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引起别人关注(很想引起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毛病)很想引起别人关注(很想引起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毛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很想引起别人关注(很想引起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毛病)

很想引起别人关注(很想引起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毛病)

□王绍贝

亚当·斯密这位思想家今天是以《国富论》的作者而闻名世界的,这部经济学经典今天依然畅销,并成为这门学科的必读经典,然而斯密自身非常重视的另一部经典作品《道德情操论》今天却鲜有人问津,而事实上斯密对他这部早年作品一直非常重视,认为它的价值一点也不比《国富论》低,并在自己撰写的墓志铭里面将自己介绍为:“《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的作者”。尽管《道德情操论》是斯密36岁在爱丁堡教书时完成的第一部学术作品,但他一生中都在不断修订这本著作,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生命所剩不多的时候,他还继续完成了此书的最后一次修订,他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莱恩·帕特里克·汉利这部《伟大的目标——亚当·斯密论美好生活》是他沉浸式阅读后的产物,他用简短的篇幅,每章一个论点,重新建构了斯密道德哲学、生活哲学的基本体系、观点,每章前面先引用一句《道德情操论》的原文作为箴言,再细细解读文本背后的逻辑,并时常对照现代人生活的现状加以考察,经典的魅力就在于能跨越时代的障碍,给人们以无尽的启发和思考。莱恩这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拉近现代人与这部18世纪哲学经典的距离。

《伟大的目标——亚当·斯密论美好生活》,(美)莱恩·帕特里克·汉利著,徐一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版,52.00元。

有学者认为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写满了关于现实生活的睿智格言,它们很可能是斯密从格拉斯哥最为精明的那些商人口中听来的”,但莱恩反对用一种“心灵鸡汤”的励志书的方式来解读斯密的生活哲学,因为斯密很清楚,学习怎样过上“顺遂生活”与学习怎样过上“良好生活”绝不能混为一谈。莱恩力图通过把斯密呈现为一个指引我们如何过好生活的睿智向导,并试图令读者注意到斯密思想中一些此前相对未受重视的部分。

莱恩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什么是“过一种更好的生活”?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可活。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就必须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判断自己应该走上哪条道路,避开哪条道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自己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斯密的生活哲学正是以行动与省思的结合,也就是以“智慧”与“美德”的结合为基础的。良好生活要求一个人把积极行动与省思结合起来,这一点在斯密的生活哲学中具有核心意义,也让他的思想在这一领域中独树一格。

过去有学者认为在《国富论》中,斯密将政治经济学根基建立在人性的“利己主义”上,而伦理学的《道德情操论》却将人性建立在“利他主义”的哲学上,认为斯密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矛盾,但今天大多学者认为这两部著作相通的地方更多。莱恩则指出,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也为“自利”留下了道德空间,斯密认为“自利”是人性的一部分,在自利天性的引导下,人们应追求的是“自己的福祉。”自利的天性“激发了人类的勤奋性格,驱动了不懈的劳作”,因此“是好的”,但斯密也反过来说,人在追求“一些重要的个人利益”时常常做出“不正当乃至过分”的行为,这时候自利就会变成不道德的“贪欲”。

斯密认为人不仅天性自利,也天然地关怀他人,对身边熟悉人物的关切会逐渐扩大到周围其他人,“与他人共感”,并采取行动“改变自己与他人所处的外部环境”,最终“他人的福祉”会成为我们“必要的需求”。人类利他主义本性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远不止于满足肉体的需求,我们最想得到的是他人的关注。人类天生的“同情心”造成“伙伴感”,我们都希望被他人“注意到”或得到他人的注视。莱恩指出,人总想成为视线的焦点,当代人在这一点上更是尤为迫切。社交媒体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现象,其运转背后的驱动力便是他人注意的欲望。

在今天这个社会,享有权力、财富和荣誉者,往往最容易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大多数人并非真心佩服他们的成就,而是对他们取得的金钱和地位感到羡慕,斯密则指出:不幸福源自对自身匮乏之物的高估,和对自身所有之物的低估。发财致富等改善自身处境的办法,可以有效地让我们得到他人的关注,却不能给我们带来身体的安适与内心的平静。如果在寻求改善自身处境的同时,我们非但没有牺牲某些利益换取另一些利益,反而让自己失去了享受这些好处的机会呢?

斯密指出“贪欲让人高估贫富的差异”,“幸福与痛苦总是在意志中共生,他们首先一定是取决于心灵而非身体的健康与整全”,“幸福源自平静和愉悦。没有平静就不可能愉悦;如果人们享受了全然的平静,几乎任何事情都能为他带来喜乐。”斯密认为内心平静是幸福的基础,但这种平静必须能与我们追求愉悦的天性相符合,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斯密所说的这种平静和愉悦,不禁让人联想到《论语》中孔子问自己弟子有什么志向时,曾点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的志向和理想生活,无疑正是寻求一种符合天性的平静和愉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很想引起别人关注(很想引起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是不是一种心理的毛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