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抓人哭闹(宝宝喜欢抓人)婴儿抓人哭闹(宝宝喜欢抓人)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抓人哭闹(宝宝喜欢抓人)

婴儿抓人哭闹(宝宝喜欢抓人)

恰当的规则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个性和发展水平。

妈妈发现11个月的奇奇脾气变大了:

不让她去碰花瓶,她会大哭;妈妈喂她饭时,她闭紧嘴巴扭转头;给她换尿布时,她一边大叫一边挣扎着爬起来。

奇奇还开始打人了。那天,爸爸抱着奇奇,原本在开心地咿咿呀呀的奇奇突然袭击,对着爸爸的脸就是一巴掌。爸爸生气地瞪着奇奇,结果奇奇一点也不在乎第二巴掌又来了。

看到这场景,爸爸气坏了,抓起奇奇的小手,重重地打了几下手心。奇奇嚎啕大哭起来。

爸爸对着闻声过来安慰奇奇的妈妈说:“你还安慰她,就是因为之前太宠她了,奇奇脾气越来越坏了,动不动就哭闹,现在还打人,你再不好好管教她,以后大家都会不喜欢她的!”

妈妈抱着奇奇没说话,她一方面对爸爸的指责感到委屈和生气,一方面也有一些自责:

“是不是真的因为之前太宠奇奇,总是满足奇奇的要求,所以奇奇脾气才成这样?孩子才这么小,是不是就要开始管教了?奇奇还听不懂话,我该怎么管呢?”

奇奇为什么脾气越来越大?

这其实和奇奇的能力进步有关。

当孩子可以自如地四处爬行,不断增加的运动能力,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当然,她的想法和要求多了,不顺心和不如意的机会也会多起来。

自我意识很重要,这是孩子之后自尊和自信的基础,当她知道自己大多数的合理需求是会被人关注和满足的,她就会认为自己理当被尊重的。

发脾气也和这个年龄段能力不成熟有关系。

很多时候她不知道事情的后果,她不知道拿花瓶玩,会很容易打掉它;打了爸爸他会痛。奇奇打爸爸是想要伤害爸爸,故意惹他生气吗?当然不是,她只是把这当做一个好玩的事情。

奇奇的语言能力还不够,她无法说“妈妈,我不想吃西兰花。刚刚吃的鸡肉,我还想再来一勺”,只能用闭嘴扭头来抗议。她也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例如“妈妈我好无聊,你快来和我玩”,常常用大叫或者哭闹来表达。

婴儿也需要纪律教育

一看到“纪律”,很多家长脑子同时冒出来的词就是 “惩罚”,其实纪律是帮助孩子学习行为的方式,恰当的纪律教育是不推荐惩罚的,它包括的范畴很广。

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亲密,纪律会更有效。

谁对你说的话你会更在乎?是你爱的人还是你不在乎的人?

当然是你爱的人。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爱你,你的话和感受,她会更在乎。孩子偏要做不允许的事、爱发脾气哭闹,并不是因为妈妈太宠爱孩子了,而是孩子需要妈妈教她规则,引导她的情绪表达和调节。

有一些爸爸说:“我对孩子严厉一些,他在我面前就不会哭闹!”那只是“求生欲”,只要有机会,宝宝还是一样爱哭闹和打破规则。

孩子需要规则和界限。

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对错,他们需要你的指导来学习规则和界限。很多家长担心这么早给孩子设定规则会影响孩子的依恋与安全感。

实际上,当孩子开始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她会更有安全感。界限就像在无垠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与飞船链接的绳索,它让人知道在这个范围之内自己是安全的。

要9个月的宝宝不吃手是不合适的。这是她安抚自己的很重要的方式,绝大部分孩子2岁后自然就不吃手了。

要1岁的宝宝不扔玩具是不合适的,这是她玩因果游戏的一种方式,手一松就会听到“吧嗒”一响,多么有趣呀!等她游戏能力更高,有更好玩的玩法的时候,她才不屑于再这样玩。现在要做的是把不能扔的东西收好。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给宝宝设定的规则是否合适,可以和儿科医生或者儿童发展心理的专家讨论一下。

宝宝听不懂怎么做纪律教育?

其实,你可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事,只是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

1. 自己做好榜样

爸爸妈妈情绪稳定,不爱发脾气吼叫,对待孩子温和有耐心,孩子更容易学到这些优点。

2. 改变环境

把孩子不能拿的东西收好不让她看到,比她拿到了再去制止要更轻松。把家里桌子的边边角角都贴上防撞条,这样就不会总是制止宝宝的四处探索。

3. 满足孩子吃、睡、玩、安全的需要

孩子饿了、累了、困了、无聊了、害怕了会更容易情绪崩溃哭闹。你给宝宝安排规律的作息,满足她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就是在减少她发脾气的几率。

4. 要求合理,尽量满足

如果宝宝的要求是合理的,请尽量及时满足,不要等宝宝发飙哭闹以后才满足,这样宝宝会认为只有哭闹才会被听见和看到。

5. 尽量少说“不”

当宝宝做不允许的事情时,果断地制止她,简单地告诉她可以怎样做。例如,宝宝用力扯猫咪的尾巴,把他抱开,示范“要轻轻摸猫咪”。

6. 贵在坚持

宝宝对于规则常常是很健忘的。这次告诉了他炉子很热不能摸,楼梯很陡不能爬,打了爸爸他会痛,下次他又忘了故态重萌。纪律教育需要大量的重复和耐心。

7. 善于发现宝宝的闪光点

你的关注和鼓励会是孩子行为持续的重要原因。只关注孩子调皮的时候,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却视而不见,孩子的行为很难有持续的转变。

8. 不要惩罚、责骂、贴标签

说孩子“调皮捣蛋”、“就是爱搞破坏”、“爱打人”并不会帮助孩子学习好的行为,反而可能破坏她逐渐形成的自信心。孩子打人后打孩子手心让他知道被打会感到痛,可能会让孩子不敢打人,但这并不能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和在乎别人的感受。

家长可以怎样做?

妈妈知道了奇奇现在爱发脾气是发展的正常过程,但是也需要自己的引导。尽管她很喜欢在客厅里摆放鲜花,但还是把花瓶收起来了,以免总去制止奇奇碰花瓶。

尽管吃饭时,奇奇自己抓食物会弄得很狼藉,但是妈妈还是允许她自己动手,虽然打扫会麻烦一些,但是她觉得好过喂饭喂得心累,在允许奇奇自己动手后吃后,吃饭时的抵触不配合反而减少了。

妈妈给奇奇买了拉拉裤,这样奇奇站着也可以换尿裤,不会大叫和挣扎了。

奇奇还是会打人,家里所有人都挨过她的巴掌。每次,妈妈都会坚定的抓住奇奇的手说:“妈妈痛,不能打人”。奇奇似乎听懂了,有时候还会摸摸妈妈的脸。妈妈知道,当奇奇的换位思考能力更成熟,更加在乎别人的感受时,她就不会再这样了。

平时妈妈和孩子积极互动,每天开心的玩耍,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亲子关系越来越好,孩子心情愉悦的时间越来越多,发脾气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抓人哭闹(宝宝喜欢抓人)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