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引起(心包炎引起全身性淤血水肿的机制)心包炎引起(心包炎引起全身性淤血水肿的机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包炎引起(心包炎引起全身性淤血水肿的机制)

心包炎引起(心包炎引起全身性淤血水肿的机制)


心脏最外层组织称为心包,它本身有两层组织构成,内层紧贴心肌,称为脏层,而外层称为壁层,内外两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称为心包腔,腔内储有孔30~50毫升液体在心脏跳动时起润滑作用,如果各种致病因子侵入心包腔引起的炎症就称心包炎。

心包炎绝大部分是全身疾病在心包的表现,而且心包炎往往合并存在心肌炎。引起心包炎的病因可以由感染引起,也可以由非感染致病因子所引起。我国由感染引起的心包炎首先是结核病(肺结核等);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还有非特异性及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流感病毒)。非感染病因有风湿热、尿毒症、肿瘤(多以转移性的癌肿即乳腺癌、肺癌)急性心肌梗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放射治疗后等。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两种。

一、急性心包炎有两方面表现

1、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如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发热(或低热)、午后潮热、盗汗。化脓性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感染表现高热、寒颤、大汗、乏力等症状。

2、另一方面表现为心包炎的症状,如心前区胸骨后疼痛(随咳嗽深吸气及吞咽和卧位疼痛加剧,如果采取坐位前倾位疼痛减轻),疼痛向左肩部、背部和颈部放射,尤其化脓性炎症最为严重,而结核性和尿毒症性心包炎疼痛很轻,甚至不痛。如果心包腔内积液急性增加(大于300毫米),可以压迫邻近组织产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当急性心包炎的早期或后期积液吸收时医生可以在患者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由于在短期内突然较大量的心包腔积液,使心包腔压力突然升高心脏收缩受限,心脏心排血量下降可以产生休克,舒张受到限制引起全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颈部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以及下肢浮肿等。

二、慢性心包炎是急性期遗留下的后遗症

结核性或化脓性:b旬炎吸收以后,大量的纤维素渗出产生粘连纤维化、钙化增厚使心包变成成坚硬的外壳,造成心包缩窄(称为缩窄性心包炎)。非感染性病因(如风湿热、尿毒症、肿瘤等)引起的心包炎很少发生缩窄。由于心包缩窄(即心脏被捆住)心脏活动受限特别是舒张受限,心脏搏动减弱、静脉压升高、颈部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及下肢浮肿等。

三、治疗建议

急性期的治疗应先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物质,或者住院治疗,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解除积液对心脏的压迫和其他对症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应采取全身抗劳治疗,应用足量的抗劳药物和足够长的时间治疗,直到结核病活动期被控制以后,还要坚持1年以上的抗劳治疗再停药。化脓性感染应用最敏感的抗生素,应足够药物剂量和足够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同时进行反复心包穿刺抽出积液,排脓引流和局部注射抗劳药物和敏感的抗生素。

缩窄性心包炎一定要等到急性过后(如结核感染要等结核急性感染被控制以后,否则结核菌会播散及化脓性引起的败血症)变成缩窄,通常急性心包炎经过2—8个月有明显的包缩窄征象,在1年内的缩窄称为急性缩窄,1年以上称慢性缩窄。缩窄心包进行早期剥离术是治疗的关键,一般争取在6个月内手术。术前患者的全身情况应得到改善,注意休息、低盐饮食。有浮肿者应适当利尿疗,腹水患者应抽取腹水,有心力竭、心房颤动可用些洋地黄治疗。如肝、肾功能极差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后心脏负担不易立即增加,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静脉补液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

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如果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所致预后较差。如果是结核性或化脓性心包炎,通过早期积极彻底的治疗可以恢复健康,或部分留下心肌损害,极少数变成心包缩窄的患者,只要通过早期彻底剥离手术,效果仍为满意,少数耽误治疗者预后较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包炎引起(心包炎引起全身性淤血水肿的机制)
分享到: 更多 ( 0)