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猪细菌性肺炎最重要的一种病原菌,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恶性病例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以导致各年龄的猪发生致死性纤维出血性、坏死性胸膜肺炎,耐过猪的肺中经常有坏死骨片,其中含致命性载量的细菌,抗生素很难穿透这种坏死骨片,从而引起后期暴发该病。在急性暴发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致的猪死亡、生产和医疗费以及抗菌剂和免疫预防所发生的费用是主要的经济损失。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不同菌株的毒力有显著差异,一些菌株能引起高死亡率,另一些无致病力,也有一些是中等毒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欧洲的病例,死亡率较高,而在美国和加拿大,高死亡率病例较少。某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株也能在局部地区的畜群中造成隐性感染,在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多为继发感染,在其他病毒或细菌共同作用下增加猪群死亡率。许多畜群能同时感染不同菌株,这些菌株存在于扁桃体、鼻腔和慢性肺炎损伤部位。畜群能持续携带高毒力菌株而不发病,屠宰时也没有提示性病变。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个别携带者很难鉴定。管理方式的改变或其他明显的应激是引起疾病突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很难有效检测并最终鉴别高毒力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菌株。

1 流行特点

1)传播途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仅通过猪的呼吸道感染。在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期间,不仅引起肺脏损伤,而且鼻子有大量的分泌物,耐过猪可以携带病原持续几个月,感染后仍保持健康的猪成为亚临床病原携带者,因此这些猪就成为带菌猪。在这些病例中,感染病原主要存在于慢性肺损伤和扁桃体中,很少在鼻腔中分离到,亚临床病例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存在于扁桃体中,不仅有低毒力菌株,而且也存在高毒力菌株,此高毒力菌株有时可以长期存在于管理良好的猪群中且不引起临床发病,环境应激或肺部病原共存可导致猪群突然暴发疾病。

2)传播方式。猪群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引入携带病原的猪造成,传播主要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或短距离飞沫传播,驱赶或把猪混在一起饲养增加了该病发生的危险。在地方性传染的畜群中,感染的母猪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把该病传染给后代,传染的机率可能取决于母猪鼻腔分泌物中的细菌量和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在仔猪体内初乳抗体水平可以持续 2 周至 2 个月,这主要是依赖于最初获得的初乳抗体的水平。在后期尚未断奶期间,母源抗体有所下降时,通常只有几只仔猪感染,但是在断奶后母源抗体已经下降,即出现横向传播,使更多的猪易感,或与本地猪群混养,增加了易感性。

3)病原特点。该病原在环境中存活时间短,尤其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但有黏液或其他有机体保护时,可以存活几天(甚至几周),在 4 ℃干净的水中可存活 30 d。保护病菌的有机体被彻底洗掉时,一般消毒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有效的 。

2 临床症状

由于动物的年龄、免疫情况、环境条件和与传染源接触的程度有所不同,动物发病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3 个病型。

1)最急性。最急性病例中,在相同或不同的围栏内 1 头或多头断奶仔猪突然出现虚弱,高烧达到41.5 ℃,沉郁、厌食,短期内出现轻度腹泻和呕吐。被感染动物站立时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心率增加,心血管功能衰退。鼻子、耳朵、腿上的皮肤乃至全身发绀,后期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直肠温度下降,在临近死亡前,嘴和鼻孔部位会有大量的浅血色泡沫及鼻涕。在最急性病例中,经常出现 1 头或更多的猪没有任何预先症状的死亡,有典型的浅血色泡沫样鼻涕,试验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病过程很短,从感染到死亡只有 3 h。

2)急性。急性发病的猪群体温升高至40.5~41.0 ℃。皮肤表面发红,精神萎靡,倒地不愿起身,食欲减退,饮水量大幅度减少。严重的患病猪经常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呼吸不畅、咳嗽、用嘴呼吸,心脏衰竭,循环不良。在猪只发病后体质在短时间内会明显下降。由于疾病导致的肺部损伤程度不同、患病猪接受治疗的时间不同等,会导致不同猪只间的病情差异 。

3)慢性。急性症状消失后会发展为慢性型发病,此期间猪只有时不发热,出现间歇性咳嗽,食欲减退,动物体质减弱,体重下降。可以通过观察感染动物的耐力来检查体力,当驱赶动物时,患病猪只总是走在猪群的后面。在慢性感染的猪群中,常出现亚临床症状的病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在一些暴发病例中,很少看到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的新生猪常因败血症而死亡。

3 预防措施

1)加强引种检疫。对于尚未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猪群,要立即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对健康猪群最大的威胁是在引种过程中引进了携带病原的种猪,所以,加强检疫是预防该病的首要措施。引种应选择未发生过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地区或经过检疫后结果呈阴性的地区;在引进猪只后,要进行隔离饲养以及血清学检测,对于检测结果显示低毒力菌株血清型阳性的猪只,也应视为危险猪群。在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猪群中,对于阴性的猪只应该进行相应毒株疫苗的免疫接种,以使其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预防该病的发生。

2)发病后处置。对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猪只,首先要给予一定的治疗,降低感染猪只的死亡率,对于所有感染以及接触过传染源的猪只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应及早治疗。猪只圈养在干净的环境中,屠宰前要隔离饲养;同时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保持猪舍内的温湿度适宜,经常通风换气,围栏间设置隔离物,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合理设置养殖密度,仔猪进行早期断奶能够降低该病暴发的风险 。

3)疫苗免疫。该病疫苗的研发进展很快,目前使用的主要有灭活菌苗和亚单位毒素疫苗。灭活菌苗具有血清特异性,对于能够产生交叉反应的血清型都具有保护力。

4)净化猪群。对于猪场或区域内猪胸膜肺炎的控制,应该在养殖、屠宰和检疫的各个环节上进行防控。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猪群的健康情况、血清学检查技术、屠宰检查和尸体剖检、饲养管理以及运输,各个环节都应该加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预防。断奶年龄以及母源抗体水平能够影响仔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率,在仔猪断奶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消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部分血清型中,传染性能极强,如血清型 1、2 和 3,一旦感染,可能患病猪还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就发生死亡,并且能够迅速从母猪传染给仔猪,对于此类型的菌株,在早期断奶时用药治疗预防效果良好。对于检测结果阳性率在 30%以下、饲养规模较小的猪场,常用的净化猪场的措施主要是在基于治疗的情况下,及时淘汰阳性猪,该种净化猪群的方法主要利用血清学检测技术,但此种方法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低,所以净化效果不能达到 100%,还可能淘汰健康猪只。如果在淘汰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淘汰某一特定的血清型,同时给予患病猪抗生素进行治疗,淘汰效果较好,但仍无法淘汰所有的带菌猪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疾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