到婴儿讨厌(看到小孩就讨厌)

在日剧《坡道上的家》,女主有这样一段剖白:

明明想要尽职地带好孩子,做不到就会痛苦;明明希望孩子能笑口常开,把她弄哭了也会痛苦;一件件小事堆积,蚕食着自己;被周围人所谓的正确言论打击,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会责备自己「身为母亲,我真对不起你」。

不知道有多少母亲有里沙子这样的感受?明明爱着孩子,却一直觉得育儿生活十分痛苦,有时候还会突然厌烦孩子,莫名地对他发脾气。

事后,愧疚感如影随形,后悔做母亲的念头也时常在脑中回荡。

母亲的这种反常状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又应该如何解决呢?

一、看见孩子就烦,可能是「育儿倦怠」了

倦怠期这个词最先运用是在职场上,是由 Freudenberger 于 1974 年提出的,他把服务行业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归类为职业倦怠。

之后 Maslach 等人又把职业倦怠的维度分为:情感衰竭(对工作没热情)、去人格化(对工作敷衍,对工作对象保持距离)、低个人成就感(消极评价自己)。[1]

妈妈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也会出现类似的倦怠期。我们把这上面这三个维度代入到生活的育儿中,就容易发现育儿倦怠与工作倦怠十分接近:

情感衰竭:对孩子的哭闹已经麻木;

去人格化:孩子不哭闹就好,不需要管他那么多;

低个人成就感: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不会带孩子。

育儿倦怠期的背后,往往是育儿要求过高。

一种是父母对自己的育儿要求过高,一丝一毫也不允许出错。孩子的辅食添加没能跟育儿书上说的一样,没有按照专家的建议照顾孩子的情绪,任何一件小事都引起父母的焦虑,甚至自我责备。

另外一种是,外在环境对父母产生的过度要求。比如,大家都认可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并且不顾现实条件,极度推崇母乳喂养。

没有条件进行母乳的妈妈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免产生焦虑自责。

这种过度自我要求和外在要求,往往会导致父母沉溺在追求自我要求或者外在要求的满足上,把育儿当成了一种工作。

可育儿与职场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未知性,我们可以预知工作日常,无法预知和孩子相处的到底会发生什么。

当我们开始用工作的眼光看待育儿,就会开始期待工作的成果,育儿倦怠的风险就增加了。

二、我们该怎样避免育儿倦怠?做 Good enough mother

想要避免育儿倦怠,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一个事情:即使我们承认自己照顾不好孩子,需要向外寻求帮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婴儿从来都不能独立的存在,他都是需要母亲的陪伴。而在我看来这句话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只有「妈妈好,孩子才会跟着好」。

而在温尼科特另一个育儿理论:Good enough mother 中,他认为作为一个真实的母亲,我们只要尽力而为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实的母亲,首先她是一个人,她也有情绪也有内在的需求,如果自己的需求都看不到,又怎么能去看到孩子的真实的需要?

我们要告诉自己,自己是可以做一个真实的妈妈的,可以正视自己的需求的。

例如工作一天已经很疲惫,到家后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如果这时候孩子还吵着要陪玩,又或者弄出点小麻烦打翻水杯什么的,不免会让人觉得崩溃。

如果我们可以正式自己的需求,我们就可以告诉丈夫今天太累需要休息,需要他多做点家务,多陪孩子玩一会;也可以告诉小朋友:妈妈累了,需要休息,让他安静独立的玩一会。

当我们正视自己的需求,就不会在行为或者情感上为难自己,让自己有机会松弛下来。

育儿本身并不是一项工作,我们可以寻求帮助。

向外寻求帮助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相反在一次次的寻求帮助下,家人才能更懂得我们的边界,孩子也能更知道和妈妈的相处方式。

正向化孩子的行为

育儿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因为不了解孩子,所以容易过度放大了孩子的行为,制造了本来不需要存在的紧张时刻。

这里给大家列举四种容易被放大了的行为,帮助大家更和谐地跟娃相处。

第1种:破坏王

在父母眼中,孩子总是特别爱捣乱,总是乱扔东西,吃个饭把汤勺扔下桌子七八次,边扔还边乐。

可实际上,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扔」东西并不是捣乱,而是智能发展的需要。孩子会借此学习力量的控制,感受什么东西需要多大的力气提起来,又用多大的力气轻轻放。

如果孩子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烦恼,我们可以尝试孩子提供扔的游戏(比如投篮、套圈、将一个物品搬运出来放到另一个物品里等等,来为他们设置界限。

对于许多两三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扔东西的行为多数是带情绪的发泄,更多是需要情绪的疏导和理解。

父母帮助孩子说出孩子的感觉是一个好方法,比如:「玩具坏了,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难过 /委 屈?」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长此以往,孩子也会通过我们的示范学习到更合理情绪表达的方式。

第2种.叛逆娃

无论做什么,孩子都只会说不,是一件日常让父母头疼的行为。天气冷让他穿多件衣服他说不,看他手脏要帮他洗手也被说不,好像就是专门和父母作对。

实际上从 1 岁半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想自己做决定或者谋求家长的关注。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建议是:

不要问「要不要」,而是给孩子有选项的选择。比如说:出门前我们需要上个厕所,是你先去上,还是我先去?孩子没法选择的,大人直接决定就好。比如去人多的场合,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都要牵着孩子。这时候就不需要跟孩子做商量,而是应该在出门前告诉孩子这个决定,并让他提前理解。

第3种.小磨蹭

磨蹭的孩子也让父母觉得头疼,在父母眼中他们爱拖拉、没时间观念、懒散,明明新开学第一天不能迟到,他却在家里各种磨蹭,换个鞋子可以花个半小时。

可实际这类孩子他们有时候磨蹭只是「怕做不好」,或者用磨蹭来缓解分离焦虑。

6岁前的孩子是缺乏「时间知觉」的,孩子眼中时间观念跟成年人并不相同。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建议是:

避免催促,只陈述客观事实。比如看电影快迟到了,与其说“你快点,你快点”,不如试试“现在出门我们就有时间去买爆米花,不然我们可能会没办法进场,而且还买不了爆米花哦。”这样的表达方式,磨蹭的情况会好很多。用时间参照点让孩子了解时间。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告诉他放学的时间参照点,“在幼儿园午睡后,吃点下午点心玩一下妈妈就来接你了!”长久下来孩子会对时间更有具体的概念。提前准备,给孩子预留磨蹭时间。比如怕孩子上学迟到,那我们可以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叫孩子起床,给孩子预留出时间。使用小钟表、计时器、沙漏可以让时间更加可视化,帮助孩子在既定的时间内做好事情。

第4种.小尾巴

有一类孩子十分胆小怕生,总是粘着妈妈,一有陌生人在就躲妈妈后边,低着头耸着肩,什么都要妈妈牵着去弄,连拿自己的滑板车都要妈妈牵着去。

父母可能会烦恼,孩子怎么那么胆小粘人,令人心烦。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父母代劳过多,孩子没独立的机会,有可能是生活中亲子陪伴时间不够,质量不足,孩子感受不到关注。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的建议是:

给孩子动手参与生活的机会,引导孩子成为妈妈的小帮手,鼓励孩子自我纠正。

比如说,孩子浇花,用水壶接水时,水太多容易洒出,太少又需要来回跑许多次。那么孩子就会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自我纠正:要接多少水才是合适的呢?当他们参与到丰富的日常生活中,他的世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就不会一直黏着爸爸妈妈。

跟孩子一起设定一个每天或每周只属于你们俩的私密时间。

给孩子更多的高质量陪伴。

多用语言描述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自己叠被子时,描述他的完成的动作和细节。“我看到了你早上起来自己叠了被子,而且被子叠得很工整呢!谢谢你,我的宝贝!”这样的描述,会让孩子感受到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他不仅可以照顾自己,还可以照顾生活的环境,为家庭贡献力量。他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客人。当孩子有这种归属感时,他会更容易找到自己在家里可以做的事。

总之

破坏、叛逆、磨蹭、粘人这四个行为看似差异很大,可实际上都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很多时候是孩子已经成长了,但我们看孩子的眼光还没跟着往前,所以面对孩子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我们不如正向化去理解。

毕竟有时候看懂了孩子的行为,我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负面的情绪。将焦点放在“帮助孩子,让他自己做”,能很好地避免育儿倦怠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职业倦怠

[2]Pines A,Aronson E. Why managers burn out [J]. 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1989,141(2):34-4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看到婴儿讨厌(看到小孩就讨厌)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